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马山家谱,不可避免地要提到退休西席张时希。
退休十多年间,他或加入编委,或亲自执笔,参与了马山十几部家谱的修撰。
走进张老师的家中,第一眼就被堆成小山似的家谱所吸引——每修睦一部家谱,宗族都会送他一套。
十几年下来,他家俨然成了马山的家谱收藏馆。
“家谱一样平常分为三个部分,姓氏起源;世系表,里面包括家训家规;祖传,是对族中有名望人的评价文章。
”张时希先容说,马山地区上一次大规模修家谱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间隔现在已经有七八十年,加上战乱动荡,留存下来的老家谱很少了,这都给重新修撰家谱带来了难度。

张时希参与修撰的第一部家谱,是嶂青张姓家谱,也是他的同族家谱。
作为族中比较著名誉的人,他被约请参与修撰。
2005年,嶂青张氏宗族成立了宗谱续修小组,成员9人,分工协作,分类记考。
张时希清楚地记得,历时八个月,他们一遍又一遍校正老谱,从各种村落志、镇志网络记考资料,一户一户拜访记录每个家庭的情形,修正了有七八稿,终于在当年冬至那天,将修睦的家谱送到了每一户族人手中。
目前,马山的家谱修撰一样平常须要两三年的韶光,大姓的话要五六年。

马山地区平易近间兴起修家谱热 汽车知识

“大多数家谱中都载有家训、家规,不仅发挥着规范家族众人的浸染,而且稳定了社会秩序。
”张时希说,时期在变迁,但家训家风中流传下来的精髓,与现阶段我们所奉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观仍有着许多的“不谋而合”。
翻开马山《许氏宗谱》,家范家诫多达14页,勤、俭、敬、讷、宽、忍、让、信……这是来自400年前的一位睿智老人许鼎臣对其子孙的谆谆告勉。
张时希说,在他所参与修撰的家谱中,家训“大同小异”,皆是教导子孙为人处世之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应该的。
个中,孝亲、敬长、睦邻、崇俭、贵勤、惩赌等家训,涌现频率很高。
(吴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