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距故障:

1、由于送布轴上的牙架小顶尖螺钉锥面和锥孔合营松动,而产生针距是非;取下送布轴,重新调度牙架的合营间隙

缝纫机针车故障及维修说明 汽车知识

2、由于送布杆,偏幸轮套圈、送布抬牙偏幸轮之间的合营间隙过大;针距连杆与送布杆、针距调节器之间的合营间隙松动,造成针距长、短;可根据松动的零部件位置,进行合理的调度

机器沉重

1、上轴、竖轴、下轴的轴向平面合营无间隙或单边无间隙,使机器迁徙改变力距过大;检讨三根轴的轴向平面合营情形,哀求平面合营有间隙,但不大于0.04mm,迁徙改变就轻松

2、挑线杆组件的挑线曲柄、挑线连杆销的轴向合营无间隙或单边无间隙,使机器迁徙改变力距大;各零部件实际合营给予合理的调度,使挑线组迁徙改变时无明显阻力

3、抬牙、送布机构的各部件合营间隙偏小,而造成机器迁徙改变力距大;检讨各部件相互合营的间隙,给予合理的调度

4、送料牙上面(针板下面部位)与针板之间有绒毛、绒头等积压物;拆下针板,打消送料牙上的积压物

5、旋梭部位有杂物(轧线、断线后残留线头);应打消旋梭内杂物,再稍加一些缝纫机油

6、调换式改动零件后,机器迁徙改变力距大;零件质量不好,如同心度、直线度、平行度不好等。
可进行丈量或换一零件进行比较

7、伞齿轮合营间隙过紧;适当调度伞齿轮啮合间隙

二、噪音

1、伞齿轮的齿面啮合高低不一,造成齿轮在高速运转时发生噪声;旋松齿面啮合的高低不一的伞齿轮紧固螺钉,旋松与伞齿轮轴有打仗的轴套紧固螺钉,用敲棒敲正齿面啮合的高低位置,然后分别旋紧伞齿轮和轴套的紧固螺钉

2、由于上轴、竖轴、下轴的轴向松动造成声响;应旋松齿轮两只紧固螺钉,重新调度好竖轴、高下轴的轴向间隙

3、伞齿轮齿面啮合间隙过大或过小,造成声响故障;可通过敲击套筒来校正。
一样平常一对齿轮啮合间隙在0.20-0.40mm之间

4、经由上述三种调度齿轮声响还不足空想;可在两对啮合齿面上加少量的研磨膏,用手正、反迁徙改变上轮,约10-15min。
用汽油洗濯污物,稍加润滑油,再按哀求调好间隙

5、旋梭磨损严重,合营间隙大;旋梭与梭架之间轴向间隙为0.07mm,径向间隙小于0.02mm,圆周间隙小于0.15mm,同时要把稳旋梭应正常供油

6、零部件严重磨损,合营间隙大;应对机器进行全面调度

三、套结机总是断线,怎么去处理好呢?

仔细检讨把第一夹线器合理调度,担保过线的松量;按标准调度针杆的高低位置,合理的调度机针、护针和旋梭之间的韶光以及间隙;把底刀拆下磨一下或改换新刀,清洁底剪部位的污物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断线故障。

四、平眼机机针和旋梭的同步调整,该怎么去调度呢?

先确定针杆的高度,把针杆转到最下点,把规尺插入针板和针杆下端之间,针杆碰到规尺,然后拧松针杆套的固定螺丝,来调度针杆的高度;按正规的迁徙改变方向迁徙改变手转轮,让机针从最下点开始上升,把规尺插入针板和针杆下端之间,让针杆顶到规尺,拧松轴套固定螺丝,把旋梭尖调度到机针中央,机针与旋梭尖之间的间隙约为0.05mm,拧松内旋梭固定器的螺丝,把内旋梭固定器的前端和内旋梭的端面的咬合调度为0~0.2mm。

五、绷缝机总是在缝头机针跳线,怎么去处理好呀?

