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尹庄镇官庄村落晓礼自然村落内的千年国槐,经由前几年村落民的抢救性保护,又抖擞了新生。河南省林业局供图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刘瑞朝
新春佳节附近,农历年味渐浓。流落在外的游子,背起归家的行囊,回到老家的怀抱。鞭炮声声,春满大地,大河报“触摸故土年轮,走近老家河南”策划也将作为新春走基层的策划之一,跟随大家还乡的脚步,回到枯藤老树昏鸦的老家,回到熟习亲切的故土。
你们老家,是否有粗壮挺立乃至苍劲的老树?这棵老树,是否看着你终年夜,然后目送你离开温顺的故土?从本日起,大河报启动“我回老家看老树”策划,欢迎大家积极参与个中,通过图片、短视频、笔墨的形式,向广大读者先容和分享你的老家故事,一起抚摸故土老树的沧桑年轮。
读者致电:能帮我回老家看下那棵古树吗
1月11日起,大河报连续数日刊发“触摸故土年轮,走近老家河南”系列宣布。系列宣布引发不少读者的关注,他们纷纭致电,讲述故乡那棵魂牵梦绕的古树。
在郑州市农业路与经三路交叉口附近事情的李师长西席说,他老家新密市岳村落镇古城镇有一棵千年古槐。古槐牵引出他们李氏家族的迁徙史。明朝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那场大移民——洪洞大槐树移民,这个村落落的先辈便是个中一分子。
李师长西席说,山西南城人李信一家七口,在洪武四年由洪洞迁徙于此。看到这里物华天宝,风景宜人,又有古槐耸立,怦然心动,就定居在这里,繁衍至今。古槐见证了土门的发展变迁,也一贯守望着李氏后人,如今依然苍翠遒劲。
68岁的薛师长西席看到大河报的系列宣布后,回顾起了老家的那棵古槐。他说,他的老家在三门峡灵宝市,村落落的名字就叫神树村落,传说是当年曹操被马超追赶,经由此地时,槐树救了曹操一命,曹操就封该村落为神树村落。
薛师长西席说,他已经在郑州市区定居几十年了,一贯没有机会回去。看到古树宣布,他非常冲动,也想让到他们老家,帮忙看一下那棵古树。
大河报随后联系到灵宝市林业局,理解到神树村落的这棵古树的现状。比较可惜的是,那棵古树已经朽去世,预测年事在2000年旁边。但一棵新的国槐从中而生,年事也有300年旁边了,也是一棵名副实在的古树。
老树是家乡的文化磁场游子回家过年看古树
“在我们傅下祁,有一棵老杏树。这棵老杏树很有一些年头了,没有人知道它的树龄和历史。它不是一样平常的杏树,它的名字叫‘十里喷鼻香’。”“‘十里喷鼻香’就栽在夏家的院门外,它曾是全村落人的饭场。”
河南著名作家李佩甫的新作《杏的眼》,就由一棵古树发散开来。
古树,是老家的一处磁场,也是故乡的一个意象。穿越春夏秋冬,风雨沧桑,它荫庇着游子们天真的童年影象,它也承载着悠远神秘的故事传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老家河南有老树,老树常在魂梦中。实在,很多时候,惦记一棵老树,实则是回望故乡。当离开故土的韶光越长,异域的间隔越远,老家之各类,影象之点点,都蘸满了浓郁的愁思。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在外打拼的人们劳碌是生活的节奏,哪有韶光去咀嚼乡愁?而一年一度的春节回家成了险些所有游子的共同念想。“春运”大潮已然拉动,白领、蓝领、学子纷纭背上行囊,从四面八方回到各自生命的原点,回到彼此熟习的地方——老家慈祥地拥抱每一个回家的孩子。
村落头或巷尾的那棵老树,院中或墙外的那棵老树,大概是松柏,即便是寒冬时令也依然苍翠,大概是国槐,黑黢黢的脊骨在北风中显得愈发清晰,轮廓也显得苍劲有力,大概是皂荚,大概是杏树桃树,它们依然是古老的样子,变革的只是你我。
我回老家看古树大河报发出征集令
便是那棵古树,它见证了一个地方变迁的轨迹,它也留下了你的美好影象。当再次面对它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是否浮泛出了那些久远而又醇厚的回顾?你是否想起了某个人,记起了某件事?
这棵古树,是否在口口相传中披上了神秘的外衣?如今的它是渐趋衰败,还是傲然矗立,得到更好的保护?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河报年初重磅策划“触摸故土年轮,走近老家河南”也正式进入第二个宣布阶段。从本日起,大河报将联合河南省林业局发出“我回老家看老树”的征集。
如果你们老家有一棵或者几棵老树,如果你和老树之间有一些美好的往事,都可以用你手中的镜头和笔,关注它们的生存现状,打捞它们的古老往事。
大河报将在报纸端与客户端开辟“我回老家看老树”专栏,为广大热心人士供应一个展示与互动的平台。春节假期后,大河报将向参与到该活动中的热心人士颁发“古树卫士”证书,共同为我省的古树名木保护事情出一份力。
【办法】大河报将开辟专栏以下4种办法可参与
①进入大河报官方微信,直接回答“老树”+内容,便可参与进来。
②可通过新浪微博,私信给大河报。
③可发送邮件至LRCdahebao@163.com,将您老家的老树发送给。
④可添加的微信(LIUruichaodhb),详细讲述您老家老树的故事。
您可以拍摄图片或者短视频,然后配上你们想说的话,大河报也将在专栏内为大家逐一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