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包粽子。
端午节这一天,我看到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插上了艾叶,有些人还佩戴了香囊。小朋友佩戴香囊的比较多。香囊的样子各式各样,都很漂亮:有菱形的、方形的、颜色有红的、黄的……可好看了!我走在楼道里,楼道里飘香着粽子的味道,真香啊!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肚子早已咕咕叫了!我跑到家里,告诉妈妈我也想吃粽子,妈妈不紧不慢的说:“别急,别急,我们等会儿到奶奶家还要包粽子呢!”
到了奶奶家,只见奶奶已经把材料准备好了:江米、红枣、花生、箬叶。不等奶奶开口,我就抢着说:“做粽子可简单了!我们把材料准备好,用箬叶一裹再一煮就可以了!”我有点儿得意,心想:奶奶一定无话可说了,我已经把做粽子的全部过程都说了下来,奶奶一定觉得我太聪明了。可奶奶说:“你说得简单,包粽子可有许多讲究呢!”我不相信,包一个小小的粽子能有什么讲究?
开始包粽子了。我自告奋勇,决定第一个试试。我拿起箬叶,包住江米随便缠了几圈。缠出了个圆不圆、方不方,也不是菱形的东西。我拿出红丝线,心想:奶奶平时给粽子“五花大绑”,真难看,我可以缠一个漂亮一点的嘛!我用线围着粽子绕了两圈,然后系了一个好看的蝴蝶结,太美了!我自己都佩服自己。可我刚一松手,粽子就“散架”了。箬叶一松,江米从里面掉了出来,让我白高兴一场。
奶奶见了,来给我们做示范。箬叶经奶奶三折两卷就包成了一个粽子。奶奶还教我们包粽子的窍门,大家试了好几次,终于学会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收获可真不小呀!
篇二:又是一年端午节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在这“家家雨”中,又一个端午节在向我们款款走来。今天的端午节我们除了要吃粽子、挂艾草,还要做一个香袋来迎接这温暖的端午节。
说起这香袋,在我们中国可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古时候人们认为5月初五是个毒日,会有邪物侵袭,于是就把各种香料放进香袋,戴在身上避邪、驱瘟、祈福纳祥。人们还把香袋做成各种形状,既美观又实用。
我兴致勃勃地翻箱倒柜找出做香袋所需要的材料,有布头、针、线、剪刀、棉花,接着就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学做心形香袋。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用剪刀把彩色的布料剪成两块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可是剪刀实在是太不给力了,剪了许久,还是没有剪成正方形,边缘处还冒出了一条条毛边。好不容易把正方形剪出来了,我就把他们各自的正面叠在一起,拿出准备好的针和线,一下又一下的沿着相邻的两边缝了上去。再看看男生那一边,一个个不是不会打结,就是不会缝,请求帮助的声音满屋子里都是。反观女生这一边,却是飞针走线,不断地传来“我做好了!”“好简单啊!”之类兴奋不已的声音,有的还在做好的香袋上缀上流苏,挂在脖子上向男生们炫耀着,好不开心。我回过头继续专心致志的做着手头上的活,可惜一个不留神,针头就扎进了我的小拇指,疼得我直叫唤,心里想着:做香袋看起来很简单,可是真正自己做起来还真是不一般的难啊!
终于把两边的缝好了,然后我把布头翻过来正面朝外,压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心”的尖部已经呈现出来了,我总算是有了喘气儿的机会了。休息了几分钟后,我把棉花和香料塞进香袋,最后把缺口用平针缝上,然后把线抽紧,将两个角靠拢在一起。一个鸡心形的香袋就在我手中诞生了。我拿起自己新手做的迷你型小香袋仔细地闻了闻,一股怪怪的草药味道扑鼻而来,但是听说它能驱蚊保平安,我对它一点儿也不反感。看着自己亲手做的一个香袋,虽然做的并不好看,但是我还是被一种名为“快乐”的心情包围了。
走进端午,领略我们中华民族的别样的内涵,萦绕心头的是那绵绵的暖意。
以上就是又是一年端午节作文600字的介绍,更多关于节日作文的内容请继续关注“美德网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