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楼婍沁

最近一周的朋友圈,又有一条打着“活久见”字样的新闻在刷屏:第一个火遍亚洲的韩流男团H.O.T要借着韩国综艺《无限寻衅》合体演出了。

尬聊在权志龙还什么都不是的时刻 少女们是属于HOT的 休闲娱乐

可能很多人对付H.O.T这个名字都感到陌生,乃至于瞥见他们当时的影像资料还要吐槽一句,这不便是杀马特吗。
但是他们在当时可说是一等一的时髦,不只在韩国人气飞腾,还影响了亚洲许多国家的审美。

在说他们到底如何做到这件事之前,先来科普一下H.O.T究竟是个若何的组合。

H.O.T的去世忠粉一样平常在先容组合之前都会强调组合名称不能被连起来念成英文热(hot)的读音,由于这是英文词组High-Five of Teenager的缩写。
组合从属于韩国最大的娱乐经济公司SM,有文熙俊、安七炫、安胜浩、张佑赫和李在元五位成员。

组合寿命不算太长——1996年7月出道,2001年终结。
但在这6年间,他们出了5张专辑,险些年年都斩获韩国歌谣界最大奖,创始了有应援色、会服、口号的正规追星潮流,开了4次海内演唱会,场场门票都在1小时内售罄,也在大陆和台湾地区开过两次演唱会,是来到中国开独立演唱会的韩国组合。

特殊要解释的是,那个年代还没有社交媒体。
H.O.T能够形成这样的影响力,和最近十年明星圈粉有着完备不同的意义。

正是由于他们,很多中国人有了“哈韩”这个观点。
所谓的“日韩风”也是由他们而来,在当时对应起了加大码的上衣、肥大的牛仔裤,以及等分柔顺的遮眼直发刘海。

那种“oversize(加大码)”套装的穿搭实在不是来自于他们的原创。
在美国,玩嘻哈、滑板和涂鸦的街头文化追随者们早便是这样的穿搭。
在饶舌歌手埃米纳姆的自传电影《8英里》里,埃米纳姆扮演的主人公吉米就一贯穿松垮的牛仔裤。
当然,这种肥大远没有H.O.T在舞台上穿着的那些来得夸年夜。

H.O.T的歌曲类型可以被归为嘻哈。
以是他们会执迷于加大码,乃至连西装套装都也要做大几个尺码,并不奇怪。
但这种风格又是做过本土化改良的。
比如,发型和妆容就多有借鉴受欧美华美摇滚风格(Glam Rock)影响的日本视觉系。

由于歌曲和组合本身走红,加上首创性的造型自带话题,韩国街头开始涌现越来越多模拟H.O.T穿着的年轻人。
ECKO、FUBU、PHAT FARM和Timberland等品牌都由于被H.O.T穿过而在韩国市场盛行。

而随着经济公司在全亚洲范围内推广组合,通过卡带、海报等形式输出的造型一样冲击着亚洲其它国家歌迷的心。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艺人也相继模拟起H.O.T的造型。
就像2000年前后,中国台湾地区部分偶像团体组合的打扮,就还有不少穿着大衬衫和肥大牛仔裤的,只是在发型和妆容上做了更小清新的改良。
2005年红极一时的“超级女声”在选秀时实在也能看到一点H.O.T造型的余波。
这又进一步加强了这种韩范儿造型的影响力。

只是潮流易逝。
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回过分去看H.O.T的造型,只会觉得五个洗发廊小哥劈面走来,再也无法用“帅气”形容他们。
就像之条件到的,你可能只能遐想到一个词“杀马特”。

“杀马特”一词在中国正式盛行开来是在2008年,形容结合日本视觉系和欧美摇滚风的造型,紧张表示在染得五颜六色或是经由烟花烫的头发,以及“妖冶”的眼妆。
H.O.T在1990年代的造型恰好符合这个描述。
而现在,中国低线城市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年轻人有不少仍旧追捧这样的造型。

这背后有条盛行路径值得一说。

来自韩国的审美潮流首先影响了经济较发达、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比如中国沿海城市。
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间,这种审美,加之各种对“非主流”的崇拜,形成了一套便于传播的完全青年“亚文化”。
QQ空间记录下了这统统的出身和演化。

