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树赋》讲的是晋朝一个人,来到一棵大树下,看到这棵大树过去也有过成长繁盛的枝叶期间,而现在已经逐渐朽迈了,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凄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庾信(513年-581年),南北朝期间文学家。

枯树赋雪赋别赋恨赋风赋神女赋月赋  第1张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
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
南北朝期间文学家。

原文:

殷仲文风骚儒雅,海内有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买卖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抵盘魄,山崖表里。
桂何事而销亡,桐作甚而半去世?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
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
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
匠石惊视,公输眩目。
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搓枿千年。
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
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
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去;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火入空心,膏流断节。
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干寻瓦裂。
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

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惨恻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译文:

殷仲文气度风骚,学识渊博,名声传遍海内。
由于世道变异,时期更替,他不得不离开京城改作东阳太守。
因此常精神恍惚忧闷不乐,望着院子里的槐树嗟叹说:“这棵树曾婆娑多姿,现在却没有一点活气了!

至于白鹿塞耐寒的松树,藏有树精青牛的文梓,根系弘大,遍布山崖内外。
桂树为什么而枯去世?梧桐又为什么半生半去世?过去从河东、河南、河内这些地方移植,从广大迢遥的田地迁徙。
虽然花开在建始殿前,在睢阳园中结果。
树声中含有嶰谷竹声的情韵,音调合于黄帝“云门”乐曲的律吕之音。
带领幼雏的凤凰曾来聚拢,比翼双飞的鸳鸯常来巢居。
内心深处像陆机那样,渴望在故乡临风的亭上一听鹤鸣,现在却只能飘落异地对着明月峡听猿声长啸。

有的树枝卷曲如拳,根部磊块隆起肥大,曲里拐弯,形状有的像熊虎转头顾盼,有的像鱼龙起伏游戏,隆起的树节像群山相连,木纹横看像池塘里泛起的波纹。
机动的木匠惊奇地不雅观看,有名的鲁班也惊异得木鸡之呆。
粗坯雕刻刚就绪,再用曲刀、圆凿精雕细刻:削出鱼、龙密鳞,铲出龟、鼈硬甲,刮出麒麟尖角,挫出虎、豹利牙;层层像彩纹密布的织丝,片片有如真实的花朵。
而被砍削的树林,却草木纷披,笼罩在烟霭云霞中,纷乱散乱。

至于松梓、古度、平仲、君迁这些树木,也曾茂盛劲健,覆盖百亩,斜砍后连续萌芽抽枝,千年不去世。
秦时有泰山松被封五大夫职衔,汉代有将军独坐大树之下。
它们现在也无不埋没于青苔,覆盖上寄生菌类,无不被飞鸟剥啄蛀虫蠹穿;有的在霜露中枝叶低垂,有的在风雨中摇撼颠踬。
东方大海边有白松庙,西方河源处有枯桑社,北方有用“杨叶”命名的城关,南方有用“梅根”称呼的冶炼场。
淮南小山曾有咏桂的辞赋留于后人,晋代刘琨写下“系马长松”的佳句。
又何止是见于记载的细柳营、桃林塞呢?

至于山河险阻,道路隔绝,飘零异地,离去故乡。
树被拔出根茎泪水垂落,损伤本根就滴沥鲜血。
火烧入朽树的空处,树脂流淌,枝节断裂。
横亘在岩穴口的斜卧躯干,偃仰在山腰上的躯干中段折曲。
纹理斜曲干粗百围者也如坚冰破碎,纹理正派高达千寻的也如屋瓦分裂。
背负树瘿如长着赘瘤,被蛀穿的树心成了鸟的巢穴。
树怪木精睒眼灼灼,山鬼妖孽暗中出没。

况且我遭遇国家衰亡,羁居异邦不归。
不能吟咏思人深切的“采葛”诗篇,又怎能如伯夷、叔齐的食薇不辱?沉沦在穷街陋巷之中,埋没在荆木院门之内,既伤心树木凋零,更嗟叹人生易老。
《淮南子》说:“树叶飘落,老人生悲。
”便是说这个意思呀!

于是有歌辞说:“建章宫三月大火之后,残骸如筏在黄河上漂流万里。
那些灰烬,不是金谷园的树木,便是河阳县的花果。
”大司马桓温听后感叹道:“过去在汉水之南种下的柳树,曾经枝条飘拂依依相惜;本日却看到它枝叶摇落凋零,江边一片凄清伤神的景象。
树尚且如此,又何况人呢。

————————————————————————————————————

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主要文体,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怀。

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
在汉文帝时“诗”已设立博士,成为经学。
在这种背景下,称屈原的作品为诗是极不得当的。
但屈原的作品又每每只可诵读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称也名不正言不顺。
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
不过,他还是方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
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
真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
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
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
它形状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这几篇赋是比较特殊的赋文,除宋玉外,均为河南人,故网络到自己的头条文中。

南朝·宋· 谢惠连 《雪赋》

谢惠连(公元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
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

原文:      

岁将暮,时既昬。
寒风积,愁云繁。
梁王不悦,游于兔园。
乃置旨酒,命宾友。
召邹生,延枚叟。
相如末至,居客之右。
俄而微霰零,密雪下。
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
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俟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
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
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
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
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沴于阴德。
雪之时义远矣哉!
请言其始。
  

