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第74天,拨云见日的觉得”
【人物】
左祥荣
江苏省公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左祥荣
4月18日,清晨8点30分起就一贯试图连线采访左祥荣年夜夫,但是手机一贯未接通。直到下午7点30分,终于接通电话,知道他刚刚出舱。“本日团队一起会诊治疗重症病人,特殊忙。”左祥荣说。
2月4日起,承担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武汉体育中央方舱医院建监工作,3月23日起,承担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救治事情,4月14日,进驻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本日是左祥荣在武汉的第74天。
:在武汉的第74天,什么感想熏染?
左祥荣:3月19日我送走第一批队友,4月12日告别第二批队友。这两次送别感触很深,出征之时,雨雪交加,天寒地冻;凯旋之日,疫除魔灭,春暖花开;东风卸白甲,英雄归故里,金陵万人迎。同事们回去了,我也很安心,送别之后转身劳碌,和来的时候一样,齐心专心就想把病人救治好。
如今末了的坚守,觉得形势逐渐趋于好转,我紧绷的弦也逐渐放松了,心情犹如表面的景象一样拨云见日,充满阳光和希望。
:从武汉方舱到金银潭重症再到武汉协和的末了坚守,不同阶段的几个病区有什么不同?你们面临的不同的寻衅和应对在哪里?
左祥荣:方舱医院紧张收治一些轻症病患,不仅是医院、更是一个社区,在培植方舱、照护患者的过程中,江苏的年夜夫不断摸索,根据轻症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及切实的生理、生理条件,首创出方舱医院建管的“江苏模式”,成为托举“生命之舱”的主要力量;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患者住院韶光长,病情较重,救治难度大,江苏增援湖北医疗队成立专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CRRT、ECMO人工膜肺等专业救治突击队,对重症和康复患者保持密切监测和风雅化管理,目前金银潭医院重症患者已经全部“清零”;目前邱海波、郑瑞强、潘纯三位国家专家组专家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我和他们一起,根据病情,对所有患者系统化地分层、分类,做到“一人一方案”的个性化救治,严格把握出院标准,筛查符合出院的患者。
印象最深的是3月23日至4月12日,我们转战金银潭,刻骨铭心。金银潭医院是这次武汉疫情的“风暴眼”,而南六楼危重症病区则是“‘眼中钉’”,先行者艰巨卓越的鏖战超出我们的想象,团队不畏困难,精诚互助,绽放欣喜之花。现在,我们连续坚守武汉,为了满城的希望!
“我不是男神”
:2月27日,你下夜班刷朋友圈时,忽然创造一条转发的关于你的微博,霸占了方舱医院病友们的朋友圈,被病友和网友称为“男神”。
左祥荣:没错。这位出院患者原来住武汉体育中央方舱医院2号舱F092的患者在出院前拍下了我为他末了一次阅片的照片,并在微博上转发,以表达自己对方舱医院所有医护职员的戴德之心。
:随后你的回应是:“我不是男神”。
左祥荣:是的,治病救人,不遗余力,我们年夜夫做的是职业分内事。我更喜好的是方舱病友们的其余一种说法,他们把方舱算作一个家,病友们都是家人,医护则是家长,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而我则更希望在这次灾害往后这会成为一种长情,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原谅,年夜夫只须要考虑怎么为患者看病,患者只须要考虑如何努力合营年夜夫降服疾病,纵然不能成为家人,彼此也可以是朋友。
我也想感谢方舱的患者们,在这里我体会到了最好的医患关系,再艰巨的付出,在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面前都会变得值得,他们的赞赏是一个医者最大的骄傲。
“等我回来,定还你深深拥抱”
:新华日报采访您,还有一些分外的缘分和情绪,由于您爱人是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员工,2月4昼夜22时38分,她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的笔墨。“没有豪言壮语,只希望你能安然归来!
待到我们摘下口罩时,请给我一个深深的拥抱。”您在前哨抗“疫”时,集团也去看望她的,此时此刻,有什么想对她、对她的“外家人”说的?
左祥荣:我想对她说,感激你这么多天的默默付出,让我在前哨能安心事情!
等我回来,一定会还给你深深拥抱!
尽可能抽出韶光多陪陪你,多帮你分担一些家务。特殊要感谢“外家人”新华日报社领导在我去武汉后第一韶光来探望家属,给家属安慰和鼓励!
报社从领导到同事都很照顾她,关心她,我在前方感到很安心、暖心,也鼓舞我更加努力,为降服疫情贡献个人力量!
“对他人的付出,我们从未有如此深刻的切身体会”
:3月22日,您过了一个分外的生日。
左祥荣:我在武汉抗疫这样一个分外期间的生日,我收到这天下上最俏丽的鲜花,最美味的蛋糕,最动听的视频,最诚挚的祝福!
这个生日是最分外、最难忘的!
浓浓的亲情、师生情,深深的同门情、同事情、战交情……无不让我冲动!
亲人的挚爱,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温暖,让前方的路不再危险,让攻坚克难的信心更武断。
:经历这次抗疫,经历末了的坚守,您有什么样的感想熏染?
左祥荣:党和国家关爱生命,热爱公民,不放弃每一条生命,作为年夜夫我们应挺身而出,勇于承担起救治患者的重任,这是我最大最深的感想熏染。国泰民安是每一个人的欲望,欲望背后是无数人默默无闻的奉献,所有人都在向着一个目标付出,对他人的付出,我们从未有如此深刻的切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