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出游子对故乡的眷恋

——访《望春花》曲作者、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盘龙

唱出游子对故乡的眷恋 休闲娱乐

光明日报 郭超

歌曲《望春花》是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盘龙受安徽省怀宁县之邀创作的。

地方邀约作品不好写、难出彩,是业内的一个共识。
既要反响本地风光,又要引起人们普遍共鸣,这就须要作品有大格局,将地方特色融入人们普遍关心的主题之中。
盘龙是个内心笃定的人,他不想随便写一首搪塞之作。
但在参不雅观了当地一些卓有造诣的企业和繁华地带后,盘龙依然没有找到头绪。

在一次无意的谈天中,盘龙得知,当地有一种众所周知的符号——怀宁县的县花“望春花”。

三月,盘龙来怀宁县石镜乡深入生活。
他远远看到,邓林村落海螺山的望春花竞相开放,漫山遍野,洁白如雪。
听说这望春花别号辛夷,还是名贵中药材和天然喷鼻香料的质料。
四下安静,盘龙只看到几位老人,在路口的望春花树下伫立,悄悄望着远方,仿佛在期盼儿女归来。
那一刻,盘龙想,他们的儿女也一定在他乡思念着亲人。
与老人攀谈后,盘龙得知,这几年家乡发展好了,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乐意回到家乡发展了。

不如就把“望春花”作为题目!
盘龙知道,自己找到了心心念念的得当主题。

在与合肥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词作家解明月,青年词作家夏元元切磋后,盘龙定下把望春花作为主题,以归心似箭的游子视角,来反响人们对母亲、对家乡的眷恋,对美好生活的神往。

游子思乡是文学与艺术永恒的主题。
《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描写。
唐代名诗《春江花月夜》中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无论是依依杨柳,还是相思明月,中国人总是蕴藉地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物的身上。

这次,盘龙让望春花来承载这份乡愁,自然是入情入理的一个选择。
望春花中的“望”字,天然带有“期盼”“思念”“神往”的意思。
“望”的是什么?歌词里写了,“花喷鼻香引着我呀,幸福在望”“花喷鼻香引着我呀,梦想在望”。

歌词和曲子都充满了朴实而富有个性的民歌风味。
音乐旋律在深情中充满期盼之情。
首句把歌词“翻过那一座又一座山”拉长成为“翻过那一座哟又一座山哎又一座山”,奠定了全曲一唱三叹、婉转多情的基调。
在“云儿飘飘过来,鸟儿在呀在飞行,有一种芬芳”这几句中,三字一顿,韵律感十足,唱来朗朗上口。
妈妈在歌唱”和末了的“天地一片醉人风光”是全曲音最高的两句,紧扣主题,令人印象深刻。
更为奥妙的是,作者将怀宁县的“怀宁”两字拆开入词,“心怀安宁是故乡”,十分妥善,不着痕迹。

这是一首充满徽风皖韵民歌特色的歌曲。
盘龙力求作品在具有艺术品位的同时,还要充满泥土气息和人间烟火气,以使作品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

盘龙表示,文艺事情者要坚守艺术良心,深入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他在写这首歌的时候没有想是否能获奖的事,便是齐心专心想把歌写好,以是能够把心沉下来。
他在创作另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板蓝花儿开》时,也是一样的心境。
创作要避免同质化,要独具一格,创作歌曲尤其要如此。
“现在,我们国家每年创作的歌曲大概有30万首之多。
这一方面是音乐繁荣的根本,另一方面也反响了我们有大量同质化的歌曲。
现在,能够脱颖而出的歌曲切实其实太少太少了,让人听到能面前一亮的歌曲屈指可数。
这就哀求我们在文艺创作上要有追求,绝不能知足于流水线作业。
”盘龙说。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01日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