2010年之后,低线城市的年轻人也开始模拟了。
城市年轻人成了这道模拟链条里的二道贩子。
很多人不认识什么韩国明星,也不想探究为什么这么穿,他们更多是想通过外表的模拟,构建一个心目中理解的城市人形象。
这是他们靠近城市文化的一种办法。
打耳洞、染头发乃至故作深奥深厚忧郁都是他们所看到的城市文化的皮毛。
加之他们短缺购买渠道,经济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他们进行更深层次,比如生活办法上的模拟,使得城市里逐渐过气的韩范儿变成了在州里所向披靡的“杀马特”。

而同一韶光,城市的年轻人已经找到了新的模拟工具,而且接连不断地换着。

在H.O.T之后,韩国又出身了不少征象级男团,包括东方神起、Bigbang、EXO等等。
他们也顺势成为了新一代影响韩国、亚洲,乃至天下的潮流偶像。

他们的穿着风格在这几年逐渐和音乐风格剥离。
虽然唱跳组合还是多以嘻哈曲风为主,但他们可以穿起合身的洋装套装,或是皮衣紧身裤。
穿着的品牌亦从街头品牌逐渐向国际高等成衣品牌转变。

Bigbang队长权志龙在巡演时就常常穿着Chanel、Givenchy等大牌的成衣作为演出服。
反过来,越来越多的大牌也乐意资助艺人穿着它们的衣服。
由于随着韶光推移,社交网络及网购平台出身,韩国的影视节目也能更方便地通报到天下的各个角落。
这让从前那种尚属小众的韩流,影响力指数型上涨。

韩国是一个非常独立又特殊的市场,在这里保持了民族的单一性,这种特性使得韩国公民对付潮流非常敏感,名人效应在韩国非常有效,新的趋势可以瞬间影响到全体国家。
据Adidas表示,该品牌在2016年首尔时装周街拍涌现的鞋款,一周后喷鼻香港市场就全部断货。
韩国时尚在国际上最大的推手便是韩国娱乐家当,同时,对付追星族来说,“穿偶像同款”又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抛开韩国乐坛的组合不说,每次涌现热播韩剧后,中国浩瀚时装博主都会争先恐后地从头到尾扒男女主穿着,在这样的强曝光下,中国消费者很难不受其影响。

阿里数据曾经发布一份《明星消费影响力报告》,依据的便是每天数以百万计网友在淘宝搜索“明星同款”的行为。
在那份榜单中韩国艺人权志龙压过了不少中国的“小鲜肉”稳坐男明星“带货”指数榜首。

布鲁克林有家韩国时装买手店Fig Collective,创始人此前在接管采访时谈到韩国设计这几年为什么这么风靡时表示,韩国设计师非常看重实穿性,顾客喜好什么盛行什么就设计什么。

近期爱奇艺出品的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则更集中的展示了韩国偶像们的影响力。
节目中100位选手服装合身、配饰精细,而且险些大家都染发、画眉、戴美瞳、扑粉。

不夸年夜地说,这早就不再是一个人或一个组合对付粉丝群体的吸引力,而是韩国文化娱乐家当以国家整体输出的影响力。
许多人已经从偶像穿什么就喜好什么,转变成韩国人盛行什么,什么便是盛行的认知。

就像只要在淘宝搜索栏输入一个“韩”字,跳出的下拉菜单中涌现的便是“韩国东大门”、“韩国代购”、“韩版风衣”等关键词达6千万件商品,最直接地表示了韩流文化对中国消费者审美的盘踞。

《时期》杂志曾经评价称韩国盛行音乐是韩国最大的出口产品。
须要提及的是,从盛行音乐到娱乐明星再到时尚、文化产品的输出,是韩国政府在国土面积小,资源有限后决定发展文创家当后做出的有操持的主见。
面上输出的是音乐、影视作品和偶像,实在想带动的一贯都是韩国本土的时尚、餐饮、旅游等家当。

这样的政策扶持,加上全体文化娱乐家当从业者的合营,以及时尚业公司借势营销,才有了现在的局势——除了男团,女子偶像、影视作品都能在亚洲范围内引领潮流。
比如《来自星星的你》就造就了不少全智贤同款。
至今那双在剧中号称顶级女演员才能拥有的Jimmy Choo高跟鞋还是店里的爆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