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遗余力翻越关角山

出生入去世青藏高原 汽车知识

1976年是我们独立汽车团的多事之秋,当时我们十持续在眉县参加培植铁道兵调理院,紧张卖力物资的运输事情,溘然接到命令要把原来利用的菲亚特汽车交予铁十师,然后全连调往青藏线上去接黄河车,我当时任一排长,一排为连队的先遣队、卖力打前站。
紧接着的是汽车团撤编,组建了两个营:青海为铁道兵独立汽车一营(代号89146部队),新疆为二营(代号89145部队)。
唯一营刚开始时营部设在乌兰县,政委为原汽车团政治处副主任刘汶,营长为原汽车团十连连长粟週奎。
1976年时铁路已修到了天峻县,9月份原汽车团仓库的汽车配件等物资先后用火车运到了天峻车站,营里安排我们四连一排去装卸和运输这批物资,我们一排20多个人17台车,受命完成此任务。

时下青海景象已是进入了冬季,天峻县是高海拔地区,气温很低,当时温度已经达到零下十几二十几度。
天峻县位于青海湖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东部。
东邻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和刚察县,南接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西毗德令哈市,西北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为界。
县境东北至西南宽约44——170公里,西北至东南长约312公里。
天峻的地形包括为:六大水、五大山、丘陵沟谷间平原,大小河四十三,湖泊沼泽连冰川;中部高两头低,东南宽西北窄,形似桩楔;该县为高海拔地区,县域内最高海拔处5826.8米,最低海拔处2850米,相对高差近3000米,县均匀海拔在4000米以上。
由于天峻县海拔高,属于高原大陆性景象,气温低,降水韶光不屈均,景象相对寒冷,无绝对无霜期,年均匀大风天数近百天。
低温加上大风,更是寒冷无比。
当时没有负号柴油供应,仍旧利用的是含蜡较高的0号柴油,这一下就把我们这些开柴油车的汽车分队战士们给坑苦了,于是车辆的发动成为了第一难题,车发动着后不一会儿就会熄火,为了不影响第二天事情,住在天峻县到半夜时分一点钟就得起来发动车辆,战士们用喷灯烤、炭火烤、木材烤,烤了油底壳烤油箱、烤油管,好不容易才能发动着一台,其他的车刚发动着,不一会就熄火了,又冻啦!如果能把车全部发动起来,得到上午十一点旁边。
匆匆忙忙吃上点饭后,就得赶紧去装车,配件材料一到便是两个车皮,计有100多吨物资,当时车站还未修站台,车辆靠不到列车车皮跟前,我们得把100多吨配件先卸到地面上,然后再装到12台黄河车上去,那是多么大的事情量呀!一样平常是要到下午5点钟才能干完,然后赶紧吃上点饭后就往乌兰跑,这一天的事情韶光在18个小时以上,而且只能吃两顿饭,喝不上一口水,艰巨程度可想而知。

在一天下午的五点,装好车刚从天峻出发,景象突变,刮起了十几级的大风,当时正是76年12月中旬,气温骤然降至了零下30度旁边,其他车辆在前面先走,我跟乘的是74年兵吴锦模的08号车,与其一起押后,刚走出没多远吴锦模就说:“排长我肚子疼的厉害,你替我开一会吧!”出天峻要上关角山,关角在藏语中的意思是“登天的梯”,仅从名字上来看就可见这里阵势的嵬峨险要。
这条祁连山的余脉均匀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柴达木盆地与青海湖区的天然分水岭。
从青海湖北侧经柴达木盆地南下西藏,关角山是不得不翻越的天险。
时下正修建着的青藏线一期工程的西格铁路,我铁道兵部队正在它的山腹内部鏖战着,一条正施工着的长3690米的隧道就坐落在海拔4010米的关角山半山腰中。
黄河车开始不供油了,前边车辆已走远,风刮的车乱晃,无法烤更不能停车,一停车非冻去世在那里不可。
我采纳了踩下离合器空轰油门,起来后往前走几十米,如此重复前行,这样坚持走了20多公里后,就彻底地断了油。
我便用油桶从油箱里放了一桶油,吴锦模坐在我后边抱着油桶,把进油管插到桶里进行对发动机进行直供油,青海的公路是搓板路,上山根本跑不起来,车身还乱晃个一直,溅出的柴油把吴锦模全身都浸透了,这样总算是爬到了山顶。
69年兵井海山和助手兰华兴开着01号车看我没遇上来,就回返来找我,在与我车相会时我没有停车,摆摆手让他调头跟上回来,走了十来公里后转头一看,见他俩没跟上来,于是我又调头回去找他们,见到了停在路旁的黄河车和井海山他们哥俩,他说:“排长,走不了啦,水箱下水管冻了,发动机过热,粘缸熄火,怎么办?”死活兄弟岂能撂下不管,我拖也要把你们拖回去!于是立时找钢丝绳,但助手兰华兴找半天也没找到,说钢丝绳可能压在车上的货色底下了,听了这句话真是能把人气晕,在这样的景象中,车辆是一刻也离不开钢丝绳的,随时随刻都要用,你怎么能把它放在货色底下呢?到了此时还能说些什么呢,踹他两脚也办理不了问题,人都累成了这个熊样,已经连续干了快30个小时了,没吃没喝的,浑身高下也没个人样。
思忖再三,没办法,只能是卸车找钢丝绳,也只能是这样办了,那就卸车找吧。
谁知,当我们四个人把8吨配件卸下来,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那根钢丝绳。
兰华兴溘然一拍脑门说:“钢丝绳不在货底下,在后边备胎架上。
”你说气人不气人,真是个犯含糊的日脓兵!到了这个份上又能怎么办,只能是再把配件装上后,前边08号车里吴锦模再抱着油桶直供发动机柴油,我驾驶着车辆,如此发动行驶着黄河车并拖着01号车回返乌兰。
当第二天的太阳冉冉升起时,连队里的战友们都没有安歇,早巳把炉子烧的通红,在等待着我们的归来呢!车辆进连队时我已下不了车了,是战友们惊悸失措地把我抬进了屋里,好半天才是回暖回过了神来,这种战交情、死活弟兄情意,不是沙场胜似沙场的动人一幕,让我冲动至今,终生难忘。

