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集历史悠久,早在秦朝时期废黄河沿岸就有人居住。被称为千古之迷传说不一的范丹、石崇古墓就座落在姚集蛟龙山东侧。历史上沿革多变,曾名姚集寨、姚家圩等,东汉光和五年(182年)此地姚姓人居多,起集,故名。元初,从属归德府邳州。明代,为青羊社。洪武年间划归大村落社,清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睢宁县志涌现姚集地名,民国明代初,属青羊社,后属大村落社。建国前属招义乡(白山社和青羊社)、第六、七区;建国后设姚集区和张圩区;1958年设姚集公社和张圩公社,张圩公社西南部和北部设县直林场,姚集公社西部设县直刘集果园场;1983年两个公社更名为姚集乡和张圩乡;2000年姚集乡、张圩乡和张圩林场辖区、刘集果园辖区合并,设姚集镇。
姚集镇拥有全县二分之一的山区和三分之一的废黄河河床,山地、河滩、水面占全镇总面积一半。境内有小型水库4个,以净水畔水库最大。紧张矿藏有大理石、磷矿、石灰岩、烧碱等。有姚集、刘集、刘店、张圩、古墩等5个集镇。建筑业是姚集主要的支柱家当,素有建筑之乡之称。历史上姚集自然条件恶劣,尤其是春旱导致沙碱地尘土飞扬,“春天到,秋日末,飞沙刮起难揭锅,路上行人难睁眼,一步一个沙灰窝”。流传的这首民谣便是那时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
姚集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二堡战斗、黄汉营战斗、铁牛乡保卫战均发生在姚集境内,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姚集镇境内有多处古墓遗存,以墓山和双谷堆著名,古墓中出土的铜牛灯是东汉期间的葬品,收藏于南京博物馆中。古迹有曾隐居黄石公的黄石洞、曾建有铁佛寺的铁寺山,房湾湿地公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