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城市的喧嚣与浮华,别离身后的高楼,伴着一点细雨,我如约而至,并没有人邀请我,只是随着思绪的牵引而来。

  园子不大,环顾四周,得一幽僻小径,花木丛生,透着一股隐逸的文人情致,抬头,见一匾,上书“芥子园”三个大字,无雕琢,无华饰,不似别处的红字金漆,恰如李渔先生的文章,朴实无华,却蕴涵深意。

关于闲情的作文800字 知识百科

  兰溪城原本就不大,可观可赏之处自然不多,而在这为数不多的古典景致中,我最欣赏的,便是这一方小小的芥子园了。

  收拢思绪,和着李渔先生当年的步子,我迈入这抹芥子闲情中,目之所及,竟处处是盎然之景,那攀着古墙,无止无尽的藤蔓;那淡雅含香,多年开不败的花,哪一样不是这份惬意所孕育的精华,当年,它们曾伴着李渔先生度过那段闲适的日子,宣纸在院子里铺开,童子研墨,香气四溢,伏案,挥毫,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耳边,风吹树叶的声音依稀可辨,融合了,人与景,文与情。今天,我站在这张石凳前,轻轻坐下,怕惊扰了这满园的静谧,脸贴于石桌之上,沁凉温柔。

  我抚摸园子里的一片叶子,希望能感受到涤荡在其间的李渔先生的指纹,那一花一叶总关情的文人情致。园子很小,小得清秀,小得雅致,小得隽永,正房门前一汪碧绿的水,多情只此一滴,荷叶平铺,隐约可窥得二三睡莲,隔了这水,便是戏台了,我坐在观戏台上,闭眼冥想。

  耳边仿佛传来伴奏声,声声入耳,睁眼,起身,想像李渔先生所做的动作,身段灵巧,拈花手指,丹唇微启,凤眼弯眉,自由灵动,出将,入相,游走其间,做自己的观众,演自己的戏,哪管它红尘烦忧,写意的人生中飘出淡淡的兰香,李渔先生在历史这个大舞台上唱了一出并不孤单的独角戏。

  巍巍横山,仰望间掠过一抹雄奇,衬托出芥子园特有的江南婉约,沿着一条弯曲的石子路向前,没有桃园的豁然开朗,只是整个人仿佛要化开般得柔软想与那温柔的水化为一体,想拥有这芥子般微小的闲情,渲染自己的芥子人生,诗意地栖居。

  这里,只一眼便永生难忘。想要永远坐在佩兰亭里,树木皆参天,花草尽含情,也许洗尽鸢飞戾天的名誉杂念,滤去功利,感受淡泊。

  亭外烟雨朦胧,混沌了一片山水,越发散出一种幽深的惬意,可堪一曲抒情的音乐,科比一首醉人的宋词,美,就美在这里,记在脑中,却无法找到可以描绘的词句,只可相忘于此间。

  想着李渔先生的那个当年,看着芥子园的这个如今,心里不免生出一丝物是人非的伤感,但是我知道,这不是凄凉,毕竟,这儿有的是婉约与闲情,并不是绝望与凄凉。

  芥子闲情,悠悠我心。

  篇二:闲情记趣

  在一个个安静的午后,总爱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被时光放逐。品一口清茶,读一首好诗,听一曲琴韵。平凡的生活让我的志趣点亮,仿佛一朵绽放的兰花,释放出缕缕清幽的芳香。

  恋诗之情

  穿越历史的轮回,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熟悉的身影:李白、杜甫、白居易……诗人总是无奈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敏感又敏锐的心洞察一切,感知万物。在他们编织的诗的天堂里,我读到了人生中最微妙的情感。沐浴月夜色,抒“举杯邀明月”的安逸;听百川汇合,尽吐“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放气概;倚苍松劲竹,凝神细思“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抚端庄古琴,奏千年古韵,静品春江花月夜的悠悠情思。曾为易安的“帘卷西风”而潸然泪下;曾想苏轼雄浑有力的“大江东去”遮掩下也有“不思量、自难忘”的哀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放不羁不禁让我佩服之至,诗的海洋永远是我心的港湾。

  品茶之趣

  静静品一盏香茗,任杯中升起袅袅轻雾。茶叶的清香汇入心里,伴着淡淡的苦涩一同化作丝丝清甜。

  最爱看那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翻滚沉浮,一次次被沸水冲起,一次次又安然地落入杯底。浮沉起落,反复无常,若是怕沸水烫碎了心,那么清香便只能封沉。每当品到

  茶的最后一口,便觉心中充盈着幽香。茶叶在一次次浮沉起落中去除了自身的苦涩,审慎而不急躁地释放着芳香,直至茶香与清水融汇一注,这缕缕清幽也更隽永、长久。

  我想人生何尝不是这样?人生不可能永远站在风口浪尖上,能屈能伸才最好。放大痛苦,无异于杞人忧天。

  听曲之兴

  曾经幻想在寂静林荫处拥有自己的小木房子,简陋但是清雅。墙上挂只古琴,闲时撷二三友伴,负琴上山,弹奏高山流水的千年绝响。

  梦回千年,昔日爱幻想的小女孩的梦化为了今日对古典的依恋之情。凝神细听,便能感觉到曲与人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默契,天地自然尽在几缕丝弦之上。

