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底盘碰撞是法规“盲点”

在海内汽车市场上,虽然电动车所霸占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但是消费者对付电动车紧张还是有两方面的顾虑:纯电里程焦虑以及安全。

电动车底盘碰撞难题怎么破  第1张

为了缓解里程焦虑,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不断在优化电芯和电池包的性能,并不断升级BMS电池管理系统软件的表现,同时各方也在积极支配800V高压快充。
在这种情形下,对付电动车安全的顾虑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付新能源汽车来说,为了能够提升整车的续航表现,尤其是为了搭载更多的电池,整车企业每每会开拓全新的整车平台,以此在底盘上支配更多的电池。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底盘受到外界撞击,则很有可能导致电池涌现短路或者电芯发生热失落控的情形。
因此,底盘碰撞成为考察电动车安全与否的关键一环。

但是从法规层面来看,当前传统汽车的碰撞紧张是针对座舱内的驾乘职员,从正面、侧面和尾部三个方向的碰撞来衡量整车的安全性。
这些测试都无法反响出来新能源汽车在底盘上支配大量电池的工况和相应碰撞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曾经发布了T/CSAE 244-2021《纯电动乘用车底部抗碰撞能力哀求及试验方法》的行业标准,其纳入了底盘碰撞测试。
但是无论是较低的撞击速率,还是较少的电池侵入量,都只是从一个国标兜底的角度来进行考察。
就像C-NCAP这样的碰撞法规,肯定会对车辆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哀求。

瑶光C-DM经历极限测试

瑶光C-DM的底盘撞击测试堪称是一种极限测试。

根据国标的哀求,其只须要限定被测试车辆的车速在30±1km/h,且工装顶部最高点相对付整车试验质量下刮底初始对准位置沿Z向(垂直方向)在电池包或系统底部投影点在Z方向上的重叠量为30(+6/-0)mm。
经由单次刮底测试后,电池不漏液、不动怒、不冒烟即为测试合格。

在测试过程中,在行业标准仅为30km/h、30mm侵入的哀求下,瑶光C-DM以30km/h、40km/h、50km/h的速率撞击,连续3次撞击与电池包重叠量达到30、40、50毫米的车底障碍物。
在车辆底盘明显破损的情形下,瑶光C-DM测试静置30分钟后依然能做到“不冒烟、不漏液、不浸水” ,证明测试成功。

瑶光C-DM顺利通过测试背后的缘故原由

瑶光C-DM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和其在前期的主被动安全设计息息相关。
尤其是奇瑞精心设计的被动安全策略,成为瑶光C-DM的电池和整车能够抵御远超国标的底盘冲击的关键所在。

详细来看,瑶光C-DM在设计之初就从电池布局安全、车身电池防护以及电池自身防护三个维度来进行剖析,支配了前后旁边四层防护和底部六层防护。

在布局方面,瑶光C-DM在布局时避免了动力电池和高压油箱处在底盘最低点的情形。
这样一旦发生撞击,就可以避免电池和油箱首当其冲,成为撞击的中央。

在车身电池防护方面,瑶光C-DM在电池四周增加了护板和隔热板,同时在车身侧向增加了防护加强梁和门槛内吸能构造。

这种情形下,对付中小强度的撞击,电池周边的防护装置就能够很好地阻断冲击。
而对付那些高强度的撞击,则可以通过溃缩吸能的办法,来有效地卸去冲击的载荷,确保电池的安全。

从整车角度来看,瑶光C-DM的笼式白车身,在前碰撞区域支配了三层传力路径,在侧碰撞区域支配了两层传力路径,同时在防撞梁处设计了六个吸能盒,并在门槛处支配了CBS胶块。

从电池本身来看,瑶光C-DM所利用的宁德时期M3P高安全电池,比较于目前比较常见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电池两种电池技能路线,化学性能更加稳定且能量密度更高,因而发生热失落控的情形相对也就更少一些。

在电池管理系统BMS方面,瑶光C-DM也能够在行车碰撞2ms内实现断电,更不要说其所采纳的远高于国家标准的防水、扛撞以及散热能力方面的测试。
在瑶光C-DM的测试中,由于电池周边和车身自身的被动安全做得比较好,基本都还没有轮到宁德时期的M3P电池大显技艺,测试就已经完成。
但是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作为末了一道安全防护测试,其主要意义不言而喻。

在海内汽车行业,奇瑞向来有“理工男“的称号。
而这个称号的背后,是奇瑞在燃油车三大件上领先海内一众自主品牌的开拓能力。
在安全性上,奇瑞经由过往数百个整车工程项目开拓,也累积了大量的开拓履历,尤其是在被动安全方面,人们从来不会疑惑奇瑞的能力。

对付新能源汽车来说,无论车辆功能有多么的花哨,无论续航有多长补能有多快,一旦涌现了多起碰撞导致的车辆自燃的问题,对付全体品牌将是灭顶之灾。
而对付新势力车企来说,其虽然可以通过拆车借鉴不少其他车型的设计履历,但是这个和真正自己累积的项目履历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异。

是采纳守旧的被动安全设计谋略,还是为了节省重量提升续航,相对激进一些,将会是对新势力车企比较大的磨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