若乃玄律穷,严气升。
焦溪涸,汤谷凝。
火井灭,温泉冰。
沸潭无涌,炎风不兴。
北户墐扉,裸壤垂缯。
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
连氛累霭,揜日韬霞。
霰淅沥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
  

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
蔼蔼浮浮,瀌瀌弈弈。
联翩飞洒,徘徊委积。
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
初便娟于墀庑,末萦盈于惟席。
既因方而为圭,亦遇圆而成璧。
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
于是台如重璧,逵似连璐。
庭列瑶阶,林挺琼树,皓鹤夺鲜,白鷼失落素,纨袖惭冶,玉颜掩姱。
  

若乃积素未亏,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衔耀照昆山。
尔其流滴垂冰,缘溜承隅,粲兮若冯夷剖蚌列明珠。
至夫缤纷繁骛之貌,皓皔曒洁之仪。
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
  

若乃申娱玩之无已,夜宁静而多怀。
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晖。
酌湘吴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
对庭鹍之双舞,瞻云雁之孤飞。
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
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
  

邹阳闻之,懑然心折。
有怀妍唱,敬接末曲。
于是乃作而赋积雪之歌。
  歌曰: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褥。
燎熏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
又续写而为白雪之歌。
歌曰: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酡兮思自亲。
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绅。
怨年纪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
歌卒。
王乃寻绎吟玩,抚览扼腕。
顾谓枚叔,起而为乱。
  

乱曰: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
未若兹雪,因时兴灭。
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耀不固其节。
节岂我名,洁岂我贞。
凭云升降,从风飘零。
值物赋象,任地班形。
素因遇立,污随染成。
纵心皓然,何虑何营?

译文

市价年末,天色已晚,寒风堆积,愁云密布。
梁王心中不乐,到兔园嬉戏。
于是摆上了酒席,约请宾朋好友,请来邹阳,召来枚乘;司马相如末了到来,坐在来宾的首位。

不久小雪粒飘落而下,继而大雪满天飞扬,梁王唱起《卫风·邶风》,又吟诵《小雅·信南山》,并把竹简送给相如,说:“抒发您精密的文思,利用您华美的词华,描摹面前的景致,为寡人作一篇赋。

相如于是离席而起,向前鞠躬施礼,说:“听说雪宫建筑在东方,雪山峙立在西域。
周文王曾吟咏‘今我来思’,周穆王也反复唱《黄竹》之歌,《曹风》曾以麻衣比雪色,楚辞也有《幽兰》《白雪》之曲。
雪厚盈尺是丰年征兆,雪深一丈则成磨难,由此来看,下雪的韶光和意义可谓深远啊。
请许可我从头讲:

如果四季将尽,寒气上升,焦溪干涸,汤谷凝固,火井熄灭,温泉结冰,沸潭不再翻涌,热风也不吹送。
家家堵塞住北面的门窗,裸体国的人也穿上了衣服,于是河海笼罩起乌云,大漠扬起了飞沙;连延的云气,重重的雾霭,遮蔽了太阳和霞光;先是小雪淅淅沥沥的飘洒,继而大雪纷纭扬扬,漫天飞舞。

雪花的形状,散乱交错,纷纭氲氲,散散落落,扬扬洒洒,翩翩飞舞于天空,回旋堆积于地面。
开始时沿着屋脊而覆盖了楼宇,到末了透过门帘而进入室内;起初轻盈回旋于台阶下,后来飘舞萦绕于帷席旁。
既可以随方物成为玉圭,又能够随圆物成为玉璧。
眺望原野,如万顷缟素铺展;仰望山岭,则千岩银装素裹。
这时,楼台就像重叠的玉璧,大路犹如连缀的美玉;庭院陈设着玉阶,林中特立着玉树。
白鹤被夺去了光彩,鹇鸟也失落去了鲜艳;纨袖佳人自惭形秽,玉颜美女掩面失落色。

至于积雪尚未亏损,在朝阳的照耀下,鲜艳如烛龙衔着烛火照耀昆仑;待到雪融结成冰柱,沿着房檐屋角悬挂,残酷似河伯剖开河蚌排列珍珠。
至于那缤纷繁复的气候,通亮皎洁的仪态,回旋堆积的气势,飞舞闪耀的奇不雅观,真是变革无穷,实在难已尽述。
如果反复抚玩,意味无穷。
夜深宁静,使人感慨,风吹楹柱,呼啸作响,月透纱窗,内外通明。
斟出湘吴美酒,披上狐貂皮衣,看庭中鹍鸟双双起舞,望云中大雁孤独飞行。
踏着厚厚的积雪,怜惜飘零的落叶。
思想千里外的心腹,愿望与其携手而归。

邹阳听后,心诚悦服,驱遣心中艳丽的词华,恭敬续接相如的赋。
于是他站起来,吟作积雪之歌,歌辞是:“携手佳人啊进入重帷,拥抱锦被啊安坐芳褥。
烧上熏炉啊点燃明烛,斟满桂酒啊奏起清曲。
”又续写白雪之歌,歌词是:“乐曲已奏啊美酒已陈,脸儿发红啊希望相亲。
放下帷帐啊靠近衾枕,解下环佩啊脱衣就寝。
怨恨年纪啊飞快流逝,感伤此后啊相会无因。
谁曾见到阶上的白雪,阳春三月啊还能长存?”歌罢,梁王吟咏玩味,以手握腕,转头看枚乘。
枚乘会意,继作尾声。

尾声说:“白羽虽白却很轻,白玉虽白空守贞;都不如这白雪,随时生灭。
玉轮照映,不能粉饰它的皎洁;太阳照耀,也不恪守它的气节。
气节并非它的隽誉,纯洁也不是它的刚毅,随云升降,从风飘零。
遇物体成形状,随阵势而变形。
洁白是因遇物干净,污浊也是外物污染。
只要心胸虚静,有何忧虑?有何经营?”

