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 刘跃兵
碰着阵雨,或高温炙烤,永州市新田县石羊镇坪山村落田间劳作的村落民,会到就近的古凉亭“带头亭”歇息。
亭内,清爽怡人。凉亭石柱上刻着对联:“为逢甘雨来心急,因爱和风去意迟。”
带头亭,是永州浩瀚古凉亭中的一座。
永州毗邻两广,山道弯弯,沿途“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至今全市保存200余座古凉亭,不少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一亭一文化
永州为何保留这么多古凉亭?
永州多丘陵、山地。古时,行商客旅以徒步为主,长途跋涉须要歇脚之处。永州民风淳厚,民气向善,以修路架桥建亭为荣。人们对古凉亭勤加修缮,历经风雨,得以保存。
新田县民间学者陈杰先容,古凉亭有官修邮亭、民修凉亭两大类。邮亭常日设于官道;民间则多在山间野外、往来要道和井泉旁建立凉亭。
当时的人们如何建亭?
据新田县现存的数十通凉亭碑刻记载,建亭之初,常日由士绅等首倡者组成亭会,然后持捐簿向亲朋、善人等募捐,募化所得的银钱用以培植凉亭、购买茶田。茶田由茶会分给人耕种,田租收入用作雇人施茶水的经费。如,新田县白露亭的碑刻记载,亭会共21人,均为当地有名望的士绅;培植带头亭时,共募得白银一百七十七两一钱七分、钱四千四百文,捐资人数达570人,置买多处罚散的茶田。
凉亭有石柱亭和石砌、砖砌、石砖稠浊砌凉亭等种别,形制有长亭、短亭、八角亭等。
石砌凉亭,先由工匠将石头錾成条石,再砌墙。
石砌、砖砌、石砖稠浊砌的凉亭,除进出的拱门外,别的筑墙,遮风挡雨,墙上开窗采光,用料较多。也有少数凉亭形制为旁边开拱门,一壁砌墙,一壁洞开。还有些凉亭顺阵势、道路而建,因而建筑格局较独特。
亭内设置条石或搭木板供人安歇,凿置石缸盛水,供人解渴。
永州人在建造凉亭时,把当地文化民俗,对生活的企盼和祝福等融入个中。
凉亭内外一样平常有双龙戏珠、双凤朝阳、鲤鱼跳龙门、狮子滚绣球、财神送宝、不雅观音送子、蝙蝠寿桃等精美的石刻木雕作装饰,石柱、拱门两侧、墙面大多刻有楹联,词句对仗工致,应景生情,让人宛若置身诗情画意中,不觉间忘怀了旅途劳累、垦植的艰辛。
新田县松荫亭8根石柱镌刻4副对联:“喜看山色争迎送,休管亭程话短长”;“望远直穷千里目,披风恰对一株松”;“肃清暑气添喷鼻香液,踏破云峰挹碧流”;“到此直同白日闲,看他酷向尘凡逐”。
江华瑶族自治县五里营凉亭石柱上的对联:“野鸟有声,开口劝君暂且息;山花无语,点头笑客不须忙”;“来,予与言,尔且凉凉才去;坐,我明语,子莫茫茫然归。”
光阴远去,但文化的薪火,通过古凉亭楹联的生动描写,传承隽永,生生不息。
一亭一故事
近日,与新田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央主任史世冬一道,来到位于新田县大冠岭的松荫亭,这里海拔650多米。
古松挺立葳蕤,树冠如华盖,下方的松荫亭保存无缺,一条石板路从亭中穿过。
史世冬熟知松荫亭的一柱一瓦。他说,这条石板路是过去人们南下挑盐的主道。
“先施茶,再建松荫亭。”史世冬先容,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新田县枧头镇大不雅观堡村落村落民见路上常有商贾、脚夫经由,却“少村落,无井泉。彳亍难艰,思暂休焉”,便安排老人在路旁施茶。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当地庠生王用之调集同村落侄、孙等晚辈,沿途查看,大家感慨路人的艰辛,纷纭捐款,很快凑齐了建筑凉亭所需的钱款;还购置了两亩茶田,支付凉亭施茶人的用度。松荫亭于数月后建成。
永州每座凉亭,都有故事。
位于省道323线一旁的柏寿亭,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新田县枧头镇彭梓城村落的一户人家,逢母亲骆氏六十大寿之际,捐资建筑。
柏寿亭由4根高大的石柱支撑,三面砌砖墙,个中两面砖墙留有拱门,一壁留空。凉亭墙体嵌入一块碑刻,详细记载木匠、石匠、砌匠、漆匠的姓名、建筑韶光等。史世冬说,工程质量任务制,柏寿亭历经140多年风霜雨雪,木梁、檩、椽等无腐烂,瓦无掉落漏雨。
