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少有活动能像电子烟展览会一样,可以在展馆内尽情“吞云吐雾”。开展后,伴随着电子烟独特的甜喷鼻香味儿,展馆中多处弥漫起烟雾。除了参不雅观证,参会者的脖子上常日还会挂一根一次性电子烟,方便在不雅观展洽谈之余吸上一口。
与会者有数万人,他们都试图从电子烟中嗅出金钱的味道。郭凡的公司紧张从事医疗设备研发,主打产品之一是医用雾扮装备。电子烟行业的热潮让他萌生了将技能运用于电子烟的想法。
然而,今年“3·15”晚会上对部分电子烟产品危害的曝光,8月以来美国疑似电子烟致病致去世案例的涌现,却让试图新入局者们不得不更加谨慎。
郭凡称,要确定他们的技能确实能降落电子烟的危害,才会入局。“如果只是拼成本,那就算了,拼不过。”
不是所有人都像郭凡一样谨慎,在过去的两年间,电子烟行业在无监管、无标准、无安全评估的“三无”状态下奔跑,行业呈爆发式增长,成为新的投资创业风口。
11月1日下午,就在展会正式结束前不久,《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知布告》的发布给火热的电子烟泼上了一盆凉水。
10月30日,IECIE展上,VIBE电子烟的展台四周挂满透明的塑料帘幕,营造出一种未来实验室的觉得 . 新京报 韩沁珂摄
电子烟“刹车”
10月30日清晨,间隔正式开展还有半个小时,签到台前已经排起了长队。各电子烟品牌的事情职员还在搬运、整理货品时,展台上已经有人开始体验不同味道的电子烟。
在热门展台,险些每个事情职员身边都围着两三拨体验者和咨询者。开展第二天,某电子烟品牌的事情职员已经由于说话过多,嗓子哑掉了,但咨询者相继而来,她不得不喊来同事帮忙。
展会主理方IECIE项目总监李旺锋先容称,上海电子烟展是第二次举办,参不雅观人数超过3.3万人,展商数量超过1000家,与去年比较,参不雅观者和展商数量都增长超过2倍。“展厅空间有限,还有几十家电子烟企业没能参加。”
然而,就在两天后,展厅内的热火朝天就变了一番气候。
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知布告》,敦促电子烟企业关闭线上发卖渠道,撤回线上广告;敦促电商平台下架电子烟产品。
5日晚间,国家烟草专卖局专卖监督管理司有关卖力人表示,重点地区烟草专卖监管部门正在与干系司法部门联合约谈紧张电商平台,督匆匆实在时关闭电子烟店铺,下架电子烟产品,并将采纳更加严格的监管方法。
11月7日,卫健委、教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事情的关照》,倡导青少年阔别电子烟,警示各种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发卖电子烟。在地方控烟立法、修法及司法中要积极推动公共场所禁止吸电子烟。
突如其来的政策“三连击”,让电子烟企业不得不临时加班商榷应对方法。一家电子烟品牌商的公关卖力人对新京报表示,CEO在忙着处理“禁网”后的事情,原定的采访操持可能会推迟。
多位受访者表示,业内对政策监管的到来早有预感,但“禁网”涉及企业、电商平台、监管主体等多个方面,“没想到这么快”。
新京报创造,政策出台后,京东、天猫先后下架了电子烟产品,屏蔽或关闭干系店铺。有人调侃,电子烟“没能熬到双11”。
一家电子烟品牌商对新京报说,《通知布告》出台当天,他们就关闭了自己的线上平台,电商平台上的产品会按平台哀求逐步清理。
悦刻、福禄Flow、铂德等海内电子烟品牌商也第一韶光作出回应,称武断支持并实行《通知布告》哀求,并强调其保护未成年人的态度。
11月7日,在电子烟NRX尼威的微信公众年夜众号上,可以看到其10月31日晚推送的“双11”2.8折起匆匆销操持。图片上,四根电子烟与11.11并列在一起。点开,内容已被删除。
只管“双11”线上匆匆销被叫停,但是线下匆匆销并未停滞。在某电子烟品牌代理商的微信朋友圈中,新京报创造,部分带有“天猫双11”图标的配图被用作线下实体活动配图。
