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车轮踏面清扫装置改换为例,1组车2个人须要半天韶光才能换完。为了提高效率,动车组机器师杨启义历时两年,终于找到最优解。不仅大大节约改换时长,每年还可节约材料本钱1000余万元。
截至目前,杨启义已组织研发制作实用性工装及教具6件,并成为最近公示的“成都工匠”中的一员。他表示,8年蓉漂生涯,他对成都已经有了归属感,希望未来能将妻子、儿子接到成都生活。
杨启义
耗时长
2人换一组车需半天韶光
今年30岁的杨启义,是成都动车段成都东动车利用车间动车组机器师,他有着一张娃娃脸,虽然看起来年轻,但他已经事情8年之久,由他带出来的徒弟已经有百余人之多。
2014年,刚刚从学校毕业后,杨启义进入成都动车段成为一逻辑学徒。彼时的他,刚刚进入事情岗位,对统统都充满新鲜感、求知欲。“当时每天除了正常上班韶光,放工后还要到处去看别人拆装备、修设备,让自己尽快熟习事情。”据杨启义先容,经由近2年的学习实践,他正式出徒,并凭着吃苦刻苦的精神,成为了车间的主力。
2016年的成都动车段,动车组列车正处于连忙增长期间,动车段的检修任务也不断增加。
那一年5月3日深夜,杨启义与徒弟唐世洪仍在检修库中忙个一直。“师傅,这个研磨子换得太多了,我的手都肿了。”唐世洪小心翼翼地换下一块又一块被损耗的研磨子后,忍不住抱怨道。
灯光所照区域为研磨子
研磨子是一块约40毫米厚、形状似馒头的复合股料,装在动车车轮踏面清扫装置上,动车走行制动时压在车轮踏面上,起到打消尘埃、锈迹、油脂等附着物的浸染,被誉为动车的“车轮清洁工”。
由于损耗快、寿命短,这个“车轮清洁工”改换频率很高。每次检修一组车至少要改换30块,最多时乃至一组车要改换53块。
“一样平常按照2个人改换一组车算,改换30块大约须要半天韶光,改换越多耗费的韶光越长。” 杨启义见告,改换研磨子只能采取人工手动办法进行,且作业空间狭小、工序繁芜,耗费动车机器师大量精力,险些成了动车检修作业的“梗阻”环节。
半小时换一组车
一年可节约1000余万元
按照哀求,当研磨子厚度小于13毫米时就必须改换,否则将影响行车安全。但就当时来看,研磨子的改换过于频繁,耗费韶光长,不仅影响列车正常的检修安排,加班也越来越多。
“一方面不能让故障车上线,但又要担保老百姓正常出行,就只有加班完成。”杨启义说,为了提高效率,为了少换研磨子,他找到了其余两名同事开始了研发之路。
杨启义正在检修车辆
经由3个多月的不雅观察,杨启义创造CRH2A型动车组研磨子因与车轮踏面摩擦韶光过长、打仗压力过大,导致高损耗。
找到缘故原由后,3人以实验数据为根本,对CRH2A型动车组电路、气路进行了深入研究,终极,通过加装延时继电器,将研磨子与车轮踏面的摩擦办法由持续性优化为间歇性,缩短摩擦总韶光。同时,将研磨子与车轮踏面的打仗压力由490±10千帕降落至300±10千帕,减小摩擦力度。
终极,方案履行后,研磨子的改换频率从起初的一组车均匀30块,减少为1-2块,不仅大大节约改换韶光,也节约了材料本钱。
据理解,目前成都动车段所有CRH2A型动车组均已完成了这项改造,其成果还成功运用到了其他车型上。“按一组动车一年节约研磨子材料本钱15万元来算,每年预估可节支1000万元以上,同时降落了职员劳动强度和作业安全风险。”杨启义说,现在这项技能还被南宁、广州局集团公司学习借鉴。
有归属感
想接妻子、孩子安家成都
“起初我的一些发明创造,都是为了提高效率。”据杨启义先容,除了研磨子外,他参与研发的动车组运行故障动态检测系统,可通过高清相机拍摄采集线路上动车组转向架、车底部件等图像,通过比拟、剖析图像,远程检讨动车组运行状态。该设备可减少逐日一级修作业任务量的30%-40%。
事情8年来,杨启义先后担当动车组机器师、车间技能职员、教员等职务,他始终站在列车检修第一线,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创新研发。
杨启义正在检修车辆
截至目前,杨启义组织研发制作实用性工装及教具6件,所编写的制动不缓解、牵引物流检修处理手册,体例的四方平台动车组二级修流程作业辅导书,履历证后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推广。
2022年4月,成都邑总工会公布了2022年拟评比命名的657名“成都工匠”,杨启义在列。对此他表示,未来,他将进一步严格哀求自己,努力事情的同时,发挥工匠精神,扎根一线,研究更多优扮装备,进一步减轻检修任务量的同时,为节约材料,保障老百姓安全出行努力。
“我是一个南充人,在成都事情8年,现在这里带给我更多的归属感。”杨启义说,现在妻子、儿子都在南充,今年想把他们接过来,让孩子在成都读书,把家安在成都。
红星新闻 闫宇恒 拍照宣布
编辑 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