  我爱高山流水般高洁的友情,一生知音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让千年的音韵随知音的亡逝而远去。天地不灭,亘古长存,伯牙子期的至真友情传为千古佳话。

  也曾为梁祝的凄美爱情而感动。每当曲音在耳边响起,脑海中便会映出化蝶双飞的凄楚画面。两只蝶儿惊恐地望着历史,渐飞渐远。

  曲声依旧,心与自然融在一起……

  恋诗之情,品茶之趣,听曲之兴。我的志趣伴我走过十五个春秋岁月。花开花落年复年,修身养性,得以无愧我心。

  篇三:闲情小记

  某一个清晨,推开一个小窗,肆意的呼吸着金秋九月微凉的气息,夏天的离开又编写了秋的开始。我想,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包括它——生活。

  柴米油盐酱醋茶,包括厨房里的锅碗瓢盆都是老妈的“同事”。厨房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但每天老妈娴熟的进入做菜这一环节,而且每次的成果都是色香味俱全,我和老爸每次都把菜吃的精光。“你自己不学会做菜,到时候怎么照顾自己。”耳边响起。

  老妈的教育之话……这正是我生活的幸福之一,唠叨为生活增添了色彩,那个倔脾气的母亲终于碰上了对手,那就是我。她开启了我的生活,并赋予它内涵。

  满园的蔬菜,踱步的猫咪,晒太阳的小狗,还有咩咩直叫的绵羊,交织成的是爷爷的生活。他喜欢听刘兰芳讲的《岳飞传》、《杨家将》,也喜欢每天早上农科频道的评书。爷爷的身子骨很硬朗,赶着绵羊去村边的草地上,踏着夕阳的余晖,倒背着手,有时很远都能传来鞭子的响声。他最盼望的就是我们放学回家,吃他种的蔬菜,一家人说着家常话,听他们说那过去的故事。如果说父母开启了我的生活,那么童年里的生活则是爷爷院子里的那些回忆,蛐蛐,蚂蚁,还有那个颤颤巍巍的老人。

  高中的节奏已经变得很紧促,但背后总有一个人告诉自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小时候,总是不愿接近他。他没有温柔的话语,没有细腻的行动,他只是习惯了默默注视中我的成长。慢慢长大才真正体会“父爱如山”的涵义。偶尔的放学,他都在车站等待,下车的时候叫着我的名字,那声音让我在陌生的人群中找到方向。我的世界里他是那股默无声息的力量。

  我曾经固执的认为,我将是这个家的中心,直到那个小家伙的出现。永远不会忘记初次见他时的情景,他正在母亲怀里安静地熟睡,肉嘟嘟的脸上泛起了笑容,或许他梦到了许多美丽的蝴蝶吧!“以后要当姐姐了要照顾好弟弟。”像是接到了圣旨般,我知道他在我生活里将成为无可替代的人,于是我的脑海里便留下了他摔坏杯子时的惊恐,故意打我时的调皮笑容。

  人的结构很特别,都是互相支撑的,像是一个家庭,像是某个人的生活。我眼中的生活就是多姿多彩的,富有也好,贫穷也罢,生活总是需要关心与被关心,照顾与被照顾的。现在每天的生活就与学习交手,与作业过招,很平凡,也很平凡。对于世界而言,他们只是几十亿分之一,而对我来说,他或她们确实我的唯一。我也是他们的唯一,这些唯一的人构成的人构成了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的生活。

  篇四:闲情

  昨天下午,我躺在家门前的一座小丘上,抬头一望,展现在眼前的,是几朵轻如花絮、白如绸缎的云,悠闲的漂浮过蔚蓝如水的天空,心情顿时感到宁静平和。想想,人们何曾如此放松自己?

  每天上学时,总能见到些不小心睡过头,匆匆忙忙跑进校园里的学生。而在那拥挤的地铁和公车里,上班族们的动作不外是:看看手表、擦擦汗、闭目养神。到达目的地后,又急急忙忙的赶下车,提着公文包快速离去。难道,我们注定被困在这如牢笼般,令人喘不过气的生活里吗?

  上学时,我总会早个十分钟,踏着轻松悠闲的步伐走在绿色林道上,看着一片片光彩斑斓的阳光从蓊绿的树叶间洒下,在石砖道上形成一幅幅活泼的景象。而在途中,也会不时的停下脚步,欣赏娇艳欲滴的玫瑰、优雅而散发清香的茉莉、活泼如骄阳的向日葵,运气好时还可看见绿绣眼啄食玫瑰那翠绿色的嫩芽,可爱的模样真叫人舍不得移开视线。

  宋朝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在脑海中想象一下,那会是一幅多么清爽、亮丽的景致呀!生活中到处是这种美丽的画面,只是人们都不能停下脚步,细细观察。试着放慢脚步,就像是农夫农妇们在晨曦中走向田埂中央,保持一颗好奇的赤子之心,生活中便能处处充满闲情!

本文关于闲情的作文800字为美德网原创首发,欢迎转载但是请注明来源!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