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啸虎 (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提及“铁券”,人们可能急速会遐想到《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个中对他的描写便是“累代金枝玉叶,先朝凤子龙孙。丹书铁券护家门”,并说他“祖上有陈桥让位之功,先朝曾敕赐丹书铁券”。
“铁券”是古代君主颁发给元勋的誓约和凭据,铁制丹书,以是也称“丹书铁券”。“铁券”始于汉初,据《汉书》记载:“天下既定,(刘邦)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元勋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这时的“丹书铁券”仅是一种给予元勋的名誉象征,并不具有“免去世”的功能。到了南北朝往后,“铁券”开始被授予了免去世的功能。到了唐朝,丹砂书写改成了金粉书写,后世的“免去世金牌”便由此而来。唐末五代期间,军阀盘据混战,朝廷为了收买一些将领,大量颁发“铁券”。现存最早的“铁券”实物,便是唐乾宁四年(897年)由唐昭宗李晔颁发给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钱镠的,个中就说到“卿恕九去世,子孙三去世,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那么,持有了“铁券”,真的就能够免去世了吗?我们不妨看看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时三位“铁券”的拥有者——枢密使郭崇韬、河中节度使朱友谦和中书令李嗣源的命运。
郭崇韬是李存勖身边的亲信重臣,李存勖称帝后,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枢密使。在同后梁的决斗中,他准确判断场合排场,不仅出谋划策,而且临阵指挥,身先士卒,对付击溃后梁军队、取得终极胜利发挥了决定性的浸染。李存勖正是屈服了他的建议,在战役的关键时候挥师直取后梁都城汴州,一举灭了后梁。郭崇韬为灭后梁建立了首功,被任命为侍中兼枢密使,兼领镇州和冀州节度使,进封为赵国公,并“赐铁券,恕十去世”。然而,郭崇韬虽然“位极人臣,权倾内外”,然则以得罪了不少人。他的政敌同李存勖身边的宦官、戏子相勾结,终极将他送上了绝路。
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李存勖命儿子魏王李继岌为西川四面行营都统,郭崇韬为都招讨制置使,率六万大军征讨蜀国(前蜀)。李继岌虽然是名义上的统帅,但实际军事指挥权都由郭崇韬节制。郭崇韬指挥军队很快击溃了蜀军,蜀主王衍屈膝降服佩服,从出师到灭蜀,仅仅用了70天,可谓是大获全胜。然而,进入成都后,郭崇韬同魏王李继岌身边亲信宦官的抵牾也不断激化。这些人在皇后的支持下,假借议事之名,杀去世了郭崇韬和他的两个儿子。李存勖得知后,将错就错,将郭崇韬的别的几个儿子也杀去世,并抄没了他的家产。而当初颁发的那张“铁券”,根本就没能救得了郭崇韬的性命。
朱友谦原为朱温的部将,被朱温收为养子。朱温建立后梁,朱友谦被任命为河中节度使、中书令,封为冀王。郢王朱友珪谋害朱温继位,朱友谦不服,同朱友珪发生冲突。朱友谦向后梁的仇敌、时为晋王的李存勖求援。李存勖派出援军,大败后梁军队。朱友谦就此归顺了李存勖,并在李存勖灭后梁的战役中,成功管束了后梁的军队。李存勖灭后梁后,朱友谦又亲赴洛阳朝觐,李存勖大为高兴,设宴接待,对他说:“成吾大业者,公之力也”,加封他为太师、尚书令,后又赐姓名李继麟,“编入属籍,赐之‘铁券’,恕去世罪。以其子令德为遂州节度使,令锡为许州节度使。一门三镇,诸子为刺史者六七人,将校剖竹者又五六人,恩宠之盛,时无与比。”
然而,朱友谦同郭崇韬一样,也得罪了宦官和戏子。这些人向朱友谦索要贿赂,开始朱友谦还只管即便知足他们,可这些人欲壑难填,当朱友谦无法知足他们时,这些人就开始对朱友谦进行诬陷,说他和郭崇韬串通谋反。朱友谦亲自入朝觐见李存勖,为自己洗白。可李存勖还是听信了谗言,将他和身边的几个儿子杀去世,并派青鸟使去河中将他满门抄斩。朱友谦的妻子率宗族二百余人赴去世,临刑前,她拿出“铁券”对青鸟使说:“天子所赐也!”行刑时,“百口涂地,冤酷之声,行路流涕”。
李嗣源是晋王李克用(李存勖之父)的养子,在随李存勖征伐后梁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称帝,李嗣源进拜检校太傅,兼任侍中。在同后梁军队决斗的关键时候,李嗣源率军为前锋,大败后梁军队,擒杀骁将王彦章,占领汴州,欢迎李存勖入城。李存勖拉着李嗣源的衣服说:“吾有天下,卿父子之功也,天下与尔共之”,并加封李嗣源为中书令。次年李存勖在南郊祭天,赐李嗣源“铁券”,进位为太尉。
李嗣源率军镇守北方,击败契丹,但李存勖对他的猜忌却不断加深。特殊是郭崇韬和朱友谦被杀后,李存勖专门派诸军马步都虞侯朱守殷去监视李嗣源,但朱守殷却私下警告李嗣源说:“德业振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公可谓振主矣,宜自图之,无与祸会。”后唐同光四年(926年),魏博戍卒发生叛乱,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军平叛,但军队发生哗变,拥立李嗣源为帝,回师攻入洛阳,李存勖被乱军杀去世。李嗣源躲过一去世,登基做了天子。
如果不是发生兵变,李嗣源的结局可能同郭崇韬和朱友谦一样。郭崇韬、朱友谦和李嗣源为后唐建立下了盖世功劳,但郭崇韬和朱友谦都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所谓的“铁券”也并没有能够让他们“免去世”。李嗣源做了天子后,曾专门就此问翰林学士赵凤:“帝王赐人铁券,何也?”赵凤说:“与之赌咒,令其子孙长享爵禄耳。”李嗣源说:“先朝受此赐者止三人,(郭)崇韬、(李)继麟(即朱友谦)寻皆族灭,朕得脱如毫厘耳。”说完长久嗟叹。由此可见,所谓“免去世铁券”不过是一种权谋,在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力面前,统统法律特权都是虚幻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陵犯了您的合法权柄,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
来源: 法治日报——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