涌现这种征象是由于弯针在穿过直针线环时,由于缝头处面料厚,直针向后移,造成弯针在直针前面穿过;一样平常缘故原由大多是护针未能护到位,只要将后护针向直针背面贴紧一点即可;护针有一点点碰机针即可。
且前护针同直针之间的间隙也小一点,只要机针不毛、不断针、断线就好;检讨前、后护针与直针之间的关系,由于前护针与直针之间过大,引起直针线环形成不理想,且形成韶光慢,造成弯针穿过线环时,直针不稳定,随意马虎错位造成跳针;护部位置的过高或过低,也随意马虎造成线泡抛不出,引起跳针征象的发生

六、平缝机(双针)送布牙高度及最大针距长度的调度

送布牙高度标准是距针板上平面0.8mm;送布牙高度的调度:拧松送布牙座上的牙齿固定螺丝进行调度;调度后的征象:比标准高度低一些,可防止布料起皱,若低太多,随意马虎涌现针距不屈均;最大针距长度如不是所定长度时,移动机头底板下面设置的送布限定板进行调节;调度方法:正送布量调节:松开螺钉将限定板向上(增大)或向下(减小)移动调节;逆送布量调节:松开固定螺帽,将调节螺钉旋进(增大)或旋出(减小)调节。

七、平头锁眼机维修中的针杆高度定位

针杆的高度定位在调试中是非常主要,一样平常调试事情都因此它为基准;高度是否合理,与缝制效果好坏和故障率的高低都有直接关系;一样平常的方法是:按哀求装上机针,取左横列右针位或右横列左针位,用手迁徙改变机器使针杆低落至最低位置,测针杆下端距针板平面之间的尺寸约为11.9mm —13.5mm旁边;在实际调试事情中,为知足缝料种别和分外产品缝制须要,就同一型号的设备,针杆高度还可适当提高或者降落一些,厚、硬缝料针杆宜上升一些,弹性、软缝料针杆宜低落些,再加上勾线机的合营,会使缝制效果得到提升:针杆高度尺寸变革应该掌握在标准值±1mm内为好。

八、平缝机(双针)机针与旋梭的调法

根据缝料、用线的质量情形,调度针杆高度时将螺丝刀由面板孔插入,拧松针杆固定螺钉进行调度;旋梭的梭尖同针的吃势早,对收线率有好处,但随意马虎发生跳针;吃势晚,对防止断线、浮线、跳针有明显的改进,但对收线率不利;针与旋梭尖的间隙大了,会发生跳针;针与梭尖打仗或相撞,将会引起断线、断针调度针与梭尖的关系,当针杆自下去世点上升到下刻线,梭尖同针中央线齐,只要拧松旋梭固定螺钉即可调度;调度针孔上端与梭尖高度时,调度旋梭内部的一个小螺丝即可使旋梭升高或降落;调度针与梭尖间隙,拧松旋梭轴座上的两个固定螺钉即可使旋梭旁边移动。

九、平头锁眼机的针杆高度定位

针杆的高度定位在调试中是非常主要,一样平常调试事情都因此它为基准;高度是否合理,与缝制效果好坏和故障率的高低都有直接关系;一样平常的方法是:按哀求装上机针,取左横列右针位或右横列左针位,用手迁徙改变机器使针杆低落至最低位置,测针杆下端距针板平面之间的尺寸约为11.9mm —13.5mm旁边;在实际调试事情中,为知足缝料种别和分外产品缝制须要,便是同一型号的设备,针杆高度还可适当提高或降落一些,弹性、软缝料针杆宜低落些,厚、硬缝料针杆宜上升些,再加上勾线机构的合营,会使缝制效果得到提升:针杆高度尺寸变革应该掌握在标准值±1mm内为好。

十、包缝机机针与高下弯针的对位的标准

1.机针的高度定位:

当机针上升到最高点时,针尖至针板平面(2线、3线9-10毫米)、(4线左机针为9-10毫米,右机针为8-9毫米)、(5线链线机针为7.5-5.8毫米,包边机针为9-10毫米)。