江淹《别赋》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 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落,另一说为今河南省兰考县东)人。
南朝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

原文: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踅起。
因此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
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
居人愁卧,怳若有亡。
日下壁而沈彩,月上轩而飞光。
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
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深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
造分离而衔涕,感寂漠而伤神。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
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
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去世。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
辽水无极,雁山参云。
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
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
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
旁边兮魂动,亲宾兮泪滋。
可班荆兮赠恨,惟尊酒兮叙悲。
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
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
同琼佩之晨照,共金炉之夕喷鼻香,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
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
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兹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兮凝兮夜何长!
织锦曲兮泣已尽,迥文诗兮影独伤。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山。
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
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驾鹤上汉,骖鸾腾天。
蹔游万里,少别千年。
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
桑中卫女,上宫陈娥。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因此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
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选自胡刻本《文选》

译文:

最使民气神沮丧、失落魂落魄的,莫过于别离啊。
何况秦国吴国啊是相去极远的国家,更有燕国宋国啊相隔千里。
有时春天的苔痕啊刚刚滋长,蓦然间秋风啊萧瑟初起。
因此游子离肠寸断,各种感触悲惨悱恻。
风萧萧发出与往常不同的声音,云漫漫而呈现出奇异的颜色。
船在水边滞留着不动,车在山道旁徘徊而不前,船桨迟缓怎能向前划动,马儿悲惨地嘶鸣不息。
挡住金杯吧谁有心思饮酒,搁置琴瑟啊泪水沾湿车前轼木。
居留家中的人怀着愁思而卧,恍然若有所失落。
映在墙上的阳光逐渐地消逝,玉轮升起清辉洒满了长廊。
看到红兰缀含着秋露,又见青楸蒙上了飞霜。
巡行旧屋空掩起房门,抚弄锦帐枉生清冷凄凉。
想必游子别离后梦中也徘徊不前,猜想别后的魂魄正飞荡飘扬。

以是离去虽给人同一种意绪,但详细情形却不相同:至于象高头骏马配着镶银的雕鞍,漆成朱红的车驾饰有采绘的轮轴,在东都门外搭起蓬帐饯行,送别故旧于金谷名园。
琴弦发出羽声啊箫鼓杂陈,燕赵的悲歌啊令美人哀伤;明珠和美玉啊艳丽于晚秋,绫罗和纨绮啊娇媚于早春。
歌声使驷马惊呆地仰头咀嚼,深渊的鱼也跃出水面聆听。
等到分离之时噙着泪水,深感孤单寂寞而黯然伤神。

又有自惭未报主人恩遇的剑客,和志在报恩的少年侠士,如聂政击杀韩相侠累、豫让欲刺赵襄子于宫厕,专诸杀吴王、荆轲行刺秦王,他们舍弃慈母娇妻的温情,离开自己的邦国乡里,哭泣堕泪地与家人诀别,乃至擦拭泪血相互瞩目。
骑上征马就不再转头,只见路上的尘土不断扬起。
这正是怀着戴德之情以一剑相报,并非为换取声价于黄泉地底。
钟磬震响吓得儒夫神色陡变,亲人悲痛得尽哀而去世。
或者边疆发生了战役,挟带弓箭毅然去从军。
辽河水一望无际,雁门山高耸入云。
闺房里风晴日暖,野外道路上绿草芬芳。
朝阳升临天涯残酷光明,露珠在地上闪耀绚丽的色彩,照得赤色的雾霭分外残酷,映入春天草木的雾气烟霞弥漫。
手攀着桃李枝条啊不忍诀别,为心爱的丈夫送行啊泪水沾湿了衣裙。

至于一旦到达绝远的国度,哪里还有相见的日期。
望着高大的树木啊记下这故乡旧里,在北面的桥梁上啊诀别告辞。
送行的旁边奴隶啊魂魄牵动,亲戚来宾啊落泪伤心。
可以铺设树枝而坐啊把怨情倾诉,只有凭借杯酒啊阐述心中的伤悲。
正当秋日的大雁啊南飞之日,正是白色的霜露啊欲下之时,哀怨又惆怅啊在那远山的波折处,越走越远啊在那长长的河流边。

又如郎君住在淄水西面,妾家住在黄河北岸。
曾佩带琼玉一起浴沐着晨光,晚上一起坐在喷鼻香烟袅袅的金炉旁。
郎君结绶做官啊一去千里,可惜妾如仙山琼草徒然芬芳。
惭对深闺中的琴瑟无心弹奏,重帷深掩遮暗了高阁上的流黄。
春天楼宇外关闭了青翠的苔色,秋日帷帐里笼罩着洁白的月光;夏天的竹席清凉啊白日迟迟未暮,冬天的灯时间暗啊黑夜那么漫长!
为织锦中曲啊已流尽了泪水,组成迥文诗啊独自顾影悲哀。

