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奋进在教诲强国大路上——沿着总布告指引的方向雕琢前行”专栏之“各地教诲造诣巡礼”系列,通过一个视频、一组大图、一篇宣布先容安徽如何着力发挥高档教诲龙头浸染,为高质量发展加注动能——
组图带你看
安徽理工大学智能掘进机器人数字孪平生台。
安徽大学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科研团队在开展微纳器件加工及光电传感实验。
安徽省全面推进聪慧学校培植与运用,实现聪慧学校全覆盖。
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教诲集团学生在多彩教室上动手动脑,快乐发展。蒋娟娟 摄
安徽省屯子责任教诲学生享受免费营养餐。
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宣布带你看
安徽着力发挥高档教诲龙头浸染——
“高教引擎”为高质量发展
加注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辅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布告关于教诲的主要论述、关于安徽事情的主要讲话指示指挥精神和全国教诲大会精神,坚持以改革匆匆发展、以创新求打破,推动全省高档教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革。
安徽省高校毕业生留皖就业人数从2019年的18.23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26.16万人,创业人数从2019年的1168人增加到2023年的7653人。
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安徽以全省之力奋力托举高等教诲超过式发展的决心和聪慧,高档教诲转型升级也正成为安徽在新一轮生产力布局中的强大助力,教诲链与人才链、创新链、家当链在江淮大地上正交互领悟,书写着安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抓质量提升
推动教诲链与人才链精准对接
家当发展的趋势和引领家当发展的感召是安徽高校学科专业改革布局的牵引线。2022年,安徽省政府出台《深化高校学科专业构造改革做事家当创新发展履行方案(2022—2025年)》,个中提出到2025年,要使得符合条件的高校向运用型深度转型,高校区域功能定位与家当布局匹配度大幅提升,跨界领悟、科教领悟、产教领悟、校企互助更加紧密,学科专业构造更加适应科技创新和新兴家当发展须要,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能攻关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大幅提升,人才链、家当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等“多链协同”的家当生态基本形成等发展目标。
自2022年深化高校学科专业构造改革以来,安徽全省高校新增本专科专业点1124个、改造265个、停招撤销1273个。截至目前,省属高校专业点共5669个,个中紧密做事新兴家当的专业点3682个,占比64.9%。2024年高校普通本专科招生操持中,做事新兴家当的干系专业招生34.2万人,占比达69.03%。
2024年,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高质量培植特色高校特色学科专业的辅导见地》(以下简称《辅导见地》),为安徽高校深化分类改革定下了主基调。《辅导见地》提出要以做事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聚焦运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分层分类明确不同高校发展定位,启动培植一批行业特色高校、运用特色高校、技能特色高校和一批特色学科专业,到2027年建成特色高校20所、特色学科20个、特色专业群40个,2031年分别达到40个、40个和80个。
蓝图既定,高校内部的专业改革正发达推进。
“学校去年获批省高峰学科培植专项经费5100万元,并新增了‘生物医学工程’‘照顾护士学’两个安徽省运用型高峰造就学科,以及‘生理与脑科学’安徽省新兴交叉高峰造就学科,获企业和地方共建资金6729万元。”安徽医科大学发展方案处处长邱志海先容,安医大还就高峰学科培植经费管理、学科专业设置等出台了干系的管理办法和调度优化改革方案,以期提高学科专业内涵培植水平,提升做事家当创新发展能力。
紧扣当代农业发展和安徽十大新兴家当发展需求,安徽农业大学以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培植为抓手,加快专业调度优化、改造升级,重点布局生物育种、智能农机装备、农产品精湛加工、农业绿色低碳循环、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科和交叉学科,新增聪慧农业、生物育种、智能制造等8个新专业。在招本科专业中,51个专业直接手事十大新兴家当和当代农业,占比73.91%,学生数占在校生总人数的74.93%。
人才好不好用,市场和行业说了算。“我们学生演习的情形怎么样?贵单位对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有什么建议?”这个暑假,蚌埠医科大学药学院党委副布告李方虹带队去各演习点拜访,节制一手资料后再与演习单位就演习生叮嘱消磨、学术互换、毕业生就业等漫谈。“像这样的访企拓岗一年最少两次,所有演习点全覆盖。不只要摸清演习学生的状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主要的是理解就业市场,强化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李方虹先容。
抓体系培植
推动教诲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
2023年7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央“集成电路前辈材料与技能产教研领悟研究院”在安徽大学揭牌,这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央第六个研究院,补充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央在集成电路领域新型研发机构的空缺。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安徽大学在主动融入地方的路径中努力办理和打破集成电路家当瓶颈问题的创举。
