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农场取货、核对订单、方案送货路线……3月24日下午5时,舟山岱山县秀山乡经济贸易和渔农业发展办公室事情职员厉日亮一放工就忙活开了。“本日要送33斤番茄、4斤草莓和30斤胡柚,一共13个订单,早点出发客户就能早点收到。”见到我们,厉日亮来不及寒暄,便麻利地将一袋袋农产品搬上车。这一天,是85后厉日亮利用放工韶光责任当“快递小哥”的第34天。
1月至3月本来是秀山乡胡柚、番茄、草莓等农产品的发卖旺季。往年此时,来自当地企业,上海、杭州等地超市的订单,以及慕名前来采摘的游客,常常让庄家们的产品供不应求,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操持。“企业歇工,生鲜快递停运,险些所有的发卖渠道都封闭了,滞销的草莓、番茄等不得不倒掉。”多年来与庄家打交道的厉日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月20日,秀山乡政府紧急组织乡农产品推广小组,通过互联网和微信服务群等平台,责任为庄家吆喝宣扬,厉日亮第一韶光报名参加。“乡里去年底就组建了面向岱山本地市场的农产品网售微信群,顾客线上预订,线下取货,现在已经有400多个固定客源了。”厉日亮还主动请缨担当“快递小哥”,“我恰好有一辆面包车,可以为庄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此后,厉日亮像陀螺一样转个一直。他定期将农产品拍照上传到微信群里。每天傍晚,结束一天的事情后,他又开始新一轮的劳碌:17时联系庄家取货;17时20分方案好送货路线;17时30分开车将农产品送到各个小区……逐渐地,订单多了起来,厉日亮成了深受庄家欢迎的“带货王”。
“最多的一天有20多个订单。”厉日亮翻开送货清单,最多的一页上密密麻麻地记住20多个客户的送货信息。他回顾,这些客户分散在不同小区,那天他开车绕了全体高亭镇一圈。为了赶在约定韶光内投递,他下车送货的时候都是一起小跑,回到家已是腰酸腿疼。
随着订单量的增加,为了防止出错,厉日亮专门为每一袋农产品制作标签——对照订单,在标签上写下收货人姓名、地址、购买的产品以及联系办法,末了把贴上标签的农产品按照送货顺序整洁堆放在车上。“我们一样平常把货送到小区物业那儿,以前有客户拿错,贴上标签后险些没有这种情形发生了。”
事实上,厉日亮不仅是“快递小哥”,还是品质“把关员”和售后“做事员”。“线上卖产品,保质保量最主要。”为了打响秀山农产品品牌,厉日亮每次取货时都会负责查看,有不敷之处第一韶光指出来。“小厉啊,上周送来的5斤胡柚,个中有一个剥开没啥水分。”偶尔也会有客户反响问题,厉日亮总是第一韶光报歉,并与庄家沟通补偿事宜。靠着厉日亮和庄家的共同努力,网售微信群里好评不断,客户口口相传,群里的成员也越来越多。
在岱山常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场,事情职员正在打包刚刚采摘的番茄,该农场卖力人野外飞见告,他们采取无土栽培的模式栽种草莓和番茄,绿色环保、口感鲜甜,“我们一贯想进入岱山本岛市场,但没有好的平台,多亏秀山乡政府和小厉他们帮我们打开了市场,也打响了品牌。”
像厉日亮一样的“农小二”,在秀山乡还有二三十人。截至目前,依托微信等平台和“农小二”们的共同努力,秀山乡庄家已发卖农产品近1万公斤。“农小二”们的吆喝没有停滞。厉日亮说:“只要庄家有须要,我们还会连续扮演好这个角色,为村落庄振兴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