或有西岳石室中修行的羽士,服用丹药以求羽化。
术已很高妙而仍在修炼,道已至“寂”但尚未得到真情。
齐心专心守炼丹灶不问世事,炼丹于金鼎而意志正坚。
想骑着黄鹤直上霄汉,欲乘上鸾鸟飞升上苍。
一霎时可游行可万,天上小别人间已是千年。
唯有世间啊看重别离,虽已羽化与众人告别啊仍依依不舍。

下界有男女咏“芍药”情诗,唱“佳人”恋歌。
卫国桑中多情的少女,陈国上宫仙颜的春娥。
春草染成青翠的颜色,春水泛起碧绿的微波,送郎君送到南浦,令人如此哀愁情多!
至于深秋的霜露象珍珠,秋夜的明月似玉珪,皎洁的月光珍珠般的霜露,光阴逝去又复来,与您分别,使我相思徘徊。

以是只管别离的双方并无一定,别离也有各类不同的缘故原由,但有别离必有哀怨,有哀怨一定满盈于心,使人意志损失色魂滞沮,生理、精神上受到巨大的创痛和震荡。
虽有王褒、扬雄绝妙的辞赋,严安、徐乐精湛的撰述,金马门前大批俊彦之士,兰台上许多文才精彩的人,辞赋如司马相如有“凌云之气”的美称,文章象驺奭有“雕镂龙文”的名声,然而有谁能描摹出分离时瞬间的景况,抒写出永诀时难舍难分之情呢!

江淹《恨赋》

原文: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
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去世。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乎天下,同文共规,西岳为城,紫渊为池。
雄图既溢,武力未毕。
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曰。
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
薄暮心动,昧旦神兴。
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
置酒欲饮,悲来填膺。
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
拔剑击柱,吊影惭魂。
情往上郡,心留雁门。
裂帛系书,誓还汉恩。
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
紫台稍远,关山无极。
摇风忽起,日白西匿。
陇雁少飞,代云寡色。
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他乡。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
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左对孺人,右顾稚子。
脱略公卿,跌宕文史。
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
浊醪夕引,素琴晨张。
秋日萧索,浮云无光。
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
迁客海上,流戍陇阴。
此人但闻悲风泪起。
血下蔚沾襟;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沉。

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
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
已矣哉!
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
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
自古皆有去世,莫不饮恨而吞声。

译文:

秋色连天,平原万里。
这里是古沙场的残迹。
放眼望去,只有那缠绕着尸骨的蔓草和那阴森的枯木。
它如同一座收敛魂魄的地狱,悲惨,萧索。
如果人生已经走到这一步,又怎能知晓天道安在?满目孤愁,心怀万般伤痛,脑海中仿佛又忆起随韶光远去的亡灵。
想那孤垒荒凉,危亭旷望,有多少人终因饮恨余生而心去世神伤?秦始皇举起手中的剑指向东方,而九国联军的百万年夜军也已经举兵西进。
诸侯征战数百年,天地旋转,日月无光。
终极秦皇削平了天下,而所有异国的文明也都随着刀光剑影化为碎片,流向虚空。
依仗西岳之险为城,紫渊之深为池,平定天下的雄图大业已经完成,而残暴的本性究竟没有改变。
架起鼋作为梁木,又流放了百万公民作为开边的士兵。
江山飘摇,风雨无情,三十年的红颜须臾逝,只落的个茫然使心惊!
戍客销魂之日,宫车才刚刚趁着清冷的月光缓缓驶出。

赵王被俘虏后,终于离开了祖辈守卫百年的千里版图,驾着哀鸣的马,身后随着洒下热泪的臣子,向房陵进发。
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想起那一桩桩历历在目的往事,雕梁玉砌,皇宫宝殿随水波无情的东流。
回顾了它不知道多少次,每一次都久久的不能释然。

