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不久前,国务院发函批复赞许将蔚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这座历史悠久的文物大县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蔚州博物馆地上博物馆的博物馆 汽车知识

蔚县,被誉为“地上博物馆”。

这里文物遗存浩瀚,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多达22处,傲居县级“全国第一”。

这里文化气息厚重,是全国文化前辈县、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最佳民俗文化旅游城市……

而蔚县蔚州博物馆,是目前我省建筑面积最大、展览面积最大的县级博物馆,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各种藏品6800余件。

走进蔚州博物馆,蔚县富余、殷实的文化家底令人叹为不雅观止,丰富而宝贵的藏品通报着历史的反应,讲述着属于这片地皮长久的繁荣与文明。

蔚县:历史早至石器时期

青铜彩绘雁鱼灯。
图片由蔚州博物馆供应

2017年5月18日,被称为“中国博物馆界奥斯卡奖”的第十四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设展览精批驳选活动在北京举行。

终评结果揭晓,蔚县蔚州博物馆的《“代蔚长歌”陈设展》荣获佳构奖。

我们馆是这届十个佳构奖中唯一一个县级博物馆。
”蔚州博物馆馆长李新威回顾当时的情景,依然愉快不已。

《“代蔚长歌”陈设展》通过旧石器时期到清朝末年的千余件文物,讲述了源远流长的蔚县历史,全景式展现了蔚县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今年,蔚县蔚州博物馆即将迎来自己的六十岁生日。

1958年11月,蔚州博物馆的前身蔚县博物馆创建。
1962年4月,成立了文物展览室。
1965年8月,蔚县博物馆迁入一处占地375平方米的清代民居大院,300余件展品有了百余平方米的展厅,博物馆的文物展览有了雏形。
1979年,蔚县博物馆规复重修,是当时我省最早的县级博物馆。

2016年,历时3年培植,新博物馆在蔚县南部生态文化新城区拔地而起。

“新馆更名为蔚州博物馆,基本陈设由《文明沃土》《代地春秋》《文物蔚州》《古堡天下》四部分和一个专题展览组成,全面、立体、艺术地展现蔚县发展史。
”李新威先容。

从本日的考古发掘成果看,蔚县的悠久历史,要从石器时期讲起。

早在1978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就关注到这里是远古期间主要的文化遗存地,倡议吉林大学考古系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互助,在桑干河流域的蔚县境内展开考古调查发掘。

1979年至1982年,考古队在蔚县对多处遗址进行发掘,收成颇丰。

在三关、筛子绫罗、四十里坡、琵琶嘴等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共出土了新石器时期不同文化类型文物数千件,它们是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西北河套文化的主要代表。

本日,在浩瀚文物中,被列为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首位的,便是这次发掘中出土的一件新石器期间彩陶盆。

这件陶器出土于蔚县琵琶嘴遗址,泥质红陶,敛口平沿,圆唇鼓腹,腹下部分向内斜收,平底。
口沿饰黑彩,肩、腹部用黑彩绘玫瑰花卉图案,这些都是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范例特色。

1982年,在三关考古工地漫谈会上,苏秉琦提出,三关等遗址所处的地带是辽西、中原与河套三个地区三种不同渊源古文化交汇地,也是北方与中原文化互换的双向通道。

“回溯历史,蔚县地处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和河套文化汇聚、领悟的三岔口,可以说,中华文化的主要根脉在这里生生不息。
”李新威说。

代地:见证农牧

文化交融

汉彩绘侍女烤肉串图陶灶。
图片由蔚州博物馆供应

在“蔚”之前,蔚县这块地皮有另一个名字——“代”。

商周期间,一个古老戎族部落在壶流河边建立代国。
此后代地历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先为代国,后为代郡,直至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始置蔚州。

许多历史记载中,都讲述了曾发生在代地的故事。

春秋末期,公元前475年,晋国大夫赵襄子使人请代王(赵襄子姐夫),在宴请代王时将他击杀,之后兴师平代地,代郡归晋,封伯子鲁为代君。

战国期间,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
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个中的“代”即今蔚县代王城一带。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将赵王歇迁到代,立歇为代王。
后韩信、张耳进兵于此,俘赵王歇,置代郡。

……

朝代更迭,孕育出形式多元、地域特点突出的代文化,也让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不断呈现。

