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扶贫收益多,不知怎么花

穷苦村有钱了村干部有点愁 汽车知识

江西省井冈山市曲江村落,山区林多地少,村落落家当根本薄弱,穷苦发生率高,曾是江西省“十三五”穷苦村落,每10户人家就有2户是建档立卡穷苦户。

2018年以来,帮扶军队调研后结合曲江村落山泉水丰富的特点,开始发展白莲家当。
驻村落第一布告叶维祝说,曲江村落名下白莲栽种面积达到400亩,2019年白莲产品发卖额达到117万元,在白莲基地务工的穷苦户人均增收4000元。

“村落里扶贫产品发卖额首次超过百万元,我除了愉快也有点担忧。
”叶维祝说,若这笔钱用来投入白莲家当,有村落民担心规模大了会增加经营风险;若把钱留在账上不动,又有村落民吐槽村落两委压着钱不放……

不足为奇,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石子头村落的村落支书张连生也正为“如何把钱花好”烦恼。
“别看我们村落曾是深度穷苦村落,通过整合帮扶单位资金和经营性收入,去年村落集体收入超过120万元。
”张连生聊起村落里的大棚蔬菜家当十分自满:“每亩菜园能为穷苦栽种户带来至少5000元的收益。

张连生说,用扶贫资金修完村落道、建完活动室后,实在还有一部分钱躺在账上,村落庄还没想好这笔钱接下来该投到哪里,还没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一个村落民在采摘扶贫菊花 杨文斌 摄

2

有钱却苦恼:

不敢花、不会花、没人花

半月谈在采访中创造,扶贫收益不敢花、不会花和没人花,是部分穷苦村落苦恼“有钱”的缘故原由。

有帮扶干部认为,屯子扶贫家昔时夜多是传统栽种养殖业,随着规模扩大,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也不断增加,对扶贫家当来说,稳定性很主要,因而,一些村落庄会选择少量、分散投资几个家当,不敢大方费钱。

“泽泻是一种通利脾胃的中药材,我们村落所在的驿前镇是全国少数几个规模化栽种泽泻的地区。
”江西广昌县驿前镇田西村落村落支书李三华先容,泽泻每公斤卖18.5元,通过延长家当链,把泽泻深加工做成中药饮片,可以获取更多附加值,但如何从粗加工向精加工升级还须要摸索。
李三华说,家当升级面临缺渠道、缺技能等问题,这是村落里集体增收的10余万元暂时还没有找到“花路”的缘故原由。

随着穷苦村落家当发展从“有就行”迈入“优才好”,基层技能性人才不敷、劳动力缺少等短板也逐渐暴露。
张连生说,2018年以来,村落庄一贯想开拓茶树菇家看成为增收渠道,但缺少专业技能人才。
他打算在村落里寻觅几个“苗子”送去培训学习,然而村落里八成青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
培训费有了,但找不到得当的培训工具,这笔该花的钱没人花,让家当发展操持延后了不少。

3

减风险留住人,让钱花在刀刃上

针对上述问题,部分帮扶干部和穷苦群众希望在风险管理、人才培植和龙头企业引领等方面得到更多支持,帮助穷苦地区放下顾虑,专心发展。

“去年一场洪灾导致村落落大棚蔬菜丢失严重,但农业保险均匀每亩只能补偿300元旁边。
”张连生等人认为,家当扶贫保障手段仍需优化。
他们建议金融机构结合各穷苦地区家当特色推出针对性家当保险,优化赔付流程,应保尽保,减小穷苦群众发展顾虑。

穷苦村落劳动力外流严重,人才喊渴。
基层希望能推出更多优惠的人才政策并完善人才造就体系,帮助穷苦地区留住年轻人。

对付部分穷苦村落把不准发展方向、缺少资源渠道等短板,村落干部们认为,要与龙头企业建立更牢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利用其成熟的科技力量、市场渠道和管理制度带动穷苦群众发展家当,有效减少试错本钱,让大伙心里有底、敢费钱。

来源:《半月谈》2020年第21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陵犯了您的合法权柄,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

来源: 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