别了故地的艳姬美女,丢弃了华贵的金车玉乘。
想举杯痛饮的时候,悲哀便如那连天雪浪般倾泻出来。
可恨可叹啊,蹉跎英雄志,苍老少年情!千古功名仍在,但生前却是寂寞不幸,功名啊功名,你终比不上一腔悲愤的积怨!李广利打过大漠,北进数千里,所过之处,白刃一指,血海汪洋。
只叹是三年征战,终抵不过胡人的八万铁骑。
他低头受降的时候,征战的光辉只变成千古的骂名,留的个叛国背主的影象!
拔出长剑,狠狠的击在虚幻的玉柱上,时空里的虚影和冤魂不禁打了个冷战。
情系着汉家宫室,身却只能留在这雁门!
断裂的玉帛怎能容的下千言万语,此时只消一句,“我赴黄泉去,来世再报恩!”不知多少年后的早上,窗上的水珠悄悄的划开了天幕的迷茫,死活离去,此时若能相见,又该说些什么呢?明妃即将拜别的时候,仰天长叹,叹出生不争,更叹这世间无情。
远了,远了,紫台的宫禁马车已消逝不见,了望关山苍茫,万里之遥,又岂可一朝飞渡?长空里萧萧的风响中,日间的太阳逐渐的西沉。
陇地的大雁开始成群的南飞,而带状的浮云也惟留下一行单调和孤楚。
此刻君王又在那宫室里斟酌着什么呢?走过大漠,穿过他乡,却是“千载琵琶做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庚信罢业归田,闭门谢客,终日伤神嗟叹。
家里的孺人稚子依旧,可那终不过是一场虚无啊。
没有了公卿的地位,便连一个小小的文吏也终视其不见。
远大的志向破灭之日,惟有那不休的叹惋啊。
也惟有因此,才有了“晚年诗赋动江关”的千古悲情!行将下狱的时候,神气还是那样的激扬。
一杯浊酒,在每个薄暮时独自慢饮,一架素琴,在每个黎明的时候独自弹奏,面前所见,惟有那秋之萧瑟,云罗万里,阴晦无光!
恍惚中那浩荡青冥腾空掠起,把永夜映的光芒万丈!
孤苦的老臣曾经留下仇恨的泪水,不孝的子孙也终会由于自己的无知而心碎。
万顷滔天的浪花里,也容许以回顾起从前流放到陇水的经历。
那天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心伤随着冬日的风,久久盘旋,无法散去。
泪水迷离,更是难以停滞。
当沾上衣襟的不再是泪水,而是鲜血的时候,我们又能品味到个中多少的酸楚呢?念此去往来寻觅,终见不到折戟沉沙的悲壮,也终觅不到黄尘古道边的无奈。

千百年过去了,马蹄已经重重叠叠的埋葬了数十个王朝,车轮的轨迹也终映成天河般的绚丽!
黄烟滚滚翻滚着,哀歌从每个心灵深处的角落逐渐响起!
血泪泣尽,流逝于韶光,断送于黄沙。
惟有大漠的孤烟消散了,惟有末了一匹骏马的白骨缓缓没入那幽咽的寒泉!
这统统的统统,都将近结束了,数千载春秋变幻,数百载风雨飘摇,春草还生,秋风乍起,绮罗黯淡了它的流光,池馆剥落了它的红瓦,琴瑟的弦断尽了,丘垄也终渐化为平川。
江山不变,而国已变幻,人生自古谁无去世?想到这里,还有谁不为这万古之恨默默的抽泣。

宋玉《风赋》

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楚国墨客,宋国公族后裔,生于楚国,曾担当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
[2] 战国著名辞赋家,宋玉与唐勒,景差齐名, 传世作品有《九辩》等。

原文: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

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
侵淫溪谷,大怒于土囊之口。
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
飘忽淜滂,激飚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
蹶石伐木,梢杀林莽。
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
眴焕粲烂,离散转移。

“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
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冷落众芳,然后彷徨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

“故其风中人,状直憯凄惏栗,清凉增欷。
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线人,宁体便人。
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曰:“善哉论事!
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

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去世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住宅。

“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央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蔑,啖齰嗽获,去世生不卒。
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译文:

楚襄王在兰台宫游览,宋玉、景差随侍。

有风飒飒吹来,楚襄王便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爽快啊!
这是我和平民百姓共同享有的么?”宋玉回答说:“这只是大王您一个人独自享有的风罢了,平民百姓哪里能与大王共同享有它呢?”

楚襄王说:“风是天地间的一种气流,普遍而畅流无阻地吹送而来,不分贵贱高低吹到每一个人身上。
现在你单单以为是我一个人享有的风,难道有什么情由吗?”宋玉回答说:“我从老师那里听到过这样的说法,枳树波折的枝丫上会招来鸟雀做窝,空穴之处会产生风。
鸟窝和风是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涌现,那么风的气势也自然会因环境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楚襄王说:“风最初从哪里开始发生呢?”宋玉回答说:“风在大地上天生,从青苹这种水草的末梢飘起。
逐渐进入山溪峡谷,在大岩穴的洞口呼啸。
然后沿着大山波折处连续提高,在松柏之下狂舞乱奔。
它轻快移动,撞击木石,发出乒乒乓乓的声响,其势昂扬,象恣肆飞扬的烈火,闻之如轰轰雷响,视之则回旋不定。
吹翻大石,折断树木,冲击密林草丛。
等到风势将衰微下来时,风力便四面散开,只能透入小洞,摇动门栓了。
大风平息之后,景物光鲜,微风荡漾。

“以是那清凉的雄风,便有时飘忽升腾,有时低回低落,它超过高高的城墙,进入到深宫内宅。
它吹拂花木,传散着郁郁的暗香,它徘徊在桂树椒树之间,回旋在湍流急水之上。
它拨动荷花,掠过蕙草,吹开秦衡,拂平新夷,分开初生的垂杨。
它回旋冲腾,使各种花草凋落,然后又清闲清闲地在庭院中漫游,进入宫中正殿,飘进丝织的帐幔,经由深邃的闺阁。
这才称得上大王之风呀。

“以是那风吹到人的身上,其景况仅只是让人感到凉飕飕而微微颤动,冷得使人倒抽凉气。
它那样的清凉爽快,足以治愈疾病,解除醉态,使人耳聪目明,身体康宁,行动便捷。
这便是所说的大王之雄风。

楚襄王说:“你对大王之风这件事论说得太好了!
那平民百姓的风,是否可以说给我听一听呢?”