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海内电子烟品牌线上和线下发卖的比例为3:1。因此,“禁网”政策对电子烟行业堪称重锤。
不过,多位受访者表示,“禁网”更多是影响小公司,“线下渠道比较贵,小品牌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10月30日,几位电子烟玩家在IECIE展上体验大烟雾电子烟。新京报 韩沁珂摄
风口与乱象
与目前一片“电子烟凉凉”的唱衰声形成光鲜比拟的,是始于两年前的投资热潮。
2017年,美国电子烟品牌Juul得到1.5亿美元投资。到了2018年底,该公司的估值达到380亿美元,超过“钢铁侠”埃隆·马斯克旗下的商业航天巨子SpaceX。当年,Juul向1500名员工发放了20亿美元年终奖,均匀每人能得到约130万美元。
Juul的成功吸引了不少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把稳,他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
中国是天下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和生产国,有约3.5亿烟民,吸烟人数位居天下第一,然而电子烟转化率不到1%,市场潜力巨大。
一韶光,海内电子烟赛道变得拥挤。
2018年6月,优步前高管汪莹创办的悦刻电子烟低调地完成了首轮3800万公民币融资。随后,Gippro龙舞、IJOY爱卓依和精盐科技相继得到数千万元到上亿元不等的融资。同年12月,MOTI魔笛得到真格基金Pre-A轮1000万美元投资。
不少创业明星也纷纭来分一杯羹。2019年1月,罗永浩亲自发布了电子烟品牌FLOW福禄的首款产品。这家公司由锤子科技的1号员工、产品副总裁朱萧木于2018年11月注册成立。
朱萧木本来不吸烟,他见告新京报,自己把稳到,身边多个产品经理都在利用电子烟,而这些人也是最早利用苹果手机的群体。他还创造,不少平时不太吸烟的人也开始用电子烟。做产品的敏锐嗅觉让他以为这个领域有商机。
今年3月,锤子前总裁彭锦洲创立电子烟品牌小野,罗永浩是合资人之一,喷鼻香港艺人陈冠希成为代言人,其宣扬语“不要那么野,小野一下就好”走红网络。
Juul的科研职员邢晨悦也在2019年返国创办了电子烟品牌喜雾。2019年7月,第一款产品发布会刚刚结束,就有德国的投资人专程飞过来见她,希望能进行互助。在电子烟风口中,类似的事情不在少数。
据不完备统计,仅2019年前9个月,海内就有35家电子烟品牌得到了超过10亿元的融资总额。中国也一举成为环球最大的电子烟生产国。
风口中,数百家电子烟品牌肆意成长,也涌现了不少乱象。
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会长欧俊彪曾进行过多次打假,他和主管部门一起去仿造工厂,主管部门当场查封了生产设备,带走了十几个人。“造假者仿造得非常像,从产品到牌号。”欧俊彪说。但后来类似事情太多,令他应接不暇,“这种太多了,没有精力处理。”
陵犯知识产权等在制造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电子烟行业更是常见。
FLOW福禄换弹电子烟每抽15口有个轻微震撼,提醒利用者已经抽了一支烟。“15口震撼一下是我们创始的,也申请了专利,但是现在大家都在用这个设计。”朱萧木有些无奈地提到。
暴增的品牌数量让渠道竞争变得白热化。某品牌事情职员提到,企业间为抢渠道而相互算计,渠道坐地起价的情形也常常发生。“某品牌商到某夜店总部去谈互助,本来很高兴地谈妥了几百万,品牌商坐飞机回去后,夜店打电话来要价几千万。便是其他家哄抬的结果。”
10月31日,在某电子烟品牌前,数十位不雅观众在排队领取免费的一次性电子烟,个中多数都是想体验一下电子烟。新京报 韩沁珂摄
