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是云南悠久文化的历史根脉之一,也是云南山川风貌的俏丽缩影、对外开放的窗口。大理以绚丽多彩的歌舞乐艺术,展现出开放原谅的艺术之都的独特魅力。大理文旅即日起推出“随着音乐游大理”系列宣布,带您遇见风花雪月的诗和远方。
是不是对生活不太满意
良久没有笑过又不知为何
既然烦懑活又不喜好这里
不如一起向西客岁夜理
路程有点波折
空气有点稀薄
景致越辽阔
……
——郝云《客岁夜理》
一起向西客岁夜理
郝云,1979年生于河南郑州,城市民谣歌手、音乐制作人、词曲创作人。
2014年8月,郝云为导演宁浩的电影《心花路放》创作并演唱主题曲《客岁夜理》。同年,得到“第21届东方风云榜”最佳创作歌手奖。郝云与宁浩由于一次机缘巧合相识,宁浩便约请郝云为其作品《心花路放》打造一首专属的情绪插曲。后来,这首曲调简洁,文艺却略带沉重忧伤的《客岁夜理》便应运而生。
大概很多人认识郝云,都是由于电影《心花路放》,而由于这部电影和这首歌来到大理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歌曲的氛围、歌词的内容精准地诠释了主角这趟旅程的遭遇及状态,让不雅观众在笑剧的欢笑声中,可以静下来回想:多少爱恋敌不过韶光,多少温情败给了现实,既然烦懑活,又不喜好这里,不如一起向西“客岁夜理”。
客岁夜理:找个答案 寻个远方
《心花路放》在大理多地取过景,虽说这里没有真正的“梧桐堆栈”“夜色酒吧”,但美景却是真实存在的,双廊镇、龙龛村落、苍山洱海……美食的味道萦绕在白族民居建筑的大街小巷,大概来过的人,都会不忍离开。
插曲《客岁夜理》戳进了主人公心里,也戳进了每一位不雅观众心里,像是暴躁鼓噪的生活中溘然注入的一缕清风,想来大理找个答案,寻个远方。
耿浩和康小雨的爱情从洱海边开始,无数人也在这里找到了通往幸福之门。无论何时,都会被大理治愈。
大理:一个藏着诗和远方的故乡和他乡
前往大理的路程有点波折,空气有点稀薄,但越往前景色越辽阔,连空气都带着泥土的暗香。
整顿好行囊再重新出发,统统尚有归处。耿浩和郝义的大理之行也像极了年轻人的追梦之路,路程虽波折,却也有发展和收成。
大理古城山外原木艺术民宿的倪士建说,他跟很多人一样,初识大理是在电影《心花路放》。苍山洱海、大理古城、“梧桐堆栈”“夜色酒吧”……这些东西构成了对大理的最初印象,这不仅是电影主人公耿浩和郝义的大理之行,也是倪士建的大理之路。电影2014年上映,2015年初,他就来了大理,这一待,就再没回去。
来自广西的大军,在2000年第一次来到大理,便停下了脚步。这一次容身,便是6年。第二次来大理,他称自己为一个“老大理人”,大理是他的第二故乡,他说:“我想在这里开个咖啡馆,往后,就不走了!
”
苍山洱海相依相伴,穿山越海,超过一起荆棘,爱情就在洱海边。从北京辞职来到大理的一个90后姑娘说,她在洱海边找到了爱情。后来,她在大理开了一家小店,安了一个家……
谁的肩上没有过齿痕,谁的头顶上没有灰尘,捡起被韶光碾碎的勇气,让双脚沾满暗香的泥,大概爱情就在洱海边等着,大概故事正在发生着……
统统的故事还在连续,那个拥有远方、美景、爱情、旅途的地方,叫大理。
你与TA之间
只差一个“大理”的间隔
四季循环
山海依旧
山海柔情化作东风
呼唤你的到来
听着《客岁夜理》
便客岁夜理吧
策划 肖玉梅
文旅头条融媒体 林燕 文
王泽航 大理日报 图
部分图片为电影截图和受访者供应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