当时在连队里有这样的说法,说我们一排都是其他排不要的二毬兵,但是便是这样一个群体里的“二毬兵”们,在关键时候还真能冲得上去,打得赢。
在历时近三个月的韶光里,我排共装卸车皮150多个,总重量达万余吨,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每个人的衣服都被柴油浸透了,战友们三个月的韶光里险些没洗过脸洗过澡,没换过衣服,以至于都很难认出谁是谁来。

任务完成后感触良多,总结起来我们一排这支军队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能吃苦,敢打硬仗恶仗。
二是联络友爱,困难的时候,一棵烟都能每人轮着抽上一口。
三是“二毧兵”关键时候有那么一股“二杆子”劲,关键时候能冲上去。
69年迈兵井海山,71年兵王德平、李法奎、王俊礼、刘德伦,75年兵柴恭武等,在关键时候,带队的班排终年夜喊一声,没人敢不听,我永久忘不了这帮死活弟兄。

二、触目惊心锡铁山化险为夷

常年跑车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都说:“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过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上了风火山,三魂已归天”,又说是“五道梁冻去世狼,一边阴来一边阳,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足见高原上那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行车的困难。
1979年8月份是青藏高原上最美好的时令,汽车营四连(我原汽车团11连进青后改为唯一营四连)驻在德令哈,我时任四连辅导员,一天二班的六台车实行担当从德令哈往格尔木运送原木的任务,中午时分接到电话说08号车在察尔汗盐湖翻车了,六个轮子朝天。
要我安排一台黄河车一辆拖板车和一台吊车前去接济,这时家里有车没司机,怎么办?凭着我对黄河车的理解,只要发动机、轮胎能转圈,我就能把它开回来,于是我就自己开了台黄河车前往盐湖,200多公里用时3个小时跑到。
察尔汗盐湖是青海省西部的一个盐湖,与茶卡盐湖齐名,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地跨格尔木市和都兰县,由达布逊湖以及南霍布逊、北霍布逊、涩聂等盐池汇聚而成,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格尔木河、柴达木河等多条内流河注入该湖。
由于水分不断蒸发,盐湖上形成坚硬的盐盖,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直接建筑于盐盖之上,公路即是那著名的万丈盐桥公路。
在用盐晶铺就的万丈盐桥公路上行车与在沙土路上可不太一样,由于摩擦系数小,方向打急了或刹车踏的过去世都随意马虎酿成事件,以是走此段路时老驾驶员们都是战战競競的,但没跑过的和履历缺少者就随意马虎失事。
到了事件现场后,看到08号车还在那倒扣着,于是我立时指挥战士们一边拴上钢丝绳拉,一边用一台车牵着,终于缓慢把车翻了过来。
经检讨,08号车电瓶已翻烂无法利用,所有车窗玻璃全部破碎,驾驶室严重变形,发动机六根排气支管断裂,机油倒控进缸,我指挥战士们拆除掉六个喷油头,拖转打消缸内机油,再上好喷油头,加好机油和水,把车拖着发动了起来,经检讨车辆还能跑,只是褴褛了点,也没有车窗玻璃。
这时已到下午四点多钟,把我带去的车交给了他们,装上原木连续往格尔木进发,我则是开着事件破车回返连队。

