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挥洒汗水

学农社会实践活动

田间学农科普手工课夏令营松江中小学生暑假生活丰富有趣 休闲娱乐

立达中学高二(12)班的李辉韬在松江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诲中央“玩”得很愉快。
他所在的连队当天的任务是下河塘灌溉农作物、摸鱼捉虾。
“我抓到了龙虾,那边还有鱼!
”一下塘,李辉韬的双腿就沾满了泥,他一下子用水盆舀起泥水灌溉农作物,一下子顺着泥巴探求龙虾的踪迹,不到十几分钟他就摸到了一只小龙虾。

高二(10)班的刘宇姗是实打实的“女男人”。
教官发令后,她第一个带头下水,还不忘扶着其他同学进入河塘。
“刚下水的时候泥地很深很滑,我一下就陷进去了。
多亏教官帮了我一把,走起来好多了。
”实践出真知,刘宇姗对田间劳作还有不少心得体会,“除了费体力之外,灌溉也须要动脑筋,比如水量,装多了随意马虎洒出来,装少了效率不高,每次要把握水量,才能既快又稳。

一边是河塘里全身泥水的体验,一边是烈日炎炎下播种玉米。
“玉米栽种首先要翻土,再把种子均匀地洒在坑中,再充分地灌溉,这便是播种的全过程。
”教官顾文强耐心地讲着,学员们听完讲解后也纷纭上手实操,体验玉米栽种。
学员们被分成三组,一组翻土挖坑、一组播撒种子、一组合营浇水,孩子们在田间挥洒汗水,感想熏染农趣。

此外,在社会实践教诲中央的主基地,中央还安排了稻谷抢收、拔河、轮胎竞速赛、投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五天的课程让学生们赞不绝口。

孩子们的“快乐星球”

自然科普活动

如果说学农实践活动是“劳其筋骨”,磨炼孩子们的身体本色,那么有趣的课外学习、科普活动便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增益其所不能”,进而丰富了孩子们的视野。

“鸟巢工坊、甲虫工坊、植物印记工坊、寒武纪乐园、孢子生物乐……”暑假期间,“玩转自然”暑期科普活动约请了自然博物馆的科学专家、老师来到松江,在区学校少年宫、学生社区实践辅导站等地,为青少年遍及自然科学知识,供应优质的学习资源,以体验式主题活动引发学生们探索自然的激情亲切,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未成年人的科学素养。

“你们最喜好的甲虫是什么?”“独角仙、萤火虫、七星瓢虫……”7月20日,中山二小的书法教室里热闹非凡,30多逻辑学生参加了这场“甲虫工坊”自然科普活动。
活动伊始,来自自然博物馆的唐智婷老师先容了甲虫的观点、特性、技能等知识,并和同学们玩起了“意见意义卡片实验”游戏。
之后,唐老师还演示了甲虫模型的制作过程,孩子们负责听讲,时时地提出问题,唐老师逐一解答。

在动手实践环节,孩子们有的用轻粘土制作甲虫的眼睛,有的用熟石灰制作甲虫的身体,还有的已经开始“组装”甲虫的四肢,他们在“玩”中学习甲虫的身体布局。
据理解,自然趣玩屋是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原创的创意类主题活动,目前已开拓植物、动物、岩石矿物等系列,参与者可以完成一件领悟了科学知识与艺术创造的个性化作品。

博物馆文化行

感想熏染赤色文化

除了社会实践和知识探索,今年松江区各部门安排的暑期活动也看重学习“赤色文化”和领会“赤色精神”,松江区博物馆组织的“博物馆文化行”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参不雅观博物馆,感想熏染赤色文化。

一天的夏令营活动紧锣密鼓,精彩纷呈。
上午10时,中山小学的学生来到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他们边走边看,短片、情景雕塑、油画等丰富的史料和展品,给学生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学生们第二站来到了国歌展示馆。
“1935年初,上海电通公司迁到原荆州路405号,在这里拍摄了一部讲述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年夜胆地走向抗日前哨的电影《风云儿女》。
田汉为《风云儿女》所写的自由体诗《万里长城》一节的内容,便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述中,学员们参不雅观着馆内的手写乐谱、老式唱片等陈设品。
在多媒体互动的环节,孩子们同老师、家长一同唱响国歌,徜徉在冲动大方旋律中。

小松理解到,松江区博物馆作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诲基地,每年暑期都会组织“博物馆文化行”夏令营活动。
“今年的主题是赤色文化,让孩子们走进身边的博物馆,希望给孩子们带去不一样的赤色文化教诲。
”区博物馆干系卖力人先容。
此外,在疫情防控和安全保障方面,区博物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哀求,“在组织今年的夏令营之前,我们先期排摸参营学生的康健码、掌握夏令营的人数,并且安排事情职员全程陪护,为学生们保驾护航。

笔墨、图片:樊佳琪

编辑:周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