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琉球语奄美方言中,“シマ”(shima)不仅是“岛”的意思,更包含“故乡”的意思;“呗”(うた / uta)则是“民谣”的意思。
因此“岛呗”一词原来意思是“故乡的民谣”,而正是由于“シマ”一字分外含义,许多奄美人不将这种歌谣写作“岛呗”,而是将它写作“シマ呗”。
唱岛呗的人被称作“呗者”。
由于“呗”字的发音与日本语中“歌”字的发音相同,一些中文媒体亦将“岛呗”写作“岛歌”。

岛呗起源于鹿儿岛地区的传统民谣,后来传至鹿儿岛南部的奄美和冲绳,逐渐成为日本南九州民谣和冲绳民谣的统称。
及至当代,专指鹿儿岛和奄美群岛的民谣。
早期,岛呗是敬拜过程中献给神的歌曲(萨摩人崇奉的蛇神),其内容也与颂扬神明和表达祈祷者的欲望有关,后来逐渐融入了劳动号子、教诲后代和表达爱情之类的内容。
奄美人在萨摩藩的统治期间,岛呗亦表达了奄美人生活的艰辛。

空灵岛歌|中孝介各自远飏 休闲娱乐

本日,清闲天下推举一位将岛呗的独特转音运用于盛行歌曲演唱,嗓音被称为“像乐器一样的声音”的年轻呗者——中孝介。

1996年,还在念高中的中孝介因受到岛歌演唱者元千岁的影响开始自学岛歌,2000年,大学期间的他就得到了奄美民谣大奖赛的新人奖。
而他还未正式出道时就已经发行了4张岛歌唱片,在日本地下乐坛颇受瞩目。

2006年,中孝介凭借一曲《各自远飏》于日本正式出道。
然而这首歌真正被中国听众所熟知还是由于2009年上映的台湾电影《海角7号》。
在电影中,中孝介一人分饰情书故事里的日本老师及日本歌手两个角色,歌曲《各自远飏》还被电影收录为日文主题曲,中孝介和他空灵纯净的嗓音也随着电影的热映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好。

2008年,中孝介推出了作为动画《夏目朋侪账》片尾主题曲的单曲《夏夕空》。
中孝介空灵的嗓音,搭配上这部治愈风格的温暖动画,让人全然沉醉在夏日的遐想和冲动之中。

今年6月,中孝介即将再度唱游广州、深圳、成都、上海,在炎酷暑季带来一阵清新的海风。
在巡演即将开始之际,聚橙网联系到了中孝介,进行了一次大略的采访,来听听他对付这次中国之行有若何的期待吧!

Q: 为什么会想要学习岛歌?

A: 我在高中时第一次听到元千岁前辈的岛歌的演出,以为很震荡,我自己也很想考试测验一下用这种办法演唱,于是就开始学习岛歌了。

Q: 岛歌实在是一种很小众的音乐风格,在日本,喜好岛歌这种风格的年轻人多吗?

A: 在日本,普通年轻人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并不是很多。
但是,像我家乡奄美大岛这样的地方,会演唱岛歌的年轻歌手还是挺多的。

Q: 在中国,也有很多和岛歌类似的风格独特的音乐和艺人,你对中国的这些音乐有理解吗?

A: 在中国的传统音乐里,也会利用到花腔,小调的唱法,这与日本民谣的发声方法很相像,因此我想中国和日本在音乐方面也会有很多互换吧。

Q: 《夏目朋侪帐》这部动画在中国有非常多的不雅观众,很多人也是由于听到由你演唱的片尾曲而喜好上你的歌声,你自己是动漫迷吗?

A: 我本人实在是一个动漫迷。
在这么多的动漫作品中,我认为《夏目朋侪帐》是在各个不同的年事层都十分受欢迎的一部动漫,我个人也非常喜好这部作品。

Q: 你以为措辞差异会影响中国歌迷对你音乐的理解吗?

A: 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我曾多次来到中国演出,见到了很多喜好我音乐的中国粉丝们,真正让我体会到音乐让大家超过了措辞樊篱,成为了一家人。
因此我也并不以为措辞差异会影响大家对我音乐的理解。

Q: 曾经在台北和上海,你都参加过大略生活节的演出。
你以为在音乐节上演出和在音乐厅演出有什么不同的感想熏染?

A: 音乐节和音乐厅的气氛完备不一样。
音乐节上,一边听着风声、鸟鸣等大自然的声音,一边演唱让我以为很惬意。
而音乐厅的演出更加庄严,环境也更安静,不雅观众们能更加清楚地听到音乐中的细节。

Q: 这次巡演的曲目上会有什么惊喜吗?

A: 这次的演唱会的准备期间,许多中国朋友提出希望我能翻唱一些中文歌曲。
现在还没有确定终极的曲目,不过敬大家期待。
十分感谢这些提出哀求的朋友们。

6月25日 广州 星海音乐厅

6月26日 深圳 南山文体中央聚橙大剧院

6月27日 成都 锦城艺术宫

6月28日 上海东方艺术中央音乐厅

专题页及购票请戳阅读原文。

这里依然有福利!

聚橙网为清闲天下粉丝准备了两张6月25日广州星海音乐厅中孝介演唱会的门票,将自己对中孝介的喜好和期待截屏给清闲天下后台,即有机会得到免费门票。

微信公众年夜众号:清闲天下听见不一样的美文艺连萌成员|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