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间,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我们从憧憬未来的懵懂无知,到肩承着任务的负重远行,流走的年光,犹如穿越了时空。山川江河里,总会留下些古人执念残余的精魄,又似在冥冥中指引着什么,来支撑我们心灵的寄托。
记不清儿时多少次入长安,在兴庆宫的花萼相辉楼前嬉戏,在慈恩寺雁塔下的题名处流连,在永宁门的马道和瓮城里追逐,在声闻于天的晨钟暮鼓中休憩、解馋,真真是个不识愁滋味的少年。
从未想过有一日自己会事情、生活在长安,从陌生到喜好,从热爱到迷恋,仿佛在我和这座城市之间,有着无法割舍的累世前缘。从那时,每一次久别,都成为一种包袱,每一次离开,都抑制不住心底的凄婉无限。
长安飘雪,梦断江南,正是情浓,萧瑟梅寒。我站在灞柳风雪中望长安,却不见一人折柳慰我痴缠……
公元744年,李白因胸中抱负无法施展,又厌倦了翰林供奉的差事,终日纵酒而受玄宗赐金放还。从奉诏入京时“仰天算夜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到灞河岸饯行宴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无奈,他这一去,再未入过长安。
平林漠漠,君心如昨,今归何处?不见秦娥。无论是意气消沉,还是风雨兼程,李白与长安这一别,是宿命也是义务。天生我才,如夏花盛过春树桃李,意气相倾,若潮水来去无凭。回不去的从前都只是曾经,命运的车轮总会一贯前行,富贵和贫贱有何不同?只有笔墨才是永恒。
人生便是这样,有些事无论如何都留不住,我们唯有先学会忍受它的无情,才能逐步懂得如何享受它的温顺。每个人都会在生命中有那么一次光芒四绽,每一段路都能回望却无法折返。我们的努力和付出,或许并不能将任何改变,但发展和进步却会让自己受益匪浅。
已记不起末了一次是何时望长安,是在终南之巅,还是在渭城、蓝关。只记得翻秦岭、入剑门、过江油时,那抑制不住的思绪和慨叹:“长安薄暮雨,江油五更风。恨我不与青莲同,沉沦腐化烟尘中。持觞循仙去,醉倒卧青城。一梦方觉万事空,山水又一重。” 那时候望长安,是一种对故乡的留恋,也是对自己过往的怀念;如今望长安,更多的是对家国的拳拳之心和满满期望,愿山河无恙,祈万民长安。
如果别离是为了相逢,那么上一次结束,便是为了下一次的开始。生活可能终极不会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容貌,至少这一程未曾彷徨。
作者: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