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踏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义务”主题教诲,海城社区着眼于办理百姓关怀的“难点、痛点、堵点”,找准“病灶”,坚持“开门”抓学习、“出门”查问题、“上门”解难题,把牢主题教诲“三扇大门”,把为民做事落到实处。

“开门”抓学习党员更“入心”

开门抓进修出门盘考题上门解难题 大年夜榭海城社区把牢主题教诲三扇大年夜门  第1张

为了考验第二批主题教诲学习成果,海城社区组织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义务”主题教诲知识竞赛等活动,“开门”抓学习,在党员之间形成“比、赶、超”的学习氛围,让党员学习更“入心”。

宏汇支部布告李信达是一名67岁的老党员,在知识竞赛中,他与年轻党员同台竞技,展示党员风采绝不示弱。
《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义务”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自下发之日,就成了他的枕边书,也成了社区全体党员“三会一课”的必读课程。
上班事忙、放工事多,年轻党员不得空怎么办?社区党委向党员开出晚间学习清单,陪孩子一同做好“家庭作业”。
海城社区根据138名党员的特点,定制学习课程、开出学习清单。
党员“三会一课”集体学、空隙韶光抽空看、晨间熟记100题、晚间阅读两本书,外出党员线上学,老年党员上门送学。

送学上门,为老党员注射“强心剂”。
老党员有心无力,怎么办?95岁高龄党员吴夫清家中,传来读书声,“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辅导思想”,这是社区党委布告胡飞凤正在为老人阅读《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没能参加组织活动,感谢支部没有忘却我。
”91岁的老党员胡宇福激动地说。
主题教诲开始后,社区党委组织党员送学上门,为老同道送去两本书和《应知应会》学习资料,通报党的声音。
书上学、实地看,让主题教诲入脑、入心。
不雅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历史事宜历历在目,让党员内心澎湃。
在赤色基地余姚横坎头村落参不雅观浙东红村落文化礼堂、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党员追溯赤色影象,回顾历史。
党员们接管党性教诲、精神洗礼,感想熏染革命先烈“守初心、担义务”的干劲,敦促大家向历史学习,不断检视阐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牢记初心义务,找准落脚点、踏实做好事。

“出门”查问题群众更“放心”

依托海城社区楼道赤色朋友圈,开通建言献策的绿色通道。
楼道赤色朋友圈把关到细微处。
网格长、网格员风雅化包片微管理。
行动党小组深入楼道“毛细血管”,谛听民心民意,民情账本一口清,关注弱势群体,及时对接社区民政,实施微关怀。
海城社区通过“出门”查问题的办法,让群众居住在社区更放心。
去年,楼道赤色朋友圈微信群发挥了大浸染。
因海城花园河道边污水泵安装,将自来水管挖破,导致部分楼道停水。
党员张英通过楼道赤色朋友圈微信群紧急关照居民进里手庭应急储水。
楼群组长自发组织宣扬消防送水点位置,节制区域内孤寡老人情形。
楼道赤色朋友圈的党员、骨干、居民发挥“微自治”浸染,接水、递水、送水,朋友圈微信群成员成了社区的坚实依赖,“困难自助”,将做事做到细处。

楼道赤色朋友圈是问题细节的放大镜。
居民加入楼道赤色朋友圈微信群,环境卫生、抵牾调度、安全秩序、破坏维修、要情须知都能及时反馈、及时办理,以做事居民为落脚点,将细事、琐事落到实处。
网格长是问题病灶的显微镜,以更好的姿态为民解难题的落脚点,社区推出开拓社工潜能的“轮值助理”模式,助推全能型社工的发展,也成了精良网格长的造就基地。
通过轮值代理,节制每个岗位的事情内容,提升统筹方案能力和事情思维,让所有社工都具有全面发展的本色和全局思考的能力。
“上门拜访、一站办理、一岗全通、一职多能”提升解难题效率。
今年“利奇马”台风来临,网格长胡燕凤排查架空层居住职员,创造租住35幢架空层的一对老夫妇不愿转移。
老伯夫妇年至六旬,打着钢板,行动不便,又不愿透露儿子住址、电话。
胡燕凤多次上门奉劝无果,后与社区民警联合上门时,老伯终于松了口,答应提前转移,社区事情职员将老伯送到附近儿子家中,终于安心了。

行动党小组是问题疑点的“照妖镜”。
“四线合一”民生工程顺利完成、外墙维修顺利推进,在此过程中,行动党小组发挥监督、调度功能,迅速查找疑点、难点,紧抓细枝末节,问题及时反馈,社区及时沟通,确保各种大小工程保质、保速完成。
行动党小组牢记主题教诲为民办事的基点,高效发挥浸染。

“上门”解难题环境更“舒心”

“上门”解难题,开上“快车道”,环境更“舒心”。
近日,海城社区采取“社区勾引 + 居民主体 + 民主协商”三者结合的操作模式,通过居委会、两委会、黎明物业“三驾马车”协同运转,啃下了海城花园1号楼停车位改造的“硬骨头”。
1号楼附近没有停车位,路边停车常常堵,两委谈判量,物业协商,申请停车位改造,无车居民有抵触感情,如何改造成了难题。
“带着方案上门”,黎明物业设计了两个可行方案,为求速率,社区挨家挨户上门,搜聚1号楼居民见地,反响强烈的及时做思想事情,外出的打电话联系,经由事情职员一个月的努力,1号楼所有居民全部签下赞许书,改造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末了,1号楼前绿化纵向推进4米,横向14米,新增7个车位,缓解停车位紧张的难题,车主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住在2号楼的居民周苏英说,“原来没地方停车,停在路边,转角处也随意马虎堵车,现在多了几个车位,道路通畅了,我们出行也方便了。
”10号楼旁小公园人行道泥泞破损,重新铺设;社区旁户外运动器材年久生锈,浇水泥铺塑胶换器材;河道装上了除污泵;130多家店面房安全隐患排查了,店面房环境整治干净了……通过党员“上门”解难题,比来,海城社区乘上文明城区培植的“和谐号”,环境更舒心了,群众更满意了。

近期,海城社区切实将主题教诲的学习力转化为为民做事的行动力,让群众感想熏染到主题教诲带来的新变革,为民办事多按“快捷键”、少按“回车键”、不按“空格键”,助力我区“五新发展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