收藏于蔚州博物馆的西汉青铜彩绘雁鱼灯,便是个中绝佳的代表。

青铜彩绘雁鱼灯出土于蔚县杨庄窠乡,由雁首颈(连鱼)、雁体、灯盘、灯罩4部分套合而成。
整体作鸿雁回顾衔鱼伫立状,雁体态宽肥,颈细长,身两侧铸出羽翼,有短尾,双足并立,掌有蹼,铜铸,全身施彩绘。

而且,青铜彩绘雁鱼灯功能设计上的奇巧更让人惊叹,实现了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统一。

“这个灯罩有两片弧形板,可旁边迁徙改变开合,用以调节光芒明暗和角度。
灯还可以自由拆装,方便清洁。
”李新威先容。

汉代历史遗存在蔚县分布广泛,除了匠心独运的一件件宝贵文物,绵延的代王城古城墙,以及文化遗存丰硕的宫殿遗址,都是大汉风云的见证。

与代时雄浑大气的史实相映成趣的,是一件颇具生活气息的文物——汉彩绘侍女烤肉串图陶灶,这也是蔚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件陶灶是1996年蔚县桃花镇佘家堡村落一位农人在春耕时创造的。

泥质灰陶的陶灶呈长方形。
从文物代价上看,单独一个陶灶没有特殊意义,但灶面上的彩绘极富代价。

彩绘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玄色木杠上勾吊着五块鲜肉,下绘三位侍女。
中间的在案上切肉,左侧的手拿三只肉串在火炉上烧烤,右侧的在整理食盒。
三人神态互异,生动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它从一个侧面反响了早在东汉期间,烤肉串在我国北方贵族之间就已经盛行开来,是我国创造最早的烤肉实例。

“烤肉串的起源常日认为与游牧民族有关,陶灶上的烤肉串情景,印证了当时的蔚县是一个多民族聚拢区,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交融的地带。
”李新威说。

馆藏:讲述昔日繁盛文化

唐绿釉贴花塔形莲座陶罐。
图片由蔚州博物馆供应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属于代的历史结束,置蔚州。

蔚州城始建于580年,自此之后的1400多年里,蔚州城里鲜卑、汉、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多个民族在此容身,蔚州也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元地域文化。

在《文物蔚州》展区,浩瀚奇珍奇宝巧夺天工、技艺高超,讲述着蔚州昔日多样、繁盛的文化,让参不雅观者叹为不雅观止。

博物馆高105厘米的唐绿釉贴花塔形莲座陶罐和高74厘米的唐绿釉凤首陶壶,由于高大的体型,格外引人瞩目。

两件陶器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蔚县黄梅乡榆涧村落的唐代中晚期墓葬,但它们却与其他地方同期间墓葬出土器物风格不甚相同。

“这些绿釉陶器体型较大,曲线幽美,工艺精细,具有光鲜浓厚的西域器物特色,是多民族文化领悟的实物证据。
”李新威说。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百花争艳的期间,瓷器制作工艺出神入化。

在一件豆青色的宋代青釉瓷洗前,李新威停下脚步,“这件瓷洗造型大方持重,犹如美玉,是北宋瓷器中的珍品。

2011年,在蔚县南安寺塔下地宫创造了百余件宝贵文物,丰富了蔚州博物馆的馆藏。

“在南安寺塔地宫中创造的须弥座重檐金舍利塔和须弥莲座双重檐银舍利塔,如今被奉为博物馆双璧,极具艺术与历史研究代价。
”李新威如数家珍。

悬挂于博物馆内的清康熙台省箴行书轴,也是一件镇馆之宝。

清康熙台省箴行书轴是康熙于1700年御笔所书,是“康熙三十九年夏四月辛未颁御制台省箴以儆言事诸臣箴”。
打开绢质的书轴,行书八行共200字,笔法刚劲有力,字迹行云流水,整篇布局合理,运笔流畅洒脱。

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宝贵文物,在博物馆里讲述着属于蔚县的人文历史,折射出发生在这片地皮的风云变迁。

古建:再现多彩人文景致

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地上博物馆”。
这样的赞誉,源自蔚县厚实的文化家底。

“蔚县现有文物遗存点1610余处,国保单位22处,省保单位23处。
天下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8项。
”持续串说出这些数字,李新威话语中透着自满。

而蔚州古城本身,便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好的讲述者。

蔚州古城,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明朝洪武十年重修,是北京以西保存最为完全的古城。