2010年,省道323线扩改建,交通部门听取专家和当地村落民见地,修正了原来的线路方案,保住了古亭。
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古村落,有一座远近有名的寿萱亭。
该县文联党组布告任泽旺先容,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上甘棠村落周际隆的母亲陈氏七十生日、胞嫂六十生日,周际隆为母、嫂建筑寿萱亭,并维修通往广西的古驿道。
周际隆还请石匠在凉亭里安顿一块石碑,刻下《慈悲佛母他字歌并偈》,全文533字,有81个“他”字,“世事有成有败,休争谁弱谁强。无论富贵贫贱,须存本分忠良。圣贤千言万语,谆谆告诫精祥。我再现身说法,奉天开化飞鸾。八十一个他字,并无一字荒诞……九族寒贱莫疏他,乡邻贫穷莫慢他;年高有德敬仰他,知书达理请教他……瞽目残疾扶持他,老幼托钵人施与他,得人恩典莫忘他,受人寄托莫误他,鳏寡孤独莫欺他;遇富贵莫谄媚他,见贫贱莫轻亵他;买卖买卖莫欺他,大斗小秤莫用他……”
一亭一景点
天高云淡,微风吹拂,上甘棠村落村落头绿波起伏,游客从田间的石板路来到寿萱亭。
今年70岁的村落民周世旺,向大家先容培植寿萱亭的故事、建筑特点,讲解“八十一个他字”包含的朴素道理。
几年前,慕名来寿萱亭的游人越来越多,周世旺便主动担当责任讲解员,他接地气的讲授,受到游客欢迎。
周世旺先容,不少公司开展团建活动,学校组织游学等,都选择游千年古村落上甘棠、参不雅观寿萱亭,感想熏染传统文化的魅力。
永州的古凉亭建筑构造精美,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各地顺势而为,将古凉亭纳入旅游线路。
松荫亭地处新田县龙家大院、大冠堡两处景区之间,当地将古村落、古凉亭、古堡“串珠成线”,打造佳构旅游线路。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湘桂(潇贺)古道,从江华瑶族自治县大路铺镇牛角湾村落惠风亭穿过,在亭南门外分成两条道路,分别前往广东、广西,不少人来此循迹怀古。
江华瑶族自治县桥头铺镇下蒋村落同善亭,阁下是小溪流水古石拱桥,洛湛铁路从相距500米处经由,田间油菜、水稻、蔬菜轮作,四季皆景,前来打卡的游客相继而来。
国保单位、湖南省目前创造的最古老的凉亭道县双屋凉亭、蓝山县湘江源蜈蚣亭等,令人乐不思蜀。
“游客朋友,欢迎参不雅观清光绪四年,翰林院待诏熊学礼遵照母亲张氏的教诲,在湘桂官道上建筑的凉亭。”跟随导游,来到位于零陵区愚溪畔的节孝亭。
节孝亭建好后,熊学礼的母亲张氏冬天煮茶,夏天挑来井水,无偿供应来往过客。上世纪80年代,熊学礼的孙女还在凉亭担水煮茶,做事大家,在当地传为佳话。
永州市非遗项目柳子街熊氏孝爱文化习俗传承人李平荣,在节孝亭摆放茶桌木椅、纸墨笔砚,焚喷鼻香煮茶,每有游客到来,便约请他们坐下品茗,兴致高时,大家挥毫泼墨,文字飘喷鼻香,引得不少人慕名前来。
人们还在节孝亭旁打造露天茶肆、咖啡屋和露营基地、拍照基地。
零陵区福寿亭,游人从一个个精美的石雕,在一砖一瓦间,探求岁月的痕迹、文化的根脉。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不雅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全性供应任何昭示或暗示的担保。文章仅是作者个人不雅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理解所有干系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任务。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卖力。一旦因此引发版权轇轕,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干系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任务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丢失,投稿者答允担赔偿任务。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