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起诉修理厂获3倍赔偿

法律鉴定见地显示,配件鉴定为旧件。
图为隔热垫边沿散落出的黄色物质

十多个修理项竟用旧配件 车主起诉修理厂获3倍赔偿 汽车知识

鉴定机构对部件进行鉴定

去年3月,陈师长西席驾驶的一辆长安牌SUV在成都金堂发生一起单车事件,致使车辆多处受损。
在联系保险公司后,车辆被送往了成都某汽车做事公司的修理厂进行维修。

长达三个多月的维修后,同年7月9日,陈师长西席前往修理厂取车。
在验收车辆时,其创造,安装在车辆上的多个配件疑并非全新配件,他提出质疑。
而后,陈师长西席与修理厂之间进行了永劫光的“新旧之争”。

今年3月11日,“3·15”来临之际,成都高新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公开审理。
法院认定了法律机构的鉴定见地,修理厂所利用配件为旧件,其行为构成敲诈,同时判令修理厂按照相应配件维修用度的三倍赔偿陈师长西席经济丢失22377元,以及各项合理开支5400元。

1

“新旧之争”

车辆维修后不对劲

经鉴定十余项配件为“旧件”

3月11日,陈师长西席向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讲述了他的车辆维修经历以及长达多日的维权进程。

去年3月2日,陈师长西席驾驶一辆长安牌SUV在成都金堂发生了单车事件,致车辆严重受损。
经保险公司定损后,事件车辆被送至成都某汽车做事公司的修理厂进行维修。

同年7月9日,车辆维修完成。
陈师长西席经关照前往修理厂取车。
据其回顾,当天就创造车辆所改换的配件疑似旧件,并当场向修理厂提出了质疑。
“由于我开了20年的大车,对车辆还是很熟习的,当时一打开引擎盖就创造不对。

陈师长西席先容,当时修理厂让其过几天再来处理,同时加上家人遇事件去世须要处理后事,自己只好先将车开回。

7月17日,陈师长西席再次将车开到修理厂,哀求对方进行处理。
双方一度争执不下,还曾报了警。

陈师长西席先容,他曾多次向修理厂讨要说法,但始终没有得到合理的回应。

陈师长西席称,2020年7月30日,他委托成都某法律鉴定所对车辆所改换的发动机罩、前大灯、前叶子板、前减震器、水箱、冷凝器等在内的十项配件是否为旧件进行了鉴定。
该法律鉴定所于2020年8月4日出具《鉴定见地书》,认定所鉴定的包括发动机罩、发动机罩隔热垫、前旁边叶子板、前旁边减震器、大灯等10余项配件均为旧件。

由此,陈师长西席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认为修理厂行为构成敲诈,应该承担三倍赔偿任务。

2

厂家辩白

改换配件均为新件

提走车辆应视为验收合格

3月11日,该案开庭。
在庭审过程中,对付陈师长西席所述及鉴定见地,修理厂出庭职员表示并不认可。
其称,修理厂改换的配件均为新件。
并提出,车辆经由保险公司复勘和陈师长西席试驾,陈某已提走车辆,应视为保险公司和陈某均对配件质量和维修质量验收合格。

同时,其认为《鉴定见地书》为陈师长西席单方委托鉴定,未经由修理厂对鉴定的配件进行确认,且间隔陈某取车已经20天,无法打消从取走车辆到送交鉴定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故意改换配件或人为破坏的环境。

修理厂表示,再者,陈师长西席车辆在事件中受损非常严重,根本部件发生很大变形,配件在安装时须要反复进行多次调校,其余车辆维修睦后还进行了百多公里的试跑,这期间都可能存在配件的污染和损耗。

陈师长西席则回应,之以是取车后20天才送交鉴定,其有难言之隐,因其家人发生车祸身亡,一贯在处理家中事宜,同时由于修理厂多次协商都不予处理才最后进行的鉴定。

不过,留神到,只管修理厂提出了质证见地,但却无法供应相应的证据。

3

法院讯断

修理厂构成敲诈

承担维修费3倍赔偿等

法院经审理认定,陈师长西席作为车辆所有权人为车辆投保了车险,车辆受损后经保险公司定损,成都某汽车做事公司作为供应汽车修理做事的经营者与陈某之间建立修理条约关系。

《鉴定见地书》虽为陈师长西席单方委托所出具,但作出鉴定结论的鉴定机构和鉴定职员具有相应鉴定资质,鉴定程序合法,且鉴定职员到庭接管了双方质询,对鉴定见地进行了合懂得释,该公司虽不认可鉴定结论,但未提交充分证据或充足情由予以回嘴。

同时,陈师长西席在对维修质量提出异议的情形下仍开走车辆虽与一样平常社会履历不符,但系在家人身故、急需用车的情形下作出的举动,行为动机具有说服力,符合人之常情。
修理厂虽质疑陈师长西席存在故意改换或破坏配件的可能性,但未提出相应证据予以证明。
且其未按《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维修配件追溯制度哀求,未能供应干系配件来源凭据,答允担相应的不利后果。

法院终极讯断,修理厂在供应车辆维修做事过程中,改换的配件为旧件,构成敲诈,严重侵害消费者的权柄,按照《中华公民共和国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讯断成都某汽车做事公司按照相应配件维修用度的三倍赔偿陈师长西席经济丢失22377元,以及陈某鉴定费、拆装费、鉴定人出庭用度等合理开支5400元。

法 官 支 招

应谨慎选择正规厂商

送修前后可拍照或录像

该案承办法官罗莎表示,发生此类轇轕的直接缘故原由在于消费者与承修人之间的专业知识和信息不对称,普通消费者对付维修标准、修理技能、配件质量均难以作出有效甄别和准确判断。

作为消费者,在进行车辆维修时要谨慎选择正规商家,修车前哀求签订书面条约,明确维修范围、维修价格、配件单价和质量等级,对付车辆送修前后状态可以拍照或录像办法记录,及时保存凭据,便于发生轇轕时有据可依。
若遭遇维修敲诈,及时保留证据,依法进行维权。

汽修行业的从业职员要自觉提高任务心和诚信意识,严格履行维修档案登记制度和配件追溯制度,依赖诚信经营,以好口碑赢得好发展。
同时,加强行业协会的宣扬教诲和勾引浸染,干系职能部门和司法部门要将监管落到实处,重办不诚信经营行为,共同促进我市汽车维修行业的康健发展。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杜玉全 拍照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