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老字号”谱写新歌,让老品牌抖擞新活力。这是30名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的社会实践项目,来自上音作曲指挥系、音乐戏剧系等专业的学生为参与共创共建活动的13家企业创作了26首歌曲,用音符诉说不同“老字号”的历史和文化,记录新时期故事。
老字号 希望有首年轻、活力的“司歌”
“中华老字号”蕴涵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人文和历史文化秘闻,沿袭和继续了中华民族精良的文化传统。参与这次共创共建活动的企业中,既有立丰、王家沙、恒源祥等10家老字号企业,还有3家新兴企业。
暑假期间,一群上海音乐学院学生分批拜访了这些企业,他们理解生产和事情一线,还与企业管理层、行业工匠、一线员工等“面对面”互换,写下拜访感悟,通过企业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为企业量身定制专属歌曲。
来自上音音乐戏剧演出专业的毛珏懿第一次走进了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在她印象中,“老字号”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秘闻,是拥有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产品或技艺的良心企业。拜访中她创造,这家创立于1927年的企业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还用非遗技艺供应了绒线颁奖花束。“原来老字号不仅有历史沉淀感,也紧跟时期潮流。”
上音电子音乐设计专业的蔡岳均是实践团队的卖力人,这次社会实践他拜访了很多“老字号”。小时候,蔡岳均常听父母讲一些老字号的影象,有些味道已经伴随着韶光消逝了,“当时以为这些老字号品牌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和美好回顾,但离我的生活有点远。”这次社会实践给了蔡岳均一个平台,他走进了万寿斋、上海皮鞋厂等,感想熏染到老品牌背后的历史厚重感,其匠人精神更经得住韶光磨练,经得起岁月的打磨。
不少老字号企业都对学生的到来很欢迎,在他们的印象中,关于“老字号”的歌曲非常少,更别说老字号的“司歌”,恒源祥就向参与创作的学生表示:“希望这首歌是年轻的并且充满活力的。”
学生 创作时融入老上海糕点叫卖的旋律
《We are YOUNG!
》,这是毛珏懿为恒源祥创作的歌曲名,“YOUNG”有两种含义,“单词本身就熟年轻的含义,表达恒源祥紧随时期步伐,兼容传承与创新,其余发音恰好同‘羊’,对应了‘恒源祥,羊羊羊’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
在编写歌词时,毛珏懿还放入了一些与恒源祥有关的元素,比如“让一根有形的线,承载无形的爱”,是指恒源祥以生产经营绒线起身,做成的纺织、家纺等为无数老百姓带去温暖;“用线勾勒五环”是指恒源祥三次为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打造奥运礼仪衣饰等,用绒线编织奥运梦想,登上天下舞台。“拜访中我才知道恒源祥和我们上海音乐学院是同一年出身的,有着不解之缘,以是创作时我投入了更多的感情。”这名95后青年党员说道。
“我参与了《点点飘喷鼻香》这首歌曲的创作与制作,还特殊融入了老上海叫卖糕点的旋律元素。”蔡岳均先容起自己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为老字号糕点品牌“万寿斋”而作,歌曲内容讲述了一个循着街头巷尾的糕点味道去追寻童年影象的故事,以是曲风上采取了比较温馨自然、贴耳入心的民谣风格,“制作歌曲时紧张环绕民谣和国风盛行的风格展开,还加入了一些琵琶、竹笛等江南地区的中国传统器乐。中间片段有吟唱式留白,使整首歌曲像一幅清新素雅的江南水墨画,又像一份清甜爽口的江南糕点,我希望听到这首歌的人,能从音符间感想熏染到飘出的糕团喷鼻香。”
项目团队 深入社会,用音乐讲述时期故事
“我们想让社会实践与社会不雅观察、志愿做事、专业学习进行有机结合。”项目辅导老师蔡世越先容,参与这次社会实践的学生来自上音作曲指挥系、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民族音乐系、音乐戏剧系、音乐工程系,以及上音附中师生,项目坚持“以公民为中央”的创作导向,持续了5个多月,鼓励青年学子感想熏染企业文化魅力,深入基层,深入社会,扎根公民,用音乐讲述时期故事,展示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同命运、与上海同发展的企业奋斗进程,创作一批能够生动展示守正创新、积极探索的企业风采和企业工匠精神的精良音乐艺术作品。这个实践过程也匆匆使学生用音乐回报社会、存心体验生活,做新时期的精良大学生。
团队成员的收成也不小,上音博士一年级生朱斯珂这次为上海哈尔滨食品厂有限公司谱了《影象的味道》一曲,他以为,这是生活在“象牙塔尖”的他们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做事社会的好机会。毛珏懿以为,作为一名新时期青年,一名上音学子应该学习老字号企业武断空想信念、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的精神,积极创演更多感国运之变革、发时期之先声的文艺作品。
据悉,后期若有机会,团队成员还打算举办精良作品展演音乐会,致敬慰问最美劳动者。若参加共建的企业故意将歌曲正式确立为“司歌”,也可开展名家指示、演唱、录制等进一步。这些企业的工匠代表也将走进校园,鲜活的榜样将激活思政“大教室”,汇聚社会育人“大能量”,在校企共育中开启上音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青年报·青春上海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