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了“孤帆远影碧空尽”的船只,看惯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风景。当千里烟波,楚天的沉沉暮霭掩映了“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少女的倩影。昔日的良辰美景只剩下“大江东去,浪淘尽”。
几千年前的许多种种化作一缕清风。只留下王菲高歌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喜欢诗词,那短短数词勾勒出的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千缕哀思;也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心境;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情切;更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不忍离别。“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成青丝暮成雪”。
盛唐成就了李白,李白也成就了盛唐。想当年高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该是怎样一个意气风发的诗仙。虽是“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的仕途失意,却也赢得了”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赞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他或许天生就不该当君王,他不爱千秋霸业,如画江山,只愿与人一起风花雪月,吟词作赋,把酒言欢。但命运不济,只落得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惨境地。”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他徒有一身豪情,却被南宋冷落。在那个懦弱的统治者跟前,只能做一位江南游子。登上北固楼,抒发”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忧愁思绪。”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它是一个命运坎坷的女子,亡国,夫死,客居他乡,哪一个不是忧愁的根源。但她一介女流却说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言壮语。人生苦短,就让我徜徉在唐诗宋词的天地里,一路高歌。
篇二:唐诗宋词的美
借鉴历史,才不会让今日败笔;博览群书,才会让人生坦荡。
读唐诗吟宋词,从小便是我孩时的爱好,复古美吸引着我。
知诗人。伟大诗人牵绊着我的思维。我与李白、李清照同行;我与杜甫、杜牧同行;竖起拇指论李白,我感悟出李白写诗的豪放飘逸,崇敬他那扬袖举杯,便出口成诗的才气。我读出了李清照她婉约轻柔的词风。我总会读“大李杜”杜甫,欣赏他沉郁顿挫的诗风。在梦醒的早上,捧一本《解读诗人》,持一杯香茗,那是何等的美与惬意啊。
读唐诗,我捧一本《唐诗三百首》,看到“挥手白茲去,萧萧斑马鸣”。我读出了李白的豁达乐观;想到庐山的美景,我不禁默叹,打开《望庐山瀑布》。又读一首“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感受出一种孤寂。一首《望岳》,我感受出杜甫的年轻气盛。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读着《江南逢李龟年》。感受一种悲怅凄凉……我读着一首诗《江畔独步寻花》,赏花于夏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沉寂的午后,读《唐诗三百首》,与诗人同行,共同赏美。
吟宋词,赏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体会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情境,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会欣赏苏轼的《记承天寺游记》,看他如何吐露一种恬淡清怀于苦闷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情。吟李煜的《相见欢》,我经历一种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痛苦。在夜近更阑,翻一本《宋词》,仰望繁星天空,与夜共吟词之类。
唐诗宋词让我经历种种情怀,它们的美让我陶醉,我愿用心去读唐诗宋词,它们的魅力——美。
关注美德网官方微信,获取更多高一作文独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