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养过几盆多肉植物,虽说是适应干旱环境的生长,但仍是百般悉心照料。不过,自从上了初中,便无暇顾及,只是偶尔给他们下几场大雨。
早上吃了点心,一下子无事就去了阳台看看久违的多肉们。如预料那般,泥土在多日骄阳的炙烤下如同被梳子理过一般,裂开了长长的缝隙,水分早已蒸发——只是,那显得有点颓废的叶片包裹着的花心却是换上了更鲜嫩的花衣,而脱落的叶片也不仅仅是死亡的躯壳,它的尖端竟然抽出了浅粉色的细根,那种稚嫩青涩如细丝般的根毫不畏惧地伸向黑暗中的水分,脆弱得仿佛轻易触碰便能摧毁的叶片上却开出了不似昔日的、甚至带着些妖艳的花。
与其说这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不如说这是情理之中的坚定。
似乎有些被触动了。既然当初选择了这条冲面条站的路,那么就再没有权利去选择安逸。而这一段旅程中的我,仿佛在改变,就像是那被夺去了水分的植物一样。我的改变是为了适应,我的改变是为了更好的重生。
从前的我从未想过会这样生活。如果说曾经的我是潇洒、自由、随心所欲的飞鸟,那么现在的我也许狼狈、被束缚、踌躇不前,但我坚信彷徨会过去。当一切迷雾散开,我仍然会冲破云霄,我不求做飞得最高的鸟儿,只想做最坚定的那一只。
渐渐地习惯了一支笔,一沓纸,一杯茶来度过的无数岁月,甚至有些乐在其中了。有一个有趣的比喻,如果校外是浓情蜜意的下午茶时光,那么校内的我们便是硝烟四起的战场上的战士。但时刻紧握着枪械准备冲锋陷阵的战士又怎么会向往那些平淡无味生活?
人生是一张白纸,在上面描点,连线,那边是你的全部生命旅程。路径有着无数的岔口,我却只想坚定地走向我的梦想尽头——即使这条路充满了“不可能”“你不行”,但是,只要有阳光、空气、水分,一切的磨炼不都只是为了更好的重生吗?
抬首,阳台上的植物,正开得烂漫。
篇二:尊敬是一种养分_900字
如果没有冬日的大雪,就不会有梅花的成长,所以梅花含苞怒放;如果没有霹雳的闪雷,就不会有雄鹰的飞翔,所以雄鹰呼啸云巅;如果没有滂沱的大雨,就不会有彩虹的高挂,所以彩虹绽放七彩。
梅花,雄鹰,彩虹都以自己最独特的方式回敬了给予他们生命的主人,所以他们才能有令世人称赞,褒扬的佳话。尊敬是一种养分。
尊敬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将相和的故事也许众人皆知,都知道廉颇负荆向蔺相如请罪,可是为什么针尖对麦芒的事情却如甘泉一样化近世人之心,常令世人警醒呢?正是因为尊敬,这时尊敬一词比什么都要重要,也正是因为尊敬,这个故事才成为千古佳话,如果廉颇不尊敬相如,那么历史就会改写,还能有站在政治浪尖上的舞蹈家相如吗?还能有可爱的廉颇吗/所以尊敬相如就有利于自己和他人。当尊敬化为一种动力时,这完美的故事正在上演……尊敬他人不正是尊敬自己吗?
尊敬是一泓清泉。翻开史册,我们怀着尊敬去品读名人,我们得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撅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历史的车迹碾过花瓣,留下一屡屡芳香,待我们品尝,李清照的‘寻寻觅觅’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涌来,我们看见历史的烟云硝烟弥漫,大浪淘沙;怀着尊敬,我们读王国维在《人间辞话》中说“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柳咏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一消得人憔悴’和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莫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三大境界,历史碾不去记忆,用尊敬的眼光去品读古人,就如清泉汇入心底受益匪浅。
尊敬是自身进步的助推器。在社会中,尊敬了他人就是尊敬了自己,敬礼鞠躬等礼节反映了他人受敬仰,也反印了自身的素质。尊敬他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用最真挚的诚意向祖国母亲致敬她给我们留下的这比财富是我们进步的保障,是自身进步的助推器,所以我们尊敬他人,学会尊敬吧。
小草破土而出,用笑意向土地致敬;
花儿吐出嫩芽,用芬芳向绿叶致敬;
我们茁壮成长,不应向社会致敬吗?
