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情绪有光的男孩
邓皓
编辑转给我看一组歌词。
说:“邓总,您看看这个大学生写的歌词,这是自由来稿里很特殊的,我们以为不错,但不知道选用哪几首得当?”
我坐下来读这个男孩子的诗。
诗歌有十几首,很奇怪,都没有标题。
我读到第一首,眼睛就亮了:这个孩子会写歌词——
“在梦里象牙塔听过你,
你的呢喃赛过轻声细语。
在鼓噪人群中闻过你,
你的衣领气息赛过阳光雨滴。”
这是歌词的表述。
内心有感知力的人,能写歌词,情绪有光的人,能唱歌。
让编辑要了作者简介,得知这个男孩21岁,大学音乐系念大三,写了不少歌词,有的已经在校园传唱。
明白了:这是一个高校艺术生写的他的大学生活,还有他懵懂不羁的青春。
歌词都很小,便是他情绪的雨滴,或者阳光般的青春心跳,也有他的多思和敏感,比如,他对小丑内心的细腻解读:
“是小丑,自黑就天经地义,
是小丑,就该当逗你笑,
等戏院空寂,
你看那个小丑怎么哭了”。
21岁的男孩子,大学里写了这些歌词,当没人唱响时,他自己已经负责唱过。
以是,一个很可笑的插曲:这个让我们《星辰文艺》高兴认识的作者,寄来的十来首歌词,都没有标题。
这或许是少年一个人的内心独白,也是一个人的孤独吟唱,相称于古人的“无题组诗”。
我大致知道:编辑破例把这些歌词交给我的缘故原由。
我花了两个小时,逐一给他的歌词加上了标题。
末了的一首,我取的标题是:《一个人的小时期》。
我看到:那个叫安江明的男孩子笑了。
也在替他憧憬:他这6首歌词,大概有那么一两首能红。
他并不认识我。
但,我们的青春,一定相遇过。
2020-01-19马栏山众创园
(星辰拍客 老三snz/摄)
《想……》
想从山涧
捕段光影送你,
捉住的是你捉摸不透的呼吸;
想从云中
寄片彩虹给你,
却像身临陷阱小心翼翼。
.
在梦里象牙塔听过你,
你的呢喃赛过轻声细语。
在鼓噪人群中闻过你,
你的衣领气息赛过阳光雨滴。
.
一遍 一念
临摹你名字痕迹
一点 一滴
渗入你哀怒乐喜
.
在我斑驳瞳孔里,
你是熠熠的银河系。
在你残酷星河里,
我是小小的星斗矢。
(星辰拍客 勤脚虎/摄)
《发光小丑》
你为什么不笑
杂耍接抛球难道不劲爆
你为什么不笑
有血有肉的演出难道很无聊
.
哈 笑声好繁盛热闹繁荣
下一个演什么会比较好
啊 泪水谁看到
被演出自我冲动到
啊 杂耍球掉了
唱首歌救个场也还好
哈 小丑他哭了
这稀奇的景象多么美妙
.
啊 白色的脸 赤色鼻子 蓝色卷发
啊 妖妖怪魅 魑魅魍魉 我自咆哮
.
我怎么还在笑
镜子里的红鼻子怎么摘掉
我实在不想笑
.
是小丑,自黑就天经地义
是小丑,就该当逗你笑
等戏院空寂
你看那个小丑怎么哭了
(星辰拍客 Nicolas/摄)
《关于远方的轻度忧伤》
没有氤氲的气氛
像未曾绸缪的绸缪
吹你吹过的风 当是相拥
爱你爱过的花 当是魂牵
.
你在身边 远在天边
你在面前 没有面前
你是真的 我是真的
你是假的 我是假的
都跟随你 都跟随你
就连悲喜 也都随你
.
没有缠绵悱恻的缠绵
犹如酒后不醉的狂欢
看你看过的雪 当是相望
赏你赏过的月 当是惦记
当统统都是真的
我该逐步醒来
.
你在身边 远在天边
你在面前 没有面前
你是真的 我是真的
你是假的 我是假的
都跟随你 都跟随你
就连悲喜 也都随你
(星辰拍客 SBA/摄)
《麻醉》
喷鼻香烟是你伤感的道具
看你亲手 将烟灰缸盛满
我知道
这次不会是相拥
.
把难过风干掉
才能 把饥饿都赶走
那就理智逃遁
用愉快换缭乱
.
孤单总是盘旋在爱情上空
挥之不去 愁绪打结
酒精总是挥发在泪水之后
一欠妥心 嗟叹多余
.
蝴蝶飞过大海在梦里醒来
百无聊赖 沉睡薄暮
爱情不过是两人对抗寂寞
面对面走过钢索
.
把难过风干掉
才能 把饥饿都赶走
那就理智逃遁
用愉快换缭乱
.
喷鼻香烟是你伤感的道具
看你亲手 将烟灰缸盛满
我知道
这次我们是分离
(星辰拍客 知秋/摄)
《归人》
夜街的灯 昏昏沉沉
酩酊的魂 没抵家门
只怪这夜深月色灼人
他乡流落太久
心已冷冷
.
吵闹的灯 鲜红的唇
街灯下的人 爱恨痴嗔
角落那身影双眸失落神
轻叹无人黎明等薄暮
.
这熟习的城市里
那么多红绿灯
有没有一盏是为你在等
在希望丛林中沉沦
深夜的末班车
是否有一趟
刚好遇上你在等
.
这城市里
那么多霓虹灯
有没有一个窗 亮着为你等
夜这么深你困不困
酒吧里有没有人问你冷不冷
.
公交驶过夜幕下的南昌城
瞥见候鸟都在相互亲吻
年轻的人唱着苦情歌
愿流落的人儿
心上亮着回家的灯
(星辰拍客 镜头后面/摄)
《一个人的小时期》
离零点还有三分半
城市的地铁已经打烊
叫了一辆的士开往出租房
路灯和飞蛾的快乐没散场
我想
等下的热水澡一定要四十二度半
敷面膜的韶光也不可以太长
被窝一定要喷鼻香喷鼻香
一个人睡要锁好门窗
美梦也要棒棒
【作者简介】
安江明,21岁,江西修水人。江西某高校音乐系大三学生。创作歌词60余首,10余首谱曲在大学校园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