安全质疑下的诱惑
电子烟最初问世,是作为赞助戒烟的替代品涌现的,然而,随着电子烟的盛行,其危害性也逐渐显现。
今年7月,天下卫生组织发布2019年度《环球烟草盛行报告》,表示与传统喷鼻香烟比拟,电子烟产生的危害更小,“但并非无害”。
截至今年10月尾,美国疾病掌握与预防中央(CDC)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美报告疑似与电子烟产品利用干系的肺损伤病例达到1800例,个中37例确诊去世亡。
朝阳医院戒烟门诊的褚水莲主治年夜夫见告新京报,来戒烟门诊的患者中,有考试测验过用电子烟戒烟的,但多数人效果有限,“很多抽惯香烟的人会以为电子烟的口感和吸起来的觉得,还是与真烟不同。”
褚水莲说,他们此前引进一种戒烟药花了3-4年的韶光进行临床试验,电子烟首先也要通过国家标准对身分进行规范,“不能厂家自己随便添个这个,添个那个,这个过程须要韶光”。
然而,在科学界仍在对电子烟的危害程度、安全标准进行研究时,电子烟已经开始大肆推广,更在部分青少年人群中成为一种盛行文化。
2019年全美青少年烟草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利用电子烟的美国高中生超过四分之一,比较2017年有较大增长。
在中国,中国疾病掌握中央近期发布的《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15-24岁年事组有近7成的受访者听说过电子烟,现在利用电子烟的比例为1.5%,互联网是他们获知获取电子烟的紧张路子。
能在部分青少年群体中盛行,电子烟的营销策略难辞其咎。
在上海电子烟展上,扭蛋机、丢色子、大转盘等潮流商场上常见的抽奖办法一应俱全,也有品牌商请了魔术师和Cosplay玩家站台。不少在隔壁参加电子展和烘焙展的年轻人被吸引过来,一位90后年轻男士在展台上试过之后,花1毛钱买了一支老冰棍味道的小烟,“我不吸烟,试试。”
针对年轻人好奇新事物的特色,电子烟企业推出了包括咖啡味、可乐味、老冰棍儿味等在内的数千种味道。邢晨悦的公司也推出了4种调味产品:喷鼻香蕉西瓜冰、焦糖冰拿铁、北极冰、加州橙。还有品牌乃至推出了“五仁月饼”味道的限定款。
2001年出生的邹松已有近3年烟龄,他买了很多种味道的烟弹,“想用什么味道就换上”。
有电子烟品牌冠名了年轻人云集的音乐节。李晶便是在音乐节上首次打仗电子烟的。两个同行的朋友在抽电子烟,她为了不显得太“离群”,也买了根尝尝,“应应景”。
音乐节过后,李晶每次和朋友去酒吧,都会点上一支电子烟。阴暗的灯光下,一起吸上一口,李晶表示,她还想考试测验传统烟草的口味。
营销过程中,电子烟品牌故意无意地回避其安全风险。
“康健”、“戒烟”、“没有二手烟”等是电子烟宣扬中最常涌现的关键词。某电子烟品牌商在5月31日天下无烟日发布的宣扬图片上,“康健”二字被放在图片正中间,阁下是一只握有电子烟的手。
10月尾的电子烟展上,也有品牌在反复强调自己产品的“康健”属性。
展会主理方IECIE项目总监李旺锋表示,开展前,他们会对展台支配、宣扬用语进行规范。“我们会哀求参展商不能利用减瘾、替烟等词语。如果涌现,会哀求他们改正。”但同时,他也表示,并不能完备禁止。在展会上,新京报仍听到有品牌在播放“康健替烟”的宣扬语。
复旦大学康健传播研究所控烟研究中央主任郑频频教授向新京报表示,电子烟从最早推出时的“替烟”观点,变成现在青少年可能通过吸电子烟造成尼古丁上瘾并转向香烟,“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
面对担忧,美国总统特朗普于今年9月曾呼吁,禁售美国市场上所有非传统烟草口味的电子烟。随后,美国多家媒体停播电子烟广告,部分零售商也相继宣告下架电子烟产品。美国旧金山、密歇根州等7个州宣告禁售调味电子烟。包括泰国、巴西等在内的多个国家也陆续宣告全面禁售电子烟。
10月31日,一位展会参不雅观者正在吸电子烟。新京报 韩沁珂摄