尊敬是一种养分,我们向社会致敬。
篇三:挫折是人生的养分
挫折,这一词。相当于一块给人考验的的磨刀石;它把真正的强者磨练得更加坚强,相反,它也会把弱者磨得更加脆弱。挫折,是冷漠的、是无情的。人人经历过挫折,而挫折也困倒人人。当好一个“强者”这肯定就是最强大的考验了吧?这要看你接受接受不了挫折的考验。
现在的我们,大概全社会都一样,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也养出了一种“公主病”,经不起无情挫折的考验,连应对挫折的勇气都没有,拿什么去令自己成功呢?
我就是一个如此活生生的例子,对于我面对挫折的第一反应懵了,随之很沮丧,也不想学,也不想再考了。我从小就会骑自行车,我考过满分,得过这个奖那个奖,可我是真的赢了吗?小小的一个挫折就会将我跌到谷底?不,我会爬起来。这事之余,我想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啊,要想成功,得像前看。越王勾践当初国家灭亡,可他依旧下定决心要重新立国,他每日都拿出生苦胆来尝,以记往仇恨。重振成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做到了,成功了。历史上有这样一个面对挫折不俱怕的人,我为什么要惧怕挫折,我要勇敢地继续前进,成功才属于我。
从古至今,这般活生生的事例难道还少吗?
“脑白金”的创始人从曾经的“亿万“负”翁”变成如今的“亿万富翁”经历了多少风雨。“脑白金”这一品牌已是家喻户晓;谁又能看见他为自己的梦想用呕心沥血,千辛万苦来迎对挫折。他以前被债主逼得寝不安席,过年都回不了家。还有什么理由俱怕挫折。向前辈看齐,迎对挫折,面对挫折。
树儿只有尽历风雨的洗礼才能扎根扎得深。如果将挫折转化为养分,那必然是人生的一大收获!面对挫折!迎对挫折!
挫折——人生的养分。
篇四:生命中最好的养分
有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和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子前,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
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弟姐妹那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日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弟姐妹们所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爱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植物学家。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地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棵小树?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顿时,一切他都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棵小树施肥!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
几十年过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尽管没有成为一个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篇五:生命的养分
每每和母亲闲聊,她总是会时不时地感慨过去的岁月,也总是会提到在哥哥刚降生的时候,得了肝炎,不能给他充足的养分。然后总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其实,她不知道,在这漫长的生命里,她给我们的养分又是如何得多呢?!
