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原文:
燕去时 红豆满枝 远游人 莫问归期
谁独守潇湘水碧 不知今夕何夕
燕回时 外子无迹 应故意 此去别离
不愿长情无所寄 远行寻寻觅觅 千里
他挥毫泼墨落笔 她舞袖梦里佳期
戏中情 戏中意 陌路人相逢 在花天锦地
她唱着 他乡遇故知 一步一句是相思
台下人 金榜正题名 未曾认 台上旧相识
他说着 洞房花烛时 众人贺 佳人配才子
未听 一句一叹戏里有情痴
宋代 晏殊《木兰花》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
唐代 王维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代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唐代 孟郊《湘妃怨》 万里丧蛾眉,潇湘水空碧。
此处潇湘用典,相传舜帝晚年时巡察南方,在一个叫做苍梧的地方溘然病故,娥皇和女英闻讯,一起失落声痛哭前往,而她们的眼泪洒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俏丽的斑纹,众人称之为"斑竹"。她们在哀哭了一夜后,居然飞身跃入湘江,为夫君殉情而去世,其情壮烈,旷世罕见,显示她们自始至终都追随丈夫。
先秦 《绸缪》 今夕何夕,见此外子。子兮子兮,如此外子何。
宋代 晏殊《寓意》 油壁喷鼻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宋代 蔡襄《登三乡寺阁》 长怀无所寄,尽日送归鸿。
宋代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生僻清,凄悲惨惨戚戚。
五代 冯延巳《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 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宋代 邵雍《梦中吟》 过此相逢陌路人,都如元来曾相识。
宋代 汪洙《神童诗》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宋代 柳永《玉女摇仙佩·佳人》 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
宋代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探窗》这首歌曲,其歌词引用古诗词甚多,且非辞藻堆砌,皆有处可寻,共谱成一个动人婉约故事。探窗二字,顾名思义描述一女子窗外探看,看的是相思外子归未。怎奈人生难料,各有境遇,此去经年,心上人金榜题名,女子台上谋生,又相逢处,竟相顾无言,唯有用戏中唱词以表心中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