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和他亲戚的经历,是全县“白事”戏班职员转行另谋出路的缩影。
这场变革源自2021年10月以来全县开展的“白事”移风易俗专项行动。

图为陈华事情照。

移风易俗这里的白事梨园人员转行了 汽车知识

“变味”的“白事”戏班

以花木电商有名的沭阳,是江苏陆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也是如今苏北地区县域经济实力最强的县。
近年来,在江苏北部地区以及周边省份一些村落庄,丧事越办越“阔气”了。
2021年专项管理以前,沭阳屯子也是这样。

51岁的戴品亮,是沭阳县龙庙镇庄塘村落农人。
今年82岁的母亲去世当天,他一边关照亲戚这个悲痛,一边琢磨如何操办一番丧事。
当天,得讯的村落干部就上门来,在堂前表达哀悼后提醒他:“老戴,按县里倡导,现在丧事不宜大操大办了,不能请戏班。

2022年9月16日,沭城街道府苑社区布告徐康,到丧户家进行哀悼、送花圈。

“不好吧?”戴品亮心里头咯噔了一下。
他虽然听说了县里近年在搞移风易俗,倡导丧事简办,但想到母亲劳苦一辈子,不热闹一场过意不去,加上碍于面子怕被人说闲话,还是想按照“老规矩”办一下。

“有的人家请戏班唱戏,一场花费要1.5万元旁边,还有的人家请的不止一班。
”戴品亮说。

沭阳村落庄一场丧事一样平常要持续3天韶光,“大宗支出”便是请戏班的钱。
从前当地风尚是请2到5个人,后来演化成要请上10人。
“白事”戏班实在变成了搭台演出、带着高音喇叭的乐队,有的乃至从邻县请来,一套班子要给1万多元。
乐队收取用度还有不少名目,如在演出时向捧遗像经由的亲戚伸手讨钱。

近年来灵堂前摆放的举动步伐,也由花圈不断“升级”为摆电花圈、氢气球等举动步伐。
摆电光门一个一天上百元,新沂河边的龙庙镇龙庙社区布告程迎娣说:“一个闺女可能摆10多个,闺女多的话,加起来摆几十个乃至上百个。
”此外,餐费、烟酒费等开支也不少。

“变味”的丧事变成了部分利益群体分肥的“蛋糕”,有些人常以“走得不风光”或者“不孝”来绑架逝者家属。
从“风海军长西席”、“白事”戏班职员到部分梦想便宜的统筹职员“支客”,都想从等分杯羹。
丧事开支最大一笔即请戏班的钱,多由逝者女儿一方包袱,如果逝者没有女儿,一些地方则由侄女代替包袱。

一些家庭被迫“借钱办丧事”,每每在丧事办完之际,就涌现家庭成员因丧事支出分摊问题产生家庭抵牾,个别家庭乃至因“葬”返贫。

电子屏上的灯光在闪烁投射,衣着暴露的女子在舞台上热歌劲舞,台下一些农人围不雅观“欣赏”,个中包括一些儿童……这是一位网民在社交媒体发布的视频,台上穿着孝服坐着人显示这是一场丧事上的演出。

沭阳县文明办事情职员先容,跳热舞、涉低俗段子等演出夹杂在丧事中,花样不断翻新。
演出队基本都是周边地区临时拼凑起来的“草台班子”,演出设备和舞台简陋。
“有的人家请来的演出,还有跳脱衣舞。
”戴品亮如是向讲道两年前看到的一幕。

除了“白事”,沭阳还曾普遍存在着订婚、升学、参军、燕徙,小孩满月、一周岁生日、十周岁生日等人情消费,且内容和规模不断扩大,有的多子女老人,乃至每个儿子均要操办一次老人同一年的寿宴。

“畸形的人情消费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沭阳县委常委、宣扬部部长姜若鸣对强调。

省钱省事又省心

只管大家对丧事大操大办带来的问题,心里有本账,但碍于风气、情面只能随着来。
长期在“白事”戏班圈子里的陈华说,过去是“一家看一家,不搞就怕人家笑话,都是攀比生理在作祟”。

2021年10月起,沭阳县开展“白事”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成立全县“人情消费减负”事情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紧张卖力人担当双组长,县文明办牵头履行。
明确倡导县域内,丧事不摆电光门、电子拱门、氢气球、不迎祭桌和猪头三牲,不请戏班、不搭舞台、不演出,提倡本村落人哀悼不在本家儿家用饭,严禁请人哭丧,严禁搞低俗演出。

“孝子床前一碗水,赛过坟头万堆灰。
”从村落民到村落组干部、企业主、乡贤,以及戏班、“支客”、“风海军长西席”……沭阳县各个州里召开人情新风漫谈会,谈危害、算“经济账”,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

一韶光,移风易俗家喻户晓、城乡全知。
祖祖辈辈丧事上要现身的戏班就彻底不吹了?是否“一阵风刮过,一阵风又吹回”?管理之初,抱有戴品亮这样生理的人很普遍。
一位镇长向坦言,历史上这样的管理活动开展过不止一次,也涌现过反弹。

各村落召开村落民代表大会通过人情新风村落规民约,进而带动全村落村落民签订承诺书。
当有人去世后,村落两委、民政等部门在丧户办理干系手续时签订丧事简办协议,村落(社区)布告第一韶光代表村落两委上门送花圈哀悼,对丧户进行慰问,免费供应播放哀乐的音响设备。

