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我家那一片的人都知道,萧山汽车总站有两位风雨无阻的“工作者”————一对母子乞丐,若是说得再详细点就是一个伛偻的老婆婆和一个失明的男人。

  每星期坐车回家经过萧山汽车总站时,我总是忍不住搜寻那对母子的身影,于是我也总能看见一幅场景——老婆婆驼着背,右手拿着碗,左手牵着自己的失明儿子。男子双眼翻白,呆滞地“望”着虚空中的一个点,一只手任由老母亲牵领着,另一只手执着和衣服一样脏兮兮的竹竿,脖子上还挂着一块“帮助乞讨”的牌子。这对母子,便是这样,日复一日为着生活乞讨。

如果有一天的作文1500字 知识百科

  班里曾有同学偶尔聊起这对母子,内容无非是“你扔钱没有”之类的话。有人回答:“扔过两次,后来就没给过钱。总不能每次看见每次都给吧,自己都没钱。”然后,周围嘻嘻哈哈一片,很快将这个话题遗忘。

  是啊,仅一个人的力量,如何能使一个老人与一个残疾人过上正常至少不用每天乞讨的生活呢!即便萧山汽车总站每天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但这么多人中又会有几个人停下脚步帮助一下那对母子呢?答案是一定的————很少。

  若是试着闭上眼睛在一个环境中呆上一个小时,我相信正常人一定会被这黑暗的一小时逼得疯狂。事实上是我连一小时都坚持不了。

  在网上,我很喜欢一个写小说的作者。从她的微博中,我了解到她现在正定居在澳大利亚。因为她男友的关系,她很关心残疾人尤其是与她男友一样的盲人。

  她微博中有一篇日志说:“在澳大利亚的街上,总能看见残疾人。在中国,我几乎看不到。”

  有她的朋友在下面回复:“哈哈————是不是因为中国人都很健康呢?”

  她紧跟着回复她的好友:“不!我认为是中国的残疾人都不敢出门。在我这儿,大家都比较关心残疾人。若是回国的话,我都能想象残疾人在大街上被指指点点的样子。谁还敢出门啊!”

  这个作者的话讲得很直,让在国内的我不禁感到一阵窘迫。但我不得不承认只是事实。

  在晚上,我有点渴,为了去客厅倒杯水喝,我摸索着走出房间,小心翼翼地推开椅子,略略眯着眼将倒水这一步骤混过。一杯水下肚,便觉得失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自信地大步跨回房间时,却不小心撞到刚才推开的椅子,疼得流了泪,才知道冒人的感受,他们是有多少的磕磕碰碰啊!

  只是那么短的时间,我还是忍受不了,那么盲人呢?

  以此类推————我无法忍受失去声音的世界,那么聋哑人呢?我无法忍受不用双腿前行的日子,那么瘫痪的人呢?我更无法忍受失去双眼、双手的自己,那么那些在残运会上用残缺身体拼搏的人呢?

  有人会说,过上乞讨的日子纯粹是那对母子不靠自己去过更好的生活,而是他们自我放弃宁可乞讨,像盲人按摩店里的店员,为什么他们就能过上正常的日子。

  我只能反问:“那些按摩店里的店员如没有亲人无私的奉献,也是不能开起一家店面的。而如今的那个失明的男人,他没有钱,唯一的亲人也在一天一天的老去,再也无力负担他们的生活费了,那么试问他能依靠谁呢?”

  如果有更多的人不再对残疾人有嘲笑的心理;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在匆匆前行的时候能多关心一下身边的残疾人;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够切身体会一下残疾人……

  会不会一切都不同了呢?是不是残疾人也能偶尔出门呼吸一下不被嘲弄的空气;是不是也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是不是也能和我们一样开心地过完这一生呢?

  如果有一天,我能看见在大家的帮助下,那对母子能穿着干净的衣服,能笑着行走在阳光下,该有多好啊……

  篇二:如果有一天,你老无所依

  爷爷以前是一个军人,对事情特别严格,也不苟言笑,这让我曾经对他退避三舍,因为:我怕!

  奶奶是一个话特别多的人,一天到晚叨唠个不停,我对爷爷深感佩服,因为:他已经听了几十年了。

  我读初二的时候,奶奶病重,医生说让她回家,没办法治了。我也好像是预感到什么一样,每个星期回家,都会给奶奶带一些吃的。就在我回校的晚上,天空坠下一颗星,落到山的那边。

  第二天我得知消息的时候,只觉着泪划痛了脸颊。写完请假条,我跌跌撞撞的跑出教室,全然不顾后面同学的报怨声。那一天,微雨……

  路,早已被跨塌的山体阻断,只得淌过河,往上走。雨中,我急忙在走。十几里的山路上,留下了我的泪,嘴中再尝不到苦涩的味道,我想一定是泪干了吧。

  回到家,眼中只有些许的泪花,我坐在一边看着穿梭忙乱的人群,我竟然哭不出来。

  爷爷也在一边坐着,看不出些许的伤心,眼中连泪花都没有,好像死的是别人一样。我想,也许是人老了,看淡了吧!

