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播放的《同上一堂课:雷锋伴我成长》将会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雷锋精神伴他们成长。观后感在收看结束后发布,目前只搜集了关于此节目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
第53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湖北省《同上一堂课:雷锋伴我成长》电视课堂节目昨日在武汉东湖中学录制,长江救援志愿队志愿者、美德少年等“活雷锋”现身说法,与全省中小学生共议“雷锋佳话”。
该节目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湖北广播电视台主办,湖北电视教育频道承办,武汉东湖中学协办。3月4日下午三点,此节目通过湖北教育频道电视播放、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网络同步直播。
节目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雷锋精神永不过时”,由湖北卫视主持人、记者陈超主讲,她结合短片,动情讲述了长江救援志愿队长年累月坚守长江,默默挽救数以百计的生命的故事。长江救援志愿队队长张建民、秘书长郝振海来到节目现场,他们说,雷锋是儿时的偶像,长大后发现,从身边事做起,就是在传承雷锋精神。第二板块“坚守心中的梦想”由国家一级作家董宏猷主讲,他结合自己创作《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的经历,告诉孩子们坚持追梦就是在践行雷锋精神。第三板块“天天学雷锋人人做雷锋”请上了两名美德少年,来自孝感文昌中学的陈鹏和松滋市实验初级中学的毛晓宇,分享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经历。“希望大家走雷锋路、做雷锋人,当好雷锋精神的传承人……”“荆楚雷锋”吴天祥、严昌筠、李广佳用朴实的话语激励大家。《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旋律响起,台上,童声清脆悦耳;台下,参与录制的师生一起高歌。“学雷锋不是空洞的口号,从举手投足的小事做起,我们都可以是当代雷锋”,东湖中学高一(7)班的刘旭道出大家的心声。
篇二:雷锋伴我成长观后感
3月5日是学雷锋日,下午,我们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同上一堂课:雷锋伴我成长》的电视课堂节目。
节目共分三段:第一段是《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讲的是发生在长江边上的一个个感人故事;第二段由著名作家董宏猷老师为我们带来演讲《路标与灯塔》;第三段主题是《从学雷锋到做雷锋》,讲的是陈鹏、毛晓宇帮助别人的事情。
整个节目,我感触最深的是陈鹏同学收集旧衣服,帮助大山里的穷苦孩子的故事。虽然收集旧衣服帮助他人,看上去是个很简单,很普通,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可是我们却又有几个人想到要去做,或者真正去做了呢?虽然我们整天都在喊着要学雷锋,做雷锋,可是我们并未真正在实际行动中去做,而陈鹏却做到了,他心系大山里的孩子,把学雷锋真正落实到了收集旧衣服帮助他人的行动中,不怕麻烦,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总习惯于把学雷锋看作是很高大的事情,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却视而不见。可实际上,学雷锋,做雷锋,就体现在身边的一件件小事中,只要有心,生活处处都可以做雷锋。做好事并非是要惊天动地的大事,比如跳江救人、与坏人搏斗等,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学习雷锋,就是要求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一个人,帮助一只小动物……
其实,雷锋并没有死,他不仅活在人们的心中,也活在现实生活中。他可能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可能就在学校里,也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
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来学雷锋,做雷锋吧!
篇三:同上一堂课雷锋告诉我观后感
今天我们在学校上班会课,班会的主题是:同上一堂课,雷锋告诉我。说到这里。我心中顿时心潮腾涌,有许多说不尽的话想说。
通过视频,看到了原本光鲜的名人,这才知道,原来,他们是付出了百分之九十的汗水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雷锋同志说的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他对待同事,像春天里的暖阳一样温暖。在同志们参加救援行动的时候,雷锋带病坚持参加救援,在大雨中雷锋的身影渐渐模糊起来。顿时,我们的鼻子一阵酸痛,热泪窜上眼眶。雷锋同志在日记中写到:如果国家是一部机器,那我们的每一个战士就是一颗螺丝钉。毛主席曾为雷锋题词,并把三月5日定为了学雷锋日。1962年,雷锋逝世了,人民的心中充满了无数的伤悲和悲痛,他的肉体虽然被埋葬在了地下,但是他的灵魂永远火灾了我们心中……
杨威是2008年的奥运男子体操冠军,人们也许只看到了他展现精彩的那一刻,殊不知他付出了多少努力,多少汗水!2004年奥运会,日本打败了中国,他们灰溜溜地逃走了,一月中他有28天都在训练。
吴洁是一个盲人,妈妈再一次意外中失去了生命。张龙老师发现了吴洁的忧伤,并安慰她,对她说自己愿意做吴洁的第二个母亲,这给了吴洁重生的希望。张龙老师说:“虽然吴洁看不见道路,但是她要让吴洁看清自己的人生。”
雷锋的默默奉献,杨威为梦想坚持,吴洁和张龙的心地善良,他们身上具有我们学习的品质。我们要向雷锋同志一样,愿做那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也要为梦想而奋斗。
本文同上一堂课雷锋伴我成长观后感500字为美德网原创首发,欢迎转载但是请注明来源!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