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有长度,当帮人帮到底;善有宽度,不用噎废食;善有深度,应智慧行善。
——题记
智者有云,世上只有两件东西能让人感动:一是我们信仰的星空,而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准则。而善,则是这份道德准则的日常体现。
然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却有着如此多的事例。比如说,彭宇好心救人却成了被告,这让好多好心人心生畏惧,不敢再做这冤大头;虽然,这个事例让本应是天性使然的行善蒙上了世俗的尘,但是,也有一些人,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善良,让它重新焕发光彩,屹立于天地之间,聂清文就是一个很好的模范代表。身为矿工的他,为了去救人却被困死在井下,事后,人们在他的遗体旁发现一顶安全帽,上面用白粉笔写着他欠人家多少钱。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写出了他最淳朴的心声,这是最善良的人留下的最诚信的遗言。
读到这里,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对比上述两个事例,我们是应该采取怕被骗而拒绝行善的态度呢,还是……
还记得电影《人在囧途》吗?不知道大家读完读完后有什么感受呢?诚信危机的毒汁已经延伸向人心的各个角落,甚至没放过这最纯洁美好的善。我们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苦苦哀求的乞丐抛去不信任的眼神,对手机收到的求助短信一概删除。也许,我们的行善应拓一些宽度,多一些包容,心胸狭窄的人不愿行善事怕被骗,那么,何不告诉自己:“被骗又有什么关系,我有了善行和善心,又何必在乎对方的虚与实。”
其实,行善事一种哲学,也是一种艺术,把握好“度”,行善之路自会事一条通途。
所以,当善良遇到骗子时,放下心中的怀疑,用善意的火花点燃心中的火炬,有度地去行善,让其立体化,实在化……
篇二:当善良遇到不了解
有人说:“好心无好报。”我认为这句话有一层意思就是在说你对他善良好心,但因为你不了解他。因此在你看来,你没有得到应得的报尝。所以你会说:“好心无好报。”的确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当善良遇到不了解之时:材料中所说的《人在囧途》中的主人公牛蛋因为自己的善良,将自己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那个在他不了解之前认为“骗子”的女人手中。因为不了解,牛蛋误将该女人认为是骗子。此外还有一个主人公李成功因为不了解那个女人,所以他和牛蛋一样,也将那个女人认为是骗子。但其实际上那个女人根本就不是骗子。当善良遇到不了解之时,你们会迷茫。
当善良遇到不了解之时:09年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一位女教师,她在大学毕业之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去贫苦的乡村当教师,放弃了好的工作机会,放弃了在大城市的生活,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自己善良之心的驱使之途。然而她的这种善良之举在别人的眼中看来(这些不了解她的人)是笨蛋、精神有问题的人的做法。然而,她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她有一颗善良的心。此时的善良遇到不了解之时,你会误解,甚至是嘲笑与讥讽。
当善良遇到不了解之时:几年前我在《意林》上(好像是,有点记不清了),曾读过在一个高中中,有这样一对一开始都对对方有好感的男女同学。但两人都不敢彼此向对方倾诉。男同学的学习比较差考大学是几乎无望,女同的学习却比较好,考个二本几乎不成问题,再加把力考个一本重点大学也是不成问题。彼此相识之后,便彼此相恋。女同学对此次的相恋十分珍重,因为这是她是初恋。她本想使自己能与“他”走得更近一些,但当他们走得近了一段时间后,这个男同学却出乎意料般地做出了一个令这个女同学吃惊的决定。这个男同学走过去与女同学说:“咱俩还是走得远点比较好。”女同学根本就没有理解这句话的目的。然而男同学说这句话的原因则是因为,他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害怕因为走得近而耽误女孩的学业。男同学的善良并没有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有人说他很无情,女孩也这样说。当善良遇到不了解之时,你们会无情。
当善良遇到不了解之时,你们会迷茫、无情、嘲笑。善良与不了解相融在一起之时,你是否还会保持清醒的头脑?你们是否还肯定会说:“好心无好报”呢?
更多当善良遇到什么时作文-当善良遇到__时半命题作文的相关文章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