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南开大学发布操持:3年培植200个中国式当代化村落庄事情站,着力探索高校助力村落庄全面振兴新模式。一年过去了,南开大学在25个省区市建起村落庄事情站90余个,先后派出200支军队、近2000人次深入村落庄一线做事。在助力村落庄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教诲作甚、高校作甚?南开大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南开建立的村落庄事情站,不仅是办理村落庄振兴实践中‘真问题’的主要平台,更要成为南开智库下沉、人才培养改革的紧张阵地。”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说。
培植村落庄发展动态数据库
去年暑假,南开大学与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迎新村落达成互助意向,共建中国式当代化村落庄事情站。依托中国式当代化村落庄事情站培植,南开大学旅游与做事学院院长徐虹带领团队师生在迎新村落开展可持续生存调研,深入全村落200多户村落民家中拜访,全面理解村落庄的发展培植整体情形。
“调研结果显示,迎新村落面临多重生计寻衅,须要充分利用地皮潜力,进一步完善村落落的发展方案,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经济发展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徐虹说。目前,双方已动手共建小站稻产品创意开拓孵化基地,并决定在迎新村落建立常态化不雅观测点,实时更新数据,确保后续事情有据可依。
专祖传授奔赴一线,老师学生“串门走亲”,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履历。
南开大学中国式当代化发展研究院有关卖力人先容,今年暑假,南开师生面向所有站点开展第二轮全覆盖调研。除了网络干系数据外,还有针对性地形成了80余个范例案例,培植全国村落庄发展的动态案例资源库和数据库,并供应主要的数据支撑。
师生“金点子”变成村落庄振兴“金钥匙”
2022年起,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春国团队造就的高抗、高含量丹参品种“NK 1号”在甘肃省庄浪县韩店镇东门村落开展田间栽种试验,如今栽种面积已经从最初的10亩扩大到220亩。2023年,南开大学中国式当代化村落庄事情站在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东门村落成。
“科技助农,‘第一公里’和‘末了一公里’一样主要。”这是王春国常跟学生念叨的一句话。4月栽种,10月收成,在栽种示范基地里,时常可以看到师生们与村落民一起劳碌的身影。
一颗种子孕育一条家当链,一支做事队守护村落庄“康健线”,一个镜头记录村落庄文化培植。在庄浪的村落庄事情站,师生们的身影进进出出,他们为庄浪打造从种子、种苗到智能化栽种管理和终极药材质量检测的全链条办理方案;做事“南开大学—庄浪县电商运营中央”,带动农产品发卖超过1000万元;成立学生医疗志愿做事队,开展集中问诊和线上远程医疗做事;拍摄《东门·耕读第》《东门·春联》等影像作品,助力庄浪铺就村落庄振兴幸福路。
位于雷公山深处的贵州省雷山县南猛村落,是一个古老的苗族村落寨。近年来,南猛村落将苗族文化脉络融入村落庄肌理,通过挖掘芦笙制作、苗族蜡染、酿酒、制茶等传统工艺,让农文旅领悟发展成为实现村落庄振兴的主冲要破口。
“如何破解同质化竞争,擦亮‘南猛’品牌?”南开大学的师生们“借用”人工智能开药方。“文创产品备受年轻人喜好,以是我们提取出南猛独特的文化基因,利用人工智能技能制作出更加符合南猛特色的作品,让当代和传统、文化和文创碰撞出新的火花。”南开大学哲学院2022级博士生刘星辰说。环绕南猛苗族文化、特色产品和生态艺术,同学们不仅制作出帆布包、条记本、明信片等文创产品,还完成了AI交互艺术、AI音乐和AI游戏等创意作品。
“南开师生这次轻展翅膀,将在南猛掠起一阵旋风。”农业屯子部驻南猛村落第一布告王越说。
将教室搬到乡土深处
教室的定义有多广,育人的舞台就有多大。走进田间地头才能创造真问题。在山西长治,千年古县襄垣因时制宜,草莓、樱桃和喷鼻香菇等特色农业家当稳步发展。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孙桂玲和学生们来到襄垣县时创造当地村落民们还在利用传统玻璃温度计,依赖人工抄表的办法监测湿度和温度。“凌晨一点也得到大棚里记录数据”“效果也不好,病虫害还是很多”……村落民们大棚栽种中的烦苦处,成为师生们记在心里的大事。
经由多轮实地稽核与反复论证,孙桂玲团队设计出一套完善的闭环当代化聪慧农业培植方案,并将智能传感器网络与低功耗全天候无线农作物成长信息监测系统无偿供应给当地庄家利用,让智能化科技在泥土地里“大显技艺”。
在中国式当代化村落庄事情站这个大教室上,永久不短缺研究课题。
“主动对接村落庄振兴这一重大计策需求是伟大时期授予高校的光荣义务和任务担当。南开大学将进一步汇聚各方力量,按照师生科研报国‘桥头堡’、人才培养改革‘先头兵’、校地深入互助‘试验田’的定位,持续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中国式当代化村落庄事情站培植,为破解‘三农’领域难题供应更多南开方案,为推进村落庄全面振兴和农业屯子当代化贡献更多南开力量。”陈雨露说。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26日 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