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城往北走10公里,绕过座座丘陵浅山,便是离黄河不远的白鹤镇王良村落。
村落路旁的小院子里,瘦瘦高高的穷苦户任根川正坐在小板凳上削开一片片竹片,铺在新制的兔笼里。放暑假的小闺女也帮着干,俩人干得满头是汗。
和两年前的日子比起来,任根川很知足。“今年打算扩大兔子养殖规模,力争打破200只。”任根川一边把大把颗粒饲料往兔子嘴边喂,一边憧憬着未来。
任根川59岁了,腿脚不机动,老伴身体也不好,一家人糊口都难。
王良村落,号称“杂耍之乡”。杂耍文化始于唐宋、兴于明清,不少村落民靠在天南海北搞杂耍演出致富,却也有部分像任根川这样因病因残致贫的村落民被拴在了地皮上。第一布告朱延涛说,让全村落64户穷苦户在家门口就业,一贯是村落庄脱贫攻坚的努力方向。
树立脱贫信心,从“小、快”项目开始。变革,从去年悄然发生。
村落庄利用扶贫资金购买的30只兔子,成了任根川一家脱贫的出发点。
王良村落根据穷苦户的基本情形,充分尊重穷苦户意愿,为19户穷苦户购牛14头、羊10只、兔400余只、猪10头,帮他们实现“零本钱”轻松创业。
在帮扶人的帮助下,任根川买了台颗粒饲料机,还订阅了《中国养兔》杂志。“一有空就看,科学养兔才能赚得多嘛。”说着,任根川从屋里拿出一摞厚厚的杂志。
如今,一年过去了,肉兔数量“噌噌”地往上升,煞是喜人,卖了一窝又一窝,虽然行情起起落落,但他今年赚上三五千块问题不大。
病残穷苦户离不了村落,地皮是长久的依赖。在凭借养殖项目建立脱贫信心后,王良村落再以“稳、久”的低风险栽种项目实现长久脱贫。
去年,经多番稽核后,村落庄武断了走核桃栽种和深加工道路的决心。在帮扶单位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帮助下,村落庄有了首个核桃加工厂,经由剥离、烘干后的核桃成品每斤能卖十多块,给村落民带来更多的稳定收益。
任根川说,以前核桃不好卖,来收核桃的总压价,去年,核桃加工厂第一年开张,他家的一亩多核桃果头一次卖上了一块三一斤,亩均收益1000多块。
看到核桃有了稳定的好行情,任根川去年又多承包了3亩地。“核桃苗是村落里免费发放的。”任根川笑着说,如今,由于参加了“雨露操持”技能培训,他成了核桃栽种好手。
受益的,不仅仅是仁根川一家。去年,王良村落48户穷苦户发展核桃栽种250亩、杂粮谷子栽种800亩、花椒栽种180亩,迈出了栽种构造调度的一大步。
如今,任根川又有了新的期望——村落头路旁,小米加工厂厂房拔地而起,施工现场施工车辆穿梭一直,厂子的“老板”,正是包括任根川在内的王良村落全体穷苦户。
朱延涛先容,目前王良村落谷子栽种仅勾留在庄家自行零售、疏松性发卖阶段,收购价偏低。今年,王良村落利用穷苦户到户增收资金新建小米加工厂,64户穷苦户全部入股,每年又将有一笔分红收入。
“肉兔养殖、核桃栽种、厂子分红……党和政府帮俺轻松创了业,今后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任根川话语中带着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