监管与未来
多位受访工具表示,监管缺位、主管单位不明确,是目前电子烟行业发展中最大的问题。
在近期密集推出的监管政策之前,仅有部分省市在控烟条例中加入了电子烟的内容。
例如,新修订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掌握吸烟条例》规定禁止在公开场合吸食电子烟。10月,深圳在《深圳经济特区掌握吸烟条例》修订后开出首张电子烟罚单,该名电子烟利用者因在公交站台吸食电子烟被罚款50元。
对此,杭州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方洁呼吁,应尽快制订上位法,出台国家层面的电子烟法律法规。
近期,一份由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等共同起草制订的《中国电子烟国家逼迫标准草案》在业内广为流传。该标准从电子烟术语和定义、技能哀求、试验哀求,以及包装、标识、解释书、储存和运输等方面对电子烟行业提出了详细的标准哀求。但是这份原操持于10月出台的电子烟行业标准,终极并未按时涌现。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剖析,由于电子烟行业的主管单位尚未明确,该标准正在重新制订和谈论中,出台韶光估量将推迟一年旁边。
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子烟若不含烟草身分,根据烟草专卖法,不应属于烟草专卖局的监管职责。
在欧美国家,根据电子烟不同的定位,有不同的主管部门。在英国,电子烟被当做医药用品而被英国公共卫生部严格监管。在美国,被划入烟草制品的电子烟则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管理。
北京义派状师事务所的李恩典膏泽状师认为,应由国家卫健委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订定电子烟行业标准并进行监管。一方面,国家卫健委是控烟领导小组的组长,另一方面,电子烟涉及人的康健,在国家卫健委果职责范围内。此外,食品药品、营销广告和消费者权柄保护应归市场监督管理局管理。
只有明确了主管单位,才能制订监管政策,开展进一步的监视事情。
天下卫生组织驻华办公室技能官员孙佳妮希望,在目前电子烟风靡程度尚可掌握的条件下,能够尽快出台政策,对它进行最快速率和最严格的监管。
在电子烟行业内部,一些头部品牌也在进行行业自律。
在福禄换弹电子烟套装的封面上,“未成年人禁止利用”八个字的字号被放到最大,乃至比套装名字还要大。在悦刻、雪加的官网上,“未成年人严禁利用本产品”的警示语被安排在网页顶部。在进入小野的网页前,也有“未成年人禁止”的弹窗。
“很多电子烟企业还是在不断自我规范当中的。”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秘书长敖伟诺向新京报表示,有品牌在早期宣扬中不提产品含有尼古丁,但是经由呼吁,“含有尼古丁”或“尼古丁是成瘾性物质”等提示笔墨已经涌现。“也不能忽略企业所做的事情。”他说。
监管的到来将成为行业重新洗牌的契机,这已经是业内的共识。
“监管政策出台后,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而领头羊也可能因规模较大而面临更多用度支出。”一位电子烟投资界人士表示。
电子烟创业者张耿彬对新京报表示,政策的不愿定性让成本和大企业迟迟不敢加入,一旦新国标和规范落地,电子烟可能会迎来新一轮风口。他认为,此前扩展速度过快对付电子烟行业来说不一定是好事,“电子烟行业须要稳定发展,企业该当将目光重新聚焦在产品上。”
(郭凡、邹松、李晶为化名)
新京报 韩沁珂
编辑 王婧祎 校正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