由州里免费供应音响播放哀乐,成为移风易俗办丧事的替代保障方法。
龙庙镇下辖13个村落,镇政府给每个村落配了1台音响。
今年龙庙镇花厅村落村落民葛志闪的母亲去世后,村落支书很快就上门来宣扬政策,并且把音响送上门。
他家是全村落履行移风易俗政策的第一家。
“开火化证明时,村落里动员我签丧事简办承诺书,我问,往后是不是都一样?”老葛对表示,最担心自己带了头,往后轮到别人时又走转头路,好在这种征象到现在都没有涌现。

庄塘村落村落支书章大法的岳父也是今年去世。
“两个连襟说,该花的钱要花,我说移风易俗我得带头,绝不能请戏班。

沭阳县文明办、县纪委监委在全县范围公开专项管理举报热线。
县文明办成立移风易俗专项督导组,每天组织职员下沉村落(社)明察暗访。

为调动农人积极性,各镇也纷纭出台“土办法”。
龙庙镇向每个文明办丧的家庭发放移风易俗勾引资金300元;钱集镇在4个新型屯子社区设立“新风大食堂”,为办红白事的群众供应免费办事场所、平价菜、司仪等做事;陇集镇将移风易俗纳入文明户评比标准,为评上的家庭每户发放200元水电费补贴。

我们村落里前两户人家对丧事简办有些不理解,当第3户人家也随着简办后,大家的想法开始同等了,生理平衡了,创造又省钱、又省事、又省心。
”龙庙社区布告程迎娣见证了村落民们心态的变革。

“三省”是多位村落民受访时不谋而合地表达:“天算夜的好事,老百姓赢利不随意马虎。

2022年7月,江苏省沭阳高等中学“谢绝升学宴 引领新风尚”准大学生署名承诺现场。
宿迁日报社沭阳站韩元元摄

巩固移风易俗成果

2022年夏天高考成绩发榜后不久,在沭阳繁华城区的一家酒店,翻看了订餐本,没有创造升学宴的订餐记录。
这与在江苏一些地方采访时酒店大堂里堂而皇之直立“状元宴”广告形成光鲜比拟。

作为苏北人口和教诲大县,沭阳县常住人口超过167万,现有中小学在校生、在园幼儿38.9万人。
过去每年6-9月升学季,全县大大小小饭店的买卖都非常火爆,少则三五桌,多则十几桌。
参加者少不了要“出礼”,屯子家庭少的也要给几百元,而城里的几千乃至上万的都不在少数。

从2020年始,沭阳县开展“谢绝升学宴 引领新风尚”主题活动,全县9所高中的校长联名发布“倡议书”,组织“不办升学宴 康健发展行”万人署名承诺,鼓励通过“一杯清茶表谢意”“一张合影留纪念”“一页贺卡送祝福”等形式,向老师及学校表达戴德之情。

2022年7月,江苏省沭阳如东高等中学“谢绝升学宴 引领新风尚”准大学生署名承诺现场。
宿迁日报社沭阳站胡威摄

丧事简办与谢绝升学宴这两项活动,能够节约多少钱?沭阳文明办事情职员粗略推算,近年来每年全县去世1万余人,简办丧事可为群众减少1.6亿元支出;开展“谢绝升学宴 引领新风尚”主题活动,每个升学季全县减少摧残浪费蹂躏达3.6亿元。

沭阳移风易俗还有一块硬骨头,这便是彩礼问题。
“不给彩礼不嫁你,拜拜!
”扎下镇分水社区王立举老人对说,一些家庭结婚彩礼近年来水涨船高,有的超过10万元。
他还创造,越是家庭经济条件一样平常的,要的彩礼越高;还有兄弟多的家庭,有女出嫁,也希望多收点钱,兄弟们往后分家时可以多分些家产。
比起办丧事时各种举措都摆在台面上,高额彩礼多是“双方暗地操作”。

对此,沭阳正在探求遏制畸高彩礼的打破口。
1978年,桑墟镇举办过一场集体婚礼,两口子互送箩筐、铁锹。
过了40多年,当地宣扬部门安排人重新探求他们,创造他们当中没有离婚的,于是请来个中的一部分夫妻,通过漫谈办法让他们现身说法讲述“轻彩礼”的意义;当地还曾开展“最美丈母娘”评比,向社会宣扬积极康健的彩礼不雅观。

巩固移风易俗成果磨练管理“一盘棋”。
“为什么周边地方可以搞戏班演出,我们沭阳不能搞?”这是涌如今社交媒体上的质疑。
沭阳县文明办主任崔桂华说,偏远州里农人易受邻县“比阔风”影响,特殊是不文明办丧、豪华办丧在网上“病毒式”传播,易致不良风尚去世灰复燃。
多位受访人士建议,移风易俗需线上线下联动管理,重灾区需冲破行政区域界线协同管理,防止反弹。

戴品亮的姐姐今年56岁,家庭经济条件一样平常。
如果按“老套路”,她要为母亲的丧事“最低花费1万元钱”,10亩地种一年可能还赚不到这笔钱。
简办之后,她今年只花了2000元钱。

谈到移风易俗,老戴现在的意见是:“要坚持下去,是好政策。

转自:新华逐日电讯

:段羡菊、秦华江、陈圣炜

来源: 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