  第二天,爷爷的眼睛又红又肿,我偷偷地去摸过爷爷的枕头,湿了一大半。原来,他比任何人都痛!

  奶奶的头七过了,爷爷被二爹他们接到桥头去住了。按照当地的习俗,儿子都分担赡养父母的天职,我爸赡养的是奶奶,二爹赡养的是爷爷。

  他就那么去了,中间没有回来过,只有偶然赶集的时候能看到他。他的那两个孙子、孙女,和他不太亲近,二妈对他又有点偏见,二爹固然是疼爷爷,可是我想,爷爷他也还是寂寞的吧!

  不久,爷爷回来了,说是在那里住不惯,还是在家里舒坦。他说,在上面吃饭,不合他的胃口(口味);吃饭的时间,也不习惯。天冷了,想要烤火,有电炉子,他用不好;用炭炉子,又会有烟;怕他们会不高兴。

  他,倦了!

  他回来了,我读书去了,一个星期回来一次。当我回来的时候,发现爷爷那边的灶上,好干净,只有一副碗筷,一包盐。我起先以为,是家里有什么事情才把东西搬走的,于是我就到我家灶上把那些东西一骨脑儿的搬过来,我习惯在爷爷这边的灶上做饭。直到几个星期我回来,爷爷那边的灶上仍然很干净,好像没生过火一样,我明白了,原来他们分家了。

  于是我不再在爷爷那边的灶上做饭了,但我会早早地炒好菜,匀给爷爷一碗。

  有一次,爷爷对我说,他那里还有点酸菜。我就猜,如果不是我每次炒菜都舀给他一碗的话,他也许,会吃一个星期的酸菜拌饭。一个人,连饭都懒的做……

  给爷爷舀了几次菜以后,妈妈问:菜怎么少了?我沉默,她也就没有再问,不过我一想,她已经明白了。

  再回来的时候,爷爷那边的灶上,热闹了许多,幸好,没有太晚!

  我记得小时候,我家和爷爷都各自养了几只鸡,爷爷养的鸡比较多,吃食的时候比较狠,每次都抢我家小鸡的食吃。几番忍耐之下,我妈嘱咐我,给自家小鸡喂食的时候,把爷爷家的鸡赶走。我口里答应的,当我妈在家的时候,我就把爷爷家的鸡赶走,当我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就把食撒得很多,让每只鸡都能吃到。

  这件事,我自以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在那天的时候,我爷爷提到了这件事,我当时还很好奇,爷爷他怎么就知道了?后来我才想起来,每次我给鸡喂食的时候,爷爷都在家。

  那一年,我十三岁,到了叛逆的年龄。我可以不听我妈的话,但是不可以不听我爷爷的话。

  那年夏天,我妈叫我帮她烧水,我就坐在一边看电视,理都没有理她。当她自己烧好水洗过后,爷爷要洗澡,我就马上给爷爷烧水,老妈当时气的都对我瞪眼睛了,我只是瞟了她一眼,之后继续忙我自己的。

  读高中以后,回家的次数越发的少了,我每次一回去,爷爷就问我:“兰慧啊,你想吃点么子东西,我到集上给你买。”好几次,我都推辞说不要,后来爷爷跟我说,你一个月回来一次不容易,我没有什么大钱,但是小钱还是有一点的,我一个老人家不能给你们多的钱,但是买点东西还是能买的。你要是不让我给你们买点东西的话,我就觉得自己活着没什么意义!所以啊,后来我每次回家,都要对爷爷叫一声“我要吃苹果”!以后,每一次我回去的时候,爷爷总是会买好一袋苹果,虽然我已经吃腻了。

  爷爷特别喜欢,给我和妹妹讲故事,我们都听的很专心。我有时候会想啊,我以后一定要找一个像爷爷一样会讲故事的男朋友。不知道是不是人老了的缘故,爷爷不太爱洗澡,所以我每次就会先把水烧好,再叫爷爷洗。有时候爷爷实在不想洗,我就会一直在他身边撒娇,哪怕他只是洗一下脚……

  在家的时候,爷爷说背上有些痛,叫我帮他擦药,我不小心倒了很多的药往爷爷背上擦,把爷爷的衣服上沾了许多。事后,爷爷不在家,老爸跟我说:“你爷爷讲这里疼,那里疼,其实洗个澡就不疼了,懒又懒,连身上都有味道了。”我说:“人老了,是有些懒,你们要经常提醒他,让他多洗几次澡,就没有味道了。”我爸说,他也懒得提醒。我没接话头,我知道:他是事情太多了,没多少时间在家,才这么说。

  当时我沉默了。他不知道,我给爷爷擦药的时候,摸到的是松驰的没有什么弹性的皮肤,皮肤上还长了一些老年斑,他的日子不多了……

  爷爷,你可一定要……等到我长大……

  如果有一天,你老无所依,我养你。

  以上就是美德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如果有一天的作文15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想要了解高三作文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