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妈妈买了两个西瓜,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妈妈说:“杨浩鑫,你去把那个西瓜切了。”我说:“好。:”
我先把水果刀洗一洗,再准备两个勺子。开始切了,我先用水果刀把西瓜切成了两半,没想到这个西瓜没想有熟。我只好把小西瓜放在一边,然后再去告诉妈妈西瓜没有熟,妈妈说:“那再去把那个大西瓜切了。
我看了看这个大西瓜这么大,一定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拿起吧,我用手抓稳了大西瓜,居然不费吹灰之力能轻松的拿起,我真是太厉害啦!哈哈哈!我高兴地捧这大西瓜放到桌子上。用水果刀一切,一下子就就变成了两半,里面鲜红鲜红的看起来好好吃的样子,我挖了一勺子给妈妈吃,妈妈说这味道挺甜的,夸我会切西瓜了。
我会切西瓜了,小伙伴们来我家吃吧。
篇二:奇妙的切西瓜
放学的时候,妈妈带我来到了水果店。天气越来越热,我们买了几个小西瓜,准备晚上吃。在路上,我就已经垂涎三尺了,原本五分钟就能到达的路程,在我眼里仿佛比一天还要长。
终于到家了,我早就迫不及待,挑了一个看起来最绿最甜的西瓜放在刀板上。正当我下定决心准备开“砍”时,妈妈大步流星地冲过来,一把夺过我手中的水果刀,笑眯眯地说:“想吃吗?不过你得先回答我的问题才行!”我心中虽然有一丝不悦,但为了心爱的西瓜豁出去了。一开始我还信心满满,可一看到问题就傻眼了:怎样只切四刀就把这个西瓜切成九块,并且吃完之后还要保证有十块西瓜皮。
“这有什么难的,看我的吧!”我装着一副什么也难不到的嘴脸,拿出纸和笔,在纸上不停地画着:“横着?不行。竖着?不行。斜着?还是不行。到底该怎么切呀?”我有点心烦意乱,忽然抬头看见了桌上的西瓜,失去的信心仿佛又回到了大脑里。在食欲的引诱下,我灵机一动,有了!
“妈妈,我知道了!切井字形就可以了!我切给你看。”
我横着切两刀,又竖着切两刀,原本圆溜溜的西瓜就被我四分五裂了。妈妈数了数,一脸坏笑的说:“可是只有九块西瓜皮呀?”“您别急呀,看我的!”我狼吞虎咽地将瓜肉消灭掉,顾不上满脸满手的西瓜汁,赶紧数给妈妈看,果然是十块瓜皮。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井”字中间的那个小”口“字形的瓜肉是连着两块西瓜皮的,把中间的瓜肉吃掉,自然而然就一分为二了。
妈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当她把另一个切好的西瓜递到我面前犒赏我的时候,呵呵!我已经吃饱啦!
篇三:“切西瓜”的游戏
下课是同学们喜欢的“课”,因为可以尽情地玩耍,我当然也不例外。我们经常玩的项目有“打地鼠”、“比力气”、“老狼老狼几点了”等等,我觉得最有趣的要数“切西瓜了”。
“切西瓜”的游戏规则是:由一个人(自告奋勇或剪刀石头布决定)站在圆圈中央当切西瓜的“刀”,其余几个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由“刀”来决定切的位置和方向。大家一起念:“切切切西瓜……”的儿歌,等念到最后一个字“来时,“刀”落在哪两个人中间,这两个人就需绕一圈跑回原地。先到者安全,后到者当“刀”。游戏开始了,我的心“咚咚“地跳得厉害,我怕被切到,更怕跑得慢去当“刀”。看着晃来晃去的“刀”,听着富有韵律的儿歌,我的思路渐渐地活跃了起来。我仔细盘算着:儿歌总共27个字,而我们5个人围成一圈,共5条边,即5个切点,所以27/5=5……2。经过这样准确的计算,我马上就知道是否会被切到。切不到时,我便高枕无忧;当将切到我时,我已早有准备,“来”字话音一落,我便健步如飞,抢先一步跑回原地。我为自己不用当“刀”而感到沾沾自喜。但几场下来,我已经跑得气喘吁吁,便有了当“刀”的念头。当再次切到我时,我便放慢了脚步,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刀”。
“切西瓜”是一个寓教于乐的游戏,它使我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关注美德网官方微信,获取更多记事作文独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