母亲是个传统的中国女人。她种过地,学过裁缝,也些微念过一些书。她很勤劳,也很朴实,有时候,甚至认真得让人受不了。某次她和朋友闲聊的时候,朋友无意地跟母亲提到想要一双棉鞋,母亲欣然应允。于是,便是连着好几个夜晚的精工细作。她视力已经大大下降,总是要戴着一副老花镜,却极其认真地在那边一针一线,就好像在镌绣一幅宏大的画卷似的。有时候,她觉得哪里不妥,又立刻拆下来重做。我总是说她,没必要那么认真去帮别人做事,她却总白我一眼,然后严肃地说:“那可不行,答应了别人的,就得认真去做好。这样我才安心。”她不知道,那一刻的她竟也像个哲人,向我着传授人生的真理,以至于我常常在心存懈怠之际,耳边总能想起母亲这番话,警醒自我。母亲那认真做事认真做人的品格,成为了十几年来滋养我人性成长的养分。
母亲也并不是一个温柔的女人,在疼爱儿女的时候如春风细雨,在教导我们认识错误的时候又严肃得甚至苛刻。
曾经因为我心情不好,出口成脏,辱骂了外婆。母亲二话不说,抄起手边的扫帚就打了过来,毫不留情。母亲气得大声喘气,面沉似水,竟气得一个人哭了出来。我吓坏了,连忙向母亲和外婆道歉,并发誓再也不敢做这种不懂规矩的僭越之事。我永远都忘不了母亲在对于自己的孩子不讲礼貌不懂礼仪品德时的那种愤怒。她用一种让我当时觉得极为“蛮横”的行为教育我做人的基本道理,成为我幼稚的思想慢慢成熟的必不可少的养分。
母亲就是就这样,她未必给你的都是甘之如饴的关爱,有时候也会是辛辣的,甚至是满嘴苦涩的言传身教。然而这些都成为了滋养完善我人格的养分。
写到这里我又不禁想到,当我曾嘲笑母亲发音极不标准的时候,偷偷掀开门帘看到的母亲捧着我那小学用过的破旧的字典,像个孩子一样一点一点地矫正着自己的发音的憨态,让我想笑,却又好想哭……
篇六:从逆境中汲取养分
没有风吹雨打,哪会有秋实的成熟;没有刺骨的寒风,哪会有松柏的坚韧。彼得逊说过:“人生中,经常会有无数来自外部的打击,但这些打击究竟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的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逆境能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学会从逆境中汲取养分,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处处隐藏着杀机。羚羊要在险境中活下来,必须互相扶持。然而让羚羊走得更远的却是狮子。正是有了凶猛强悍的狮子,羚羊奋力奔跑,才更有生命力。从逆境中汲取养分,人类才能延伸人生的长度、拓展生命的宽度。
胡杨在黄沙漫天的荒漠中忍受着干旱和严寒,它的根深入地下十几米汲取养分。霜风击倒,顽强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挣脱。恶劣的环境铸就了胡杨铁铮铮的风骨,彰显出其硬朗朗的本色。从逆境中汲取养分,磨炼意志,能让我们拥有战胜困难的锐气和定力。
逆境对于庸人可能是灭顶之祸,真正的强者却能在逆境中奋发有为。
晋文公重耳青年时饱经迫害,几度濒临绝境,然而他并不消沉。他抓住机会,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这为他后来的勤政爱民打下了坚实基础。一代文宗宋濂出身于寒门,酷爱读书,尝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砚冰坚,手指被冻得不能屈伸也没有丝毫懈怠。身处逆境,却能潜心求学。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中年时期耳聋,但他扼住命运的咽喉,用毅力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交响乐。
在20世纪80年代夺得“五连冠”后,队员新旧交替,中国女排进入了低潮期。女排姑娘在逆境中负重爬坡,在逆境中汲取养分,在逆境中砥砺前行。在里约,中国女排勇敢面对质疑,咬牙应对不屑。团结拼搏,以“洪荒之力”和过硬技术,成功逆袭,问鼎冠军。中国女排登上荣耀的峰巅,书写了中国神话,催人奋进。
强者从逆境中汲取养分,他们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达到了生命应有的高度。在逆境中锤炼,将获得更多的人生经验,不断丰富阅历,提升境界。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溺爱的环境里走不出生命的强者。汪国真说:“怕只怕,有时候爱也是一种伤害。”中国少年最缺的是挫折教育。让孩子学会自己承受风雨、学会从逆境中汲取养分,他们才能茁壮成长。
雄鹰有矫健的双翅,但它忘不了崇山峻岭对它的考验;梅花有醉人的芬芳,但它忘不了朔风严寒给予它的历练。感激顺境带给我们的信心和勇气,但不能忘了逆境带给我们的谦逊与沉潜。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处逆境而不馁,从逆境中汲取养分,历练自我,定会实现人生的超越。
以上就是养分作文800字-关于养分的作文的介绍,更多关于初一作文的内容请继续关注“美德网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