集成电路被誉为高端制造业的“皇冠明珠”,是我国主要的根本性、先导性、计策性家当。近年来,安徽抢抓计策机遇,重点环绕合肥等城市及时布局集成电路家当。
家当有须要,高校来回应。环绕家当的创新需求,安徽大学聚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培植,搭建“集成电路前辈材料与技能研究举动步伐”。学校先后建成了根本研究、技能创新和行业运用一体化的产教研领悟的综合平台,建成集成电路科研基地及高端人才培养基地,支撑安徽泛半导体行业发展,办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的光鲜特色与区域上风。
近年来,安徽立项培植首批14个省新型家当共性技能研究中央、15个省村落庄振兴协同技能做事中央。已建、在建和预研的12个大科学装置中11个有高校参与,呈现出新一代量子打算原型机“九章三号”、量子打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天下首台套医疗级无线智能超高清腔镜系统等一大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连续3年以10%旁边的速率递增,2021—2023年,安徽科技进步一等奖中,高校占比达63%。
安徽还为高校科研职员丰满羽翼。自2022年起,安徽在海内率先从省级层面组织高校体例年度科学研究项目操持,履行省属高校科研业务费制度,增设科研创新团队、高校精良青年项目、高校精彩青年项目等种别,筹集6.6亿元用于高校有操持有组织科研攻坚。在安徽省高校重大或重点科研项目挑选立项过程中,明确提出“企业委托开拓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以重点列入”,勾引企业参与根本研究,建立根本研究与运用研究的贯通机制。
据悉,目前安徽已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单项考察,全方位引发高校开展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持续深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编制机制改革,在全省28所高校全面推广中国科学技能大学“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科技成果转化模式。2023年,全省高校立项横向项目11319项,同比增幅21.9%;2024年上半年,省属本科高校到账横向经费10.44亿元,同比增长50.15%。
除此之外,安徽还在加速争创建设国家区域高校技能转移转化合肥中央,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任务,搭建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链接中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抓构造优化
推动教诲链与家当链精准对接
如何冲破高校和家当、企业间的壁垒,从机制上为区域创新赋能?安徽高校作出了自己的考试测验。
为高质量发展储能赋能,首先要把载体培植好。2024年,安徽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培植区域高档研究院,并开展研究生招生的两个省份之一,培植启动以来,按照“市场主导、政府主推、院校主研、企业主用”原则,着力打造“四链一体”的统筹平台、枢纽平台、折衷平台、功能平台,并制订关于培植安徽高档研究院的见地,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目前,高档研究院2024年校企联合科研与人才培养项目首批参与企业71家,联合培养项目207项,共招录硕士研究生496名、博士239名,成为安徽教诲做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载体和主要平台。
为构建产教领悟新生态,安徽多措并举,打出系列“组合拳”。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立项培植199个省级当代家当学院,做事新兴家当占比约86%。加强“双师型”西席军队培植,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首批选聘301名家当教授参与院校人才培养事情,修订出台高职院校“双师型”西席认定办法和标准,挑选培植25家省级职业教诲“双师型”西席培训基地,2018年以来连续认定“双师型”西席6735人次。建立高校理工科西席赴企业挂职实践事情机制,每年选派300名高校理工科西席到企业挂职实践。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安徽高校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4项、二等奖62项、三等奖95项,获奖比例75.66%。
即便是在暑假,巢湖汽运有限公司无为客车大修厂二级技师潘凤丽也时时时收到学生发来的信息,讯问汽车修理专业问题。
潘凤丽自去年9月被聘为芜湖市家当教授往后,每周都会花3个半天,到芜湖电缆工业学校为汽修班学生讲授发动机气缸盖拆装课程。
“潘老师讲得很透彻,光上理论课没什么觉得,而实训课上完就知道怎么操作了。”该班学生张和智说。
近年来,安徽创新用人机制,冲破人才流动壁垒,树立项目用才、岗位用才、柔性用才等理念,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生态。每年从高校选派工科西席到企业挂职担当企业技能副总、技能顾问等,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和研发;从企业挑选精良工程人才到高校担当家当教授、客座讲师,双向赋能,不断激活做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引擎。
笔墨 |方梦宇
来源: 中国教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