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就只暂住在深蓝色的天空,把皎洁的月光洒向人间。月,自古以来就是历代骚人墨客遥远的故乡,心灵的释放。也就是在这样的月夜里,苏东坡对月沉吟,李太白望月高歌,成就了一篇篇的千古绝唱。
抬首,仰望星空,那么皎洁,那么明亮,那么幽寂,仿佛就沉浸在广寒宫中,使人心情感到格外舒畅。
还是那样一轮飞镜,在月夜里,苏轼则是把酒临风,豪放旷达之情不言而喻,就算是家庭不团圆又能如何?只留下一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并书写下那一行夙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那样一轮飞镜,漂泊到了塞北边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醉卧沙场的将士抬头望月,迎着扑面的长风而挺立,他们爱祖国的明月,他们在守卫着祖国的明月;还有那海上明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两地相思之情,透过当空悬月,互相传递一份思念,一份慰藉。把心捧在月光下,深情在清辉下变得更加纯净……
月夜,是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塞外豪情;是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亲人思念;是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亡国之痛……
月,给诗人以灵感,给勇士以豪迈,给怯弱者以勇气。月夜如一首诗而又胜于诗,有着诗的情感,又比诗更加的灵动、婉约。只有它,才可以将无法言喻的万种情思淋漓尽致的展现,才可以让人们说出心中封存以久的悲欢离合。
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迷茫者视月为希望,奋进者视月为信念。明月因为人而熠熠生辉,人因月夜而思绪万千。
好一个欲诉不尽的月啊……
篇二:明月几时有
那夜,夜凉,月亮。
——题记
那夜,我站在自家阳台上,朝那寂静的小区望去。一片昏暗,沉寂的可怕。带着丝丝凉意,正视前方,余光不经意间瞄到了天上那明亮的月,泛着皎洁的月光,整个星空中,衬托出它的身姿。令人心醉。
提起天上的万物,人们也许最先想到的是太阳,太阳象征的是永恒,光明,温暖,生机,希望,繁华,自由……一切积极向省的词语,都可以形容他高贵的身影。连古代诗人对此都赞不绝口:“日出江花红胜火。”“映日荷花别样红。”“日日春光斗日光。”“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歌颂的都是太阳的高贵品质。
而月亮呢?悲伤,思乡,再常不过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都是抒发诗人悲伤思乡之情。他无法和太阳相提并论,只在太阳落山后才敢“正大光明”的现身。它的月光和阳光相比,的确微不足道,却毫不吝啬的把尽有的全部投射到大地上,毫无惋惜之情。让迷路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路,让每个家庭变得温馨。若太阳是高贵的,那月,就是冷艳的啊!
月,就像那些默默奉献的人。
我望着月,望着那熟悉的轮廓,体会它发出的光围绕我身旁。啊,那不就是母亲吗?她对我们的爱,不是无私奉献的吗?那慈祥的月光,不就是母亲的目光吗?那轮让人怀念的月,就是母亲的化身啊!
我们,不就是天空中的小星星吗?一闪一闪绽放出我们的光芒,是月,滋养了星星的成长,是母亲,培养了我们,让我们成熟。
月,会哭吗?
当然会,在那朵朵黑云来临之际,完全遮住月的时候,月就会在里面偷偷哭泣,它只是不想让我们看见,不想让孩子看见它失落的一面。在我们面前,看到的,只是那光彩照人的月啊。母亲亦是如此,想到这些,我不禁有些自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没了,但母爱,是永远不会变得,那颗心,是永远真诚,永远爱孩子的。
我望着那光彩照人的月,那月光照我身,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我不在感到凉意,大概是因为我发现了母爱的真谛吧,对着月亮,我留下了一个孩子对母亲的忏悔。
我笑了,它,也笑了。月,你在哪,离我远吗?我觉得,你一直在我身边,从未离开……
——后记
感谢阅读明月几时有作文-关于明月几时有的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美德网的支持!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