宋玉回答说:“那平民百姓的风,在闭塞不通的小巷里忽然刮起,接着扬起尘土,风沙回旋翻滚,穿过孔隙,侵入门户,刮起沙砾,吹散冷灰,搅起肮脏污浊的东西,散发腐败霉烂的臭味,然后斜刺里吹进贫寒人家,一贯吹到住房中。

“以是那风吹到人的身上,其景况只会使民气乱如麻,气闷郁抑,它驱赶来温湿的邪气,使人染上湿病;此风吹入内心,令人悲哀忧苦,生重病发高烧,吹到人的嘴唇上就生唇疮,吹到人的眼睛上就害眼病,还会使人中风抽搐,嘴巴咀嚼吮吸喊叫不得,去世不了也活不成。
这便是所说的平民百姓的雌风。

————————————————————————————————————

在中国浩瀚的文学作品中,留下过两篇著名的“骂人艺术”的精品。
一篇是唐骆宾王的《讨武檄书》:“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听说“后读之,笑之。
”当然,武则天并没有说骆宾王骂得好,只因此为写得有文采。
另一篇便是战国后期的楚国辞赋家宋玉的《风赋》。
如果就以骂人的技巧来说,首推的还是后者。

《风赋》说的是这样一件事:楚襄王在宋玉和唐勒的陪同下贱兰台。
忽然一阵清风吹来,楚襄王,说:“好高兴,这么清凉的风。
寡人与普天之下老百姓共有也。
”宋玉说:“大王你错了,哪有共有的风呢?”宋玉见告楚襄王,风有雄、雌之分;富朱紫得到的是雄风,可以“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回穴冲陵,冷落众芳。
”富朱紫便可“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醒,发明线人,宁体便人。
”而贫贱人得到的是雌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至于住宅。
”这种风吹到人身上,不是叫民气乱如麻,“中央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蔑,啗齿昔嗽获,去世生不卒。

因《风赋》是赋体,以是,每每被人认为只是一篇游戏之作,乃至认为仅仅是文学侍臣们玩一些小聪明,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而已。
但是,明代学者陈第就一针见血指出:“时襄王骄奢,故玉作此赋以讽之。
”他说:“夫风岂有雌雄,人自雌雄耳。
以雌雄之人而当天风之飘飒,判呼欣喜悲戚之不相伴也,则谓风有雌雄亦可。
……人君苟知此意,则加志穷民,又乌能巳。
”(陈第《屈宋古音义》)宋玉正是借风有雄雌之分,解释一个道理,这世上哪有不分贵贱,“寡人所与庶人共者”的风呢,富人的快乐,正是借托在贫贱的痛楚之中。
他是针对楚襄王生活骄奢淫佚提出讽谏。

《风赋》的产生是有着分外的背景的。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也说:“屈原既去世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这“莫敢直谏”,便是产生了委婉的骂人艺术的根源。

宋玉不同与屈原。
他出身寒微,在仕途上又颇不得志,只是个举夺由人讨生活的侍臣,当然犯不着与“高阳之苗裔”,又身负国家重职——左徒的屈原一样去直谏,去投江。
他只是个“怆怳懭恨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落职而志不平”的“悲秋”辞赋作家。
他想有所作为,“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
”但,“愿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
”(宋玉《九辩》)有研究者说,宋玉“他的怨君,是由于忠君君不察、思君君不知而生的,以是他不恨、不怒。
”这评价准确。
不恨,不怒,那就只有讽刺了。
由于,宋玉太清楚楚襄王的德行了。
一个连父亲被骗客去世于秦都不思报仇,反而“襄王七年,楚迎妇于秦,秦楚复平”的骄奢淫佚昏君,你去给他直谏,他不像周纣王对待比干一样,挖掉你的心肝才怪呢。

以是,宋玉能做的只有这篇《风赋》了。
这可能是在一个庸君面前,良知未消耗的文人惟一精确的选择了。
由于,毕竟这世上多了一篇传世之作,而汨罗河里少了一个冤去世的英魂。

宋玉·《神女赋》

原文: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
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
其状甚丽,王异之。
嫡以白玉。
玉曰:“其梦如何?”王曰:“哺夕之后,精神恍惚,若有所喜,纷纭扰扰,未知何意。
目色仿佛,乍若有记。
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
罔兮不乐,痛惜失落志。
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
”玉曰:“状何如也?”王曰:“茂矣美矣,诸好备矣!
盛矣丽矣,难测究矣!
上古既无,世所未见。
环姿玮态,不可胜赞!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须臾之间,仙颜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五色并驰,不可殚形;详而视之,夺人目精。
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缋盛文章。
极服妙采照万方,振绣衣,披褂裳,秾不短,纤不长。
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
嫷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
性和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
”王曰:“若此盛矣!
试为寡人赋之!
”玉曰:“唯,唯。

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
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敷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
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
视之盈目,孰者克尚?私心独悦,乐之无量。
交希恩疏,不可尽畅;他人莫睹,王览其状。
其状峨峨,何可极言!
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
眼珠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不雅观。
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
本色干之醲实兮,志解泰而体闲。
既姽婳于宁静兮,又婆娑乎人间。
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放肆而绰宽。
动雾榖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
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
澹寂静其愔嫕兮,性沈详而不烦。
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
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
褰余帱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惓!
怀贞亮之吉清兮,卒与我兮相难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精交卸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
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荧荧以无端。
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
并薄怒以自持兮,会不可乎犯干。