蔚州古城周长3800多米,城墙高11.5米,有3座城门。
东安定门,上建有景阳楼,南景仙门,上建有万山楼,西清远门,上建有广运楼,有角楼4座,敌楼24座,垛口1100多座。

蔚州古城最大的特色是方正端庄、经纬分明、中轴对称的方案设计。
城内以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为主干线,形成以鼓楼与南门对称,南北大街为中轴的建筑格局。

明朝中期,为防御蒙元残余势力南下骚扰,作为要冲之地的蔚州村落庄纷纭筑堡自卫,形成了“蔚州八百庄堡”的独特景象。
在这里,形成了有庄就有堡、有堡就有庙、有庙就有戏楼的古建筑群。

如今,遍布全县的古民居、古城堡、古戏楼、老街道,栉风沐雨数百年,绝大多数依然保留着原貌。

在博物馆第四展区《古堡天下》,用模型和1∶1比例的建筑实物,还原了明清期间古韵犹存的长街短巷、错落有致的古宅老院。

古堡,是反响蔚县历史风貌的一类独特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是暖泉镇西古堡。

暖泉镇西古堡,又称“寨堡”,建于明嘉靖年间,是范例的北方古堡,至今基本保留着当时的历史风貌。

古民居,是蔚县多样化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现存的蔚县民居历史悠久,有些可以追溯到明初。

这些建筑多为四合院布局,从设计到用材上的精细让人印象深刻。

明朝中后期,民居建筑中涌现了大量砖、木、石雕艺术装饰构件。
到了清初,由于经济的繁荣,富商官吏们建筑的住宅又有了质的提升,装修、雕刻精细,象头、龙头盛行,影壁题材广泛。
富有的蔚县人建起了五连环院,乃至九连环院,形成了弘大、完全的建筑格局。

这些院落将民俗、建筑、雕塑、美学集于一体,或简朴憨实,或绚丽多姿,是我国北方古民居的范例代表。

溜达在蔚州博物馆,常有穿越时空之感。
万余平方米展区里,每一件文物都是回溯蔚县历史的密码。
古城堡、古书院、老街道……人们一次次惊叹于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
在这里,历史变得伸手可触,成为蔚县文化最好的表达。
(谢岩)

干系

呈现蔚县剪纸活态传承

蔚县剪纸代表人物王老赏。
图片由蔚州博物馆供应

今年3月11日,在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精彩上演,同时播放的专题片末了的画面,定格在蔚县周淑英一家为冬奥会创作的七米长卷剪纸上,引发众人关注。

剪纸,又叫窗花。
在蔚州博物馆内,专题展《刀镂彩染蔚萝花——蔚县剪纸艺术展》吸引着参不雅观者的目光。

博物馆里,每件剪纸都是精细的艺术品。
薄薄的白纸,用小巧锐利的雕刀刻下,再点染上鲜艳的颜色,剪纸的主题常日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蔚县剪纸,是全国唯一一种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
经由二百年间的活态传承、发展,蔚县剪纸在国内外享有广泛影响和极年夜名誉。

2006年,蔚县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提到蔚县剪纸,不得不讲蔚县剪纸艺术开宗立派的王老赏。

1890年,王老赏出生在蔚县南张庄村落的一个农人家庭,由于生活清贫,只上了三年学堂便辍学务农。
那时,他常常由于看邻居刻染窗花而忘了回家和用饭。
在师傅的教导下,王老赏节制了剪纸技巧,学会了染纸方法。

作为一名精良的剪纸艺人,王老赏因其刀刻之后又加以点染,遂在刀法措辞体系之外又创造了一套色彩措辞体系,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了蔚县剪纸独立于其他剪纸艺术派别的独特风格。

王老赏独创的宣纸镂刻染色的戏剧人物剪纸,个性突出,色彩富丽,造型严整,成为中国剪纸艺术的经典。
他刻刀下的戏曲人物活灵巧现,朴拙中见灵动,古雅中又呈现出乡土气息。

2013年春节前夕,美国纽约著名地标性建筑帝国大厦推出新春橱窗展,展出了蔚县民间艺人手工制作的《新春窗花》,窗花图形将中国传统的12生肖和西方12星座奥妙结合,展现了蔚县剪纸艺人的创意灵感。
(文/谢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