2.机针与下弯针、链线勾的定位:

当下弯针、链线勾摆动到最左边位置时,机针在最低时下弯针尖到机针的间隔(3线为3.5-4毫米)、(4线2.8-3.1毫米左机针)(5线3.5-4毫米),弯针的倾斜角度均为3-6度,其之间的间隙均为0.05毫米;5线链线勾针尖到机针的间隔为2.5-3毫米,勾针角度为5-7度。

3.机针与上弯针、上针的定位

当上弯针、上针滑杆到达最高位置时,(2线上针至机针的间隔为4-4.5毫米),(3线机针尖不才走到与上弯针打仗时上弯针尖至机针的间隔为4-4.5毫米),(4线上弯针针孔在两机针正中间),(5线同3线),上弯针与下弯针交时的间距均匀为0.10毫米。

严格说包缝机的机针与高下弯针的对位是有哀求标准的。
如:机器部件有松动或不同缝料就得按机器的实际情形来处理。

十一、重机3200S电子锁眼机缝制开始时产生跳线的缘故原由及处理方法

首先检讨机针和缝线选用是否精确,机针是否精确安装,穿线方法和缝线张力是否精确以及机针和弯针是否破坏; 检讨底线抓脚和芯线抓脚上是否夹有布屑等杂物,如有要及时打消;检讨旁边分布器安装位置是否精确;校正方法是移动左分布器,使其前端二部的中央和左弯针的底线孔中央同等,然后旋疏松布器挡块,调度分布器挡块,调好后固定;移动右分布器,使右分布器和右弯针的内侧棱线(机针侧)同等,调好分布器挡块即可;弯针损伤或压脚头与机针落针的间隙过大,检讨修复或改换弯针;压脚头与机针落针的间隙调度,旋松压脚曲柄座固定螺钉,把压脚曲柄向A方向移动,压脚头和机针落针处间隙变小,调度好后紧固压脚曲柄座固定螺钉。

十二、MO3316E拷边机涌现花针的办理方法

仔细检讨链线钩针定位;链线挑线杆位置是否准确,使链线钩针的线收不上,不能产生线辨;链线钩针的返回量或高度禁绝确;按标准重新调度链线钩针、链线挑线杆位置到合理使缝料间断时或空车时出辫子线迹。
产生起针跳针和中间涌现花针,按正常情形剖析是缝线穿错或张力没有调好,钩针线凸轮运动韶光合营不当,还有便是机针和高下弯针、链线钩针的合营不合理。

十三、GJ4、GE2108钉扣机发生断针的缘故原由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是由于夹脚位置不正,机针对钮孔偏造成的断针,合理调度夹脚位置,机针应对准钮孔中央(旁边调摆针,前后调跨针);纽扣孔中央距大小不等,形状分外如:梅花形等,改换标准纽扣(孔距大小一样),根据形状、钮孔,固定方向装钮;方孔板搭错位,机针擦撞方孔板,调度方孔板位置,钉大纽扣时用大方孔板,钉小纽扣时用小方孔板(如衬衫纽扣);护针板碰机针,调度护针板位置(如针应贴近护针板,旁边摆针时,间隙应同等);钩针与机针打仗时有碰撞,调度钩针与机针相对位置,钩针钩线时钩针尖应贴近机针,但不擦,检讨钩针轴有否窜动,有则调度之;蜗杆定位走动,重新调度蜗杆,当机针将刺入钮孔前,必须停滞横向(摆针)及纵向(跨针)运动。

十四、包缝机在缝制中产生布料起皱的办理方法

一样平常情形是在缝制滑性面料时易涌现起皱,由于送料逆差动与比过小,压脚底面与送布牙平面不平产生;把差动扳手调至0位下方到平整为止,调度压脚位置;在缝制弹性面料是也常常涌现类似情形,由于在缝制中顺差频年夜小不一,造成伸长缩短产生布料起皱,将差动板手向“0”位上、下方移动,直至缝料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