于是摇珮饰,鸣玉莺;整衣服,敛容颜。
顾女师,命太傅;欢情未接,将辞而去。
拖延引身,不可亲附。
似逝未行,中若相首。
目略微眄,精彩相授。
志态横出,不可胜记。
意离未绝,神心怖覆。
礼不遑讫,辞不及究。
愿假须臾,神女称遽。
回肠伤气,颠倒失落据。
闇然而瞑,忍不知处。
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译文:

楚襄王和宋玉出游到云梦大泽的岸边,让宋玉向他描述高唐所见的事情。
这天晚上宋玉就寝时,梦到与神女相遇,神女的边幅非常俏丽,令宋玉十分惊异。
第二天,宋玉见告了楚襄王。
楚王问:“你都梦到了什么?”宋玉回答说:“薄暮往后,我以为精神恍惚,彷佛有什么喜事来临。
搅得我心身不安,不知道什么缘故。
正迷迷糊糊的时候,忽然以为似曾相识的人到来。
睁眼一看是一个女人,容貌非常奇特。
睡着的时候梦见了她,醒来的时候她又不见了。
闹得我心里好不高兴,失落落的彷佛迷失落了方向。
这是我只管即便定下心来,才又把梦延续下去。
”大王问:“她长得什么样子呢?”宋玉说:“她那如花似玉的容姿,切实其实是无可挑剔;她那丰盈妩媚的仪态也无法寻根究底。
上古时期完备未曾有,当今人间根本找不见;她那珍奇宝石般的风采,最好的赞颂还会有疏漏。
她刚开涌现的时候,残酷的像朝阳初升照亮屋梁。
当她走进一些的时候,皎洁的像明月洒下的光芒。
只一会功夫,她的美妙风采我已领略不尽。
时而亮丽的犹如鲜花,时而柔和的好似美玉。
五种颜色一起散发,我无法逐一详细描述。
想要仔细不雅观看,却被她的光采照得目晕眼花。
她那华美的衣饰,就像上等丝绸织绘出精美的图案。
绝妙的衣饰无论在哪里都光彩照人。
她挥舞着身上的锈衣,那衣裙非常合身,既不显瘦,也不见长。
她迈着娇娆的步子走进通亮的殿堂。
忽而又改变姿态,宛如游龙乘云飞行。
她身穿的丽服盛饰,非常得当的将她的侗体包裹。
她身上沐浴过兰草的雨露,时时散发着宜人的芳香。
她的脾气温顺闲雅,很适宜侍奉在君王身旁。
她懂得长幼尊卑的礼仪,还会用善解人意的花语调节感情。
”大王说:“这么美妙诱人的神女啊!
你就考试测验着为我描摹吧。
”宋玉说:“好的,好的。

要说神女姣艳的俏丽啊,那真是得天独厚的美质。
身披着水草般的衣裙,就像伸开翡翠色的翅膀。
那里幅是全球无双,那美妙乃人间极品。
毛嫱见了她举袖遮面,自知无法比量;西施与她照面双手捂脸,怎敢和她争艳。
近处瞧已叫人神魂颠倒,远处望更让人魂牵梦绕。
她还有非凡的气质风姿,分明是陪伴君王的命相。
瞥见她可是君王大饱眼福,谁会让她从面前悄悄溜过?心想和她私下结为相好,倾慕她的心情无法估量。
只可惜和她交往太少,不敢冒昧地倾吐衷肠。
心愿别的人莫要和她相见,那会把她的体态和我分享。
神女的俏丽是那么丰硕,怎可能一下子说完道光?她的体态丰满持重,她的容颜温润如玉。
她的美眸炯炯放光,通亮的眼珠流转有神。
弯弯的细眉象蚕蛾飞扬,鲜亮的红唇似点过朱砂。
娇娆的身体富有弹性,闲雅的神态安闲无躁。
既能在宁静处表现文静,又能活着人面前翩翩起舞。
高唐殿这宽敞的地方正合她意,可任她尽情欢舞或是信步徜徉。
裙纱飞舞,她轻盈绰约地走来,纱裙拂阶,发出玉佩的响声,她望着我的门帘良久注目,灼热的目光象流波将要奔涌。
她抬起衣袖整理衣襟,站在那里犹豫未定。
表情文静又和悦淑善,秉性安详而又不烦躁。
时而露出微微激动的脸庞,彷佛她的渴望并未如愿。
情在面前却心向久远,想要走来忽而又回转。
眼看她揭起我的床帐将要接待,我正想尽情地倾吐诚挚的衷肠。
她却怀着刚毅洁清守身,溘然表现出对我实难相从。
她委婉地把我规劝一番,高雅的谈吐如嗅兰草。
相互互换着彼此的爱恋,心里充满冲动大方和欢快的感情。
独享着精神欢快却未能交合,我又无端的感到孤独惆怅。
分不清她是否答应相好,忍不住发出长长的嗟叹。
她却怒而不发持重自持,一副不可触犯的表情。

