上课了,于老师从手提包里拿出一只鸡蛋在我们眼前晃了晃。顿时,讲台底下的我们变得不安起来,如同烧透了的开水一样。大家窃窃私语,不知老师拿一只鸡蛋要干什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为大家做一个小实验,想请咱们班力气最大的学生来捏我手中的鸡蛋,看能不能把它捏碎。老师的话音未落,同学们的情绪就高昂起来,谁都想让老师喊自己去捏。谁知老师又说:认为鸡蛋会被捏碎的同学请举手。刷班上马上小手如林。老师迅速清点了一下人数,占全班80%。那认为鸡蛋不会碎的同学请举手。此时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于老师照样1、2、3……清点了一下人数,只有区区六个人。老师笑眯眯地说到: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认为鸡蛋能被捏碎的一方请派一名代表上来。我们一听,觉得这担子很重,谁也不敢轻易尝试,推来推去,最后我们一致推荐袁成担当这个重任,因为他人高马大,是公认的大力士。
爽直的袁成没有推辞,他满面红光、威风凛凛地走上讲台。袁成接过老师递来的鸡蛋,将它牢牢地握在手中,准备发力。就在他快要开始捏的时候,老师又说:大家先仔细看看现在的袁成,能不能用几句话来描述一下他。快嘴孙浩立马来了一句英文:He’s very fat and strong.我也附和道:He’s also an Arm strong.那你们对袁成有什么话要说吗?老师问道。袁成,我对他说,如果你失败了,不要伤心,不要气馁,我们依旧是你的‘粉丝’。袁成,你别担心,只要你尽力就行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支持你。善解人意的周新雨又送上了一句温馨的话……袁成,你看到这么多同学对你充满期待,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怎样把鸡蛋捏碎,还有捏不碎怎么办?没事的,加油吧,把你吃奶的劲使出来,握紧你的手,狠狠用力!早就按捺不住的晏鑫在下面大声嚷道。
说时迟那时快,受了鼓励的袁成在讲台前开始拼命地使劲,那脸瞬间红透了。我们这些粉丝也没闲着,拼命地为他呐喊:加油!袁成。加油!袁成。震耳欲聋的声音都快把屋顶掀开了。我眼睛死死地盯着袁成的手,希望那鸡蛋快快爆炸。再看那袁成,也许一只手力量不够,他又用上了另一只手。就在我屏息凝气的时候,只听扑哧一声,袁成手中的鸡蛋像一束烟花一样,一下就爆开了,只剩下了蛋壳。那蛋黄、蛋清溅在了袁成的脸上、衣服上。哇塞,我们猜中了。看着眼前的一幕,粉丝们欣喜若狂,其程度毫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在我们刚要庆贺胜利的时候,老师却说袁成在捏的过程中犯规了,原来袁成用加力的那只手将鸡蛋抠破了,而不是捏碎的。哎……我们唉声叹气,就像六月的茄子,一个个都蔫了。
也许于老师早有了预案,只见他又从包里拿出了一只鸡蛋。谁按规则再来捏这只鸡蛋?于老师扬了扬手。这时,晏鑫自告奋勇,三步并作两步就上了讲台。为了看清楚他捏的细节,大家不顾课堂纪律了,如潮水般涌了上去。只见晏鑫不停地用力,喘着粗气,脸憋得红红的,恨不得把蛋捏个粉身碎骨,可那鸡蛋却安然无恙。最后晏鑫不得不说:老师,我不捏了。我们的期待以失败而告终。原先认为捏不碎的学生来了劲,我说捏不碎就是捏不碎。眼睛笑成一条线的郭成得意洋洋地对我们说。面对如此现象,大家感到很奇怪,鸡蛋为什么捏不碎呢?难道是中了邪!看着我们一脸的疑惑,于老师笑眯眯地说: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你们看这鸡蛋是椭圆形的,当我们把鸡蛋握在手心时,它表面所受的压力都是相等的,而力又具有传递性,当你捏的时候,通过鸡蛋壳把力均匀地分散到了鸡蛋壳的周身,所以鸡蛋不会碎。好多薄壳型建筑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建成的。哦……听了老师的一番解释,我们恍然大悟。
小鸡蛋,大学问。这堂课不仅好玩,还让我学到了科学知识,真是一举两得。我喜欢这样的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