由于车窗上没玻璃,被风吹的睁不开眼睛,这是困难之一。
发动机六根排气支管从机体上断掉,就即是发动机没有排气管直排,发动机的黑烟就直接排到了驾驶室内,再加上由于驾驶室变形,发动机引擎盖无法盖上,顿时间驾驶室内黑烟滚滚,呛得人睁不开眼睛,连呼吸都很困难。
我必须在入夜前赶回连队,因车辆的大灯已摔烂,晚上无法进行照明,只能咬牙坚持行车,尽早赶回连队,别无他法。
发动机排出的滚滚浓烟废气涌入摔烂的驾驶室内,全体人被熏的除眼球和牙齿能看到是白色的外,别的地方就像是从墨缸里捞出来的一样,切实其实像是一块大煤球了。
下午7点旁边时到了锡铁山出口处,离连队还有60多公里,大约在一个小时的行程上。
锡铁山雄伟壮不雅观,海拔在3300米以上,主峰海拔高达4000米,峰顶直刺蓝天。
锡铁山山高沟深,崖绝壁陡岩石袒露,全体山脉没有土壤覆盖,也没有植被树木成长,在它的四周,是一片茫茫的戈壁和干旱的荒原,给人一种荒凉寂寞之感。
全体山脉东西长而南北窄,总面积约140多平方公里。
锡铁山的山峦深处,有呈褐赤色的沟壑,有呈赭紫色的峰峦,有呈墨绿色的山涧;那赤色、绿色、青色的岩石,在残酷阳光的照射下闪烁发光,像是给它绰约的身姿披上了色彩斑斓的衣裙,显得婀娜多姿。
盛夏时锡铁山地表温度高达40─50℃,炽热的阳光晒得岩石发烫,大地如蒸;此时遥望山峦,但见那波光岚影,熠熠生辉,恍然间山中就会显出片片葱郁茂密的树林,即仿佛在五里雾中又苍翠欲滴引人入胜,这便是传说中的“海市蜃楼”(此处又称称作沙市蜃楼),是极少见到的自然景不雅观。
但此时的我己是累得实在受不了,根本无暇顾及这大自然的精品,得好好安歇安歇,养精蓄锐好向连队驻地奔去才是。
锡铁山出口是一段直直的大下坡路,我把车停到了坡顶路边,拉起手刹,熄了火,挂上了倒挡。
我躺在路边的沟坡上喝了点水,抽了两根烟,青海的夏天黑的晚,这时太阳己快要下山了,必须抓紧韶光往回返。

安歇完毕上车后摘掉倒档,松开手刹,满以为溜着车就可以开走,谁知在这么大的坡度上,车说什么也不往前溜了,待下车查看缘故原由后,创造原来是左刹车分泵不回,车被刹住溜不动,这时路上没有一个人戓车辆能帮我触碰一下刹车分泵,只有自己想办法了。
这时我创造车上有一个木杆可以用,于是我把左边车门半关上,拿木杆去触碰刹车分泵拉杆,这一碰不要紧,车刷的一下就溜下去了,我扔掉木杆赶紧追,拉了几下车门没拉开,这时车越溜越快,上不了车我就无法去掌握它,这时我迟疑了一下:反正是台烂车,就由它翻烂去吧!但瞬间立时我又复苏了:必须追上掌握住它,因出去山口左边是一个道班的大院子,如果车辆冲进院子,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会把屋子冲塌,假如屋内有人则后果更是无法预见;而右边则是北京通往拉萨的国防通讯线路,假如撞断了便是通天算夜祸,那还了得?好在那时还年轻不到30岁,身体还算是身强力壮,于是急忙甩掉上衣冒死追赶,大概追了有50多米,一步就蹿上了脚踏板!这时车辆的方向已向左跑偏,我左手抓驾驶室立框,右手向右拉了半把方向,这时能觉得到屁股己擦着路左边山上的石头划了过去,假如再差上半秒的话,保不齐就会把我顶在石头上挤成肉饼!但此时已顾不得多想,也不怕什么危险了,只见我一个鹞子翻身,从黄河车前挡风玻璃处一下子就滚身了进去,坐到了驾驶员位置上去了,我轻点刹车、挂上档后立时就溜着了,于是快马加鞭没有停车,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顺利地回到了连队。
这真是犹如上演了一幕好莱坞的惊险大片,是我又一次死活劫难的经历。

作者:娄彦学,铁道兵独立汽车团十持续排长、四连辅导员

(任务编辑:明晰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