这时她摇动佩饰转过身去,敲响车子上的玉铃,整理好自己的衣装,收敛起初前的容颜,转头看身后的女乐师,嘱咐侍从们起驾。
这段欢情还未交合,神女就要告辞拜别。
她故意和我拉开间隔,不让我上前与她亲近。
在将要拜别还未上车的时候,中途她彷佛又回过分来,情意脉脉地瞥了我一眼,传送着依依不舍的哀伤。
她那繁芜有抵牾的情态,我实在难以尽数细说。
决意拜别而又情意未绝,她心里有多少痛楚的反反复复啊。
临走顾不上礼数小节,更来不及把话说完。
我的心仍旧沉溺在分离的时候,神女啊,你走得太匆忙了!
我是多么的痛楚忧伤,身体扭捏着失落去依赖,只以为天昏地又暗,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地方。
我这种失落落的独自情怀,说给谁可以理解呢?伤感失落意之下泪流不止,苦苦等待直到天明。

南朝(宋)·谢庄《月赋》

谢庄(421-466年),字希逸,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南朝宋期间大臣、文学家,太常卿谢弘微的儿子,墨客谢灵运的族子。

原文: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
绿苔生阁,芳尘凝榭。
悄焉疚怀,不怡中夜。
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
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
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沉吟齐章,殷勤陈篇。
抽毫进牍,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

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擅扶桑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
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
朒朓警阙,朏魄示冲。
顺辰通烛,从星泽风。
增华台室,扬采轩宫。
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
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祗雪凝,圆灵水镜;连不雅观霜缟,周除冰净。
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驰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羁孤递进。
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
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
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
情纡轸其何托?诉皓月而长歌。
歌曰: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徨如失落。
又称歌曰:

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善。
"乃命执事,献寿羞璧。
敬佩玉音,复之无怿.

译文:

陈思王刚失落去应瑒 、刘桢两位文士,心中忧闷深深,多有空隙之意。
青色的藓苔长满了台阁,落花散乱纷纭飘下在池榭上。
忧心悄悄,深夜辗转反侧,怏怏不乐。
于是命奴隶洒扫兰路,清理桂苑。
吹悲惨的管乐在那寒冷的山间,驱马驾车到那秋日的矮坡上。
来在深谷水涧边,幽怨缈缈;登上高高的山岭,伤怀远远。
这时银河西斜,逐渐旋转,夜色深奥深厚。
白净的露水迷蒙了全体夜空,皎洁的月光布满了星天。
陈思王低吟着《齐风》,高歌着诗经“陈篇”。
便叫来木片羊毫,命令王粲作文。

王粲跪在地面说道:“我只是东边小邑微不足道的人啊,从小在丘樊里终年夜,既不谙道理,才学又不精,虚奉了您的深恩。
我听说地明义理,天懂经义。
日为阳德,月为阴灵。
欢迎朝日冉冉升起旸谷,送走夕阳缓缓沉入昧谷。
招引玉兔到帝台来,汇合嫦娥到后庭。
玉轮有盈缺啊,警示君王要及时填补不敷;月光有明昧啊,显示君王要常带谦冲之气啊。
玉轮依序绕转,光彻天地;玉轮进入箕,毕二星的天区,风调雨顺。
它为台阁宫室增长了光华,为高车宫殿飞扬文彩。
月光洒落,吴国事业繁荣兴盛;玉华沈浸,汉家道统恢宏融和。

新晴初霁后,雾霭袅袅升起地面,层云盘剥在天边,洞庭波泛起荡漾,秋叶依稀飘扬而下。
秋菊在长满椒兰的山径散发出幽清香气,孤雁在急流的江滩发出哀哀长鸣。
皎洁的玉轮悠然地升起,洒下明净又迷蒙的清辉。
浩瀚的星宿掩映在繁密的彩饰里,银河也藏住了它通亮的光辉。
辽阔的大地覆盖着晶莹的冰雪,宽广的天空像水镜一样明净。
相互连接的楼台在月光底下像着上了一件洁白的素绢,阶下干净无尘得像凝上了一层白冰。
君王于是厌倦了清晨的欢会,心醉神迷在夜晚的月色里。
遂命令乐工优伶收起歌舞,动身驰驱到清县;离开烛房,来到月殿。
饮下美酒,弹起鸣琴。

“凉夜凄清,黯然伤怀。
风过竹林,窸窣成韵。
至爱的亲人莫要相随,孤独的差错络绎而来。
听水边飞禽嘤嘤夕鸣,聆胡地羌笛奏出悲惨的商声。
于是琴声响起,大家的音容随着乐曲的节奏而不断变换。
《房露》曲绕梁萦回,《阳阿》曲让民气境惆怅。
乐声繁会,响音虚清。
它沉落在池塘里,刺灭了泛起的浮沤个个。
忧情萦绕,向谁寄托?向那皎洁的玉轮倾诉长歌吧!
” 歌曰:

“佳人迈开纤纤步啊,音信一如鱼沉雁杳;远隔千万里啊,我与佳人同赏明月。

对清风长叹啊,我将何时歇憩?关山迢递啊,难以超出来到你身边。

歌声未绝,月色将隐。
满堂变容,爽然若失落。
王粲又歌唱道:

“月落西山啊露水将晞,年纪已晚啊归乡不易。
佳期难再还啊,微霜沾我衣。

陈王说:“好!
”于是命令奴隶,呈上寿羞壁,“请仲宣配上这玉璧,大家都不要再忧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