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项目运营后6个月,就实现直连国际212个大型供应商,货品种类超过15万种,完成跨境交易8124单,间接孵化跨境电商企业140多家,实现单月最高交易总额超过3450万美元
摩天算夜楼耸立云天,高新科技引领前沿,湾区领悟不断加速……60后的陆建新、70后的李屹、80后的陈升,一代一代奋斗者在深圳挥洒汗水,用平凡的双手实现不平凡的梦想,他们的命运因深圳而改变,深圳的未来也因他们更精彩。
陆建新:从丈量员到“楼王”,
“深圳速率”背后的“钢铁侠”
1982年,怀揣着见识一下9层“高楼”的欲望,年仅18岁的陆建新从江苏老家来到深圳。
彼时,陆建新把全部家当卸在了“竹楼宾馆”,带着丈量仪就去了深圳国贸大厦的工地。他没想到的是,这栋建筑是他奇迹的出发点,也是“深圳速率”的出发点。
“说是竹楼宾馆,实在便是用毛竹搭建的两层大略单纯房。一个人走动,全体楼都嘎吱嘎吱响。台风一来,顶子就吹没了。”陆建新说,“我们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见证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率。”
在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层险些异口同声表示,按陆建新的能力和资历,早就该当进入公司的管理层,但他婉拒了很多机会,宁愿蹲守一线,欢迎技能寻衅。“我是一名工程师”,这是陆建新给自己的定位。
跟陆建新搭班子10年的欧阳仕青至今对一件事仍影象犹新。“在深圳安然中央项目中,有技能职员创造钢架的连接板上有个裂痕,就用随身带的手机拍了张特写照片。团队判断这条小裂痕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谁知他看了觉得不踏实,以为特写镜头没法看到整体的情形,于是一个人爬上65米高的塔吊确认一番。”欧阳仕青说。
如今,站在600米高的深圳安然国际金融中央顶楼不雅观景台,陆建新指着周边的建筑充满自满地说:“深圳的几十栋摩天算夜楼,有一大半都是我和我徒弟担当的钢构造项目经理。”
38年来,陆建新从一名普通丈量员,到项目经理、总工程师,一步步发展为钢构造专家、中建科工集团华南大区总工程师,攀登一个个尖端技能高地。
国贸大厦、地王大厦、京基100、安然金融中央……这些摩天算夜楼,不仅刷新着“深圳高度”“深圳速率”,而且工程质量、建造本钱和多项技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今,陆建新参与承建国内7幢百层高楼中的4幢,带领团队将中国超高层钢构造施工技能推向天下一流水平,被称为“中国楼王”。
李屹:从研究员到企业家,
源头创新筑梦“深圳创造”
从知识分子到创业先锋,从国外科研专家到返国投身实业,70后的李屹说,自己的想法很大略:利用激光显示技能领域的源头创新,冲破国外企业在干系领域的垄断。
1991年,李屹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在得到光学工程博士学位后,他进入了天下一流的激光技能研究机构——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国家激光实验室从事研究事情。随后,李屹于2004年在硅谷创办技能公司,此时,“激光显示”的研发构想在他脑海中不断回荡。
为什么显示领域的核心技能被国外尤其这天韩企业垄断?如何打破激光显示存在的本钱高、散斑、体历年夜等瓶颈?凭着不服输的劲头潜心研讨,终极李屹团队研发的ALPD激光荧光粉显示技能,实现了激光显示在性价比、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打破性进展。
怀揣其实业报国的梦想,李屹决定带着技能返国创业。“我们想把技能运用于家当,走出一条新路。”李屹说。
激光电影放映机布设多个城市影院助力电影家当进入“激光时期”,100寸激光电视面世引发广泛关注,科创板上市企业增长迅速……自2009年创业以来,李屹带领自己创办的光峰科技公司踏入发展快车道。
“我们原来的刻板印象‘中国制造’多代表拷贝,但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用自己充满创新创意的产品,开始在世界舞台证明自己。”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到者、光峰光电首席科学顾问中村落修二说。
“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天下一流湾区,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李屹说,我们还在不断加强研发,2019年研发用度2.02亿元,占业务收入10.19%,研发军队387人,占公司员工总数31%。大湾区的高新技能企业能否发展成为拥有核心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中国原创者”是关键。
陈升:从港青到“湾青”,
体验前海创业加速度
在前海创业不到一年就得到首轮融资5000万元,公司估值超过8亿元,帮忙引进200多个港资企业和创业团队……80后喷鼻香港青年陈升在深圳前海开启了人生创业加速度。
毕业于英国伦敦中心圣马丁学院的陈升曾经就职于一家世界500强企业,2012年在喷鼻香港创办了一家公司,主业是人力资源咨询和教诲培训。在这个过程中,陈升打仗了大量在港读书的内地青年人,对祖国内地的发展前景特殊是经济新趋势有了很多理解。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崛起的2013年被称为电子支付元年,我开始想转向互联网电商领域发展,而内地尤其深圳在这方面非常有发展潜力。”陈升见告,2015年他的创业团队入驻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成立了学学科技做事(深圳)有限公司,没想到这个选择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办理物流配送的“末了一公里”以及入口零食电商平台。陈升回顾说,当时的前海正遇上一股前所未有的跨境电商发展热潮,公司一开门就有很多人来打听互助事宜,由于很多想要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内地企业缺少足够的外洋网络资源。“我17岁就在日本做过代购,帮日本客户沟通内地市场,以是借助之前的履历,开拓了一套跨境电商垂直搜索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陈升也亲自体验了前海营商环境和干系政策的支持。他说:“免费的园地、便利的融资环境、创业初期给予的支持,让我体会到前海‘依托喷鼻香港、做事内地、面向天下’12字定位的真正含义。”
项目运营后6个月,就实现直连国际212个大型供应商,货品种类超过15万种,完成跨境交易8124单,间接孵化跨境电商企业140多家,实现单月最高交易总额超过3450万美元。创业不到一年韶光,公司就获首轮融资5000万元公民币,现估值已超过8亿元公民币。
成功尝到了“头啖汤”的陈升很快又有了新想法。他见告,团队刚落地时也曾遭遇“水土不服”,走了不少弯路。后来看到身边的喷鼻香港青年来深创业碰着困难,就觉得“须要做点什么”。
陈升的选择是为更多喷鼻香港青年到前海就业创业供应“导航做事”。2016年,陈升帮忙参与组建(喷鼻香港)青年专业同盟前海众创空间,并获任众创空间运营总监,成为喷鼻香港团队入驻前海创新创业的牵线搭桥者之一。
如今,一旦打仗到喷鼻香港的创新创业团队,陈升都会用亲自经历向他们推介“前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几年下来,他已为深圳多个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引进了200多个港资企业和创业团队。
在陈升等人的努力下,前海对港人、港资的吸引力不断提升,深港互助硕果累累。前海管理局供应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446家,个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227家。( 叶前 孙飞 詹奕嘉)
任务编辑: 赵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