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对音乐去世磕般的努力一贯久有传闻,可是从去年《新歌声》落幕至今汪峰一贯鲜有,他在酝酿些什么?

这个夏天,汪峰谢绝了很多商业邀约,将自己封闭在望京一间十几平米的事情室中。
经历无数个昼夜的打磨,本日上午10点,汪峰第12张专辑的主打曲目《那年我五岁》发布了(点击文末“理解更多”即可试听)。

汪峰新歌宣告一点也不躁但却比他所有歌都摇滚 休闲娱乐

滚君听完这首歌之后和果酱君感叹,这是汪峰近十年来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
看着他满脸负责的样子容貌,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这一次,汪峰的确不一样。

从1997年那张石破天惊的《鲍家街43号》问世至今,20年间汪峰发行了11张专辑。
《那年我五岁》一改汪峰之前热血挥洒的音乐风格,平淡却深奥深厚。
这大概很难成为万人演唱会上大合唱的励志歌曲,但却一定会击中更多人的心脏。

这首歌时长10分46秒,是首鸿篇巨制的叙事诗。
汪峰以10年为一个刻度,以罕见的六段体的构造篇章,站在45岁这个人生节点上回顾来路。

从儿时练琴、厕所里吸烟、再到婚姻破碎,这些是私人化的情绪记录,但同时也会激起每个人心中的波澜。

以是在汪峰对自己的45年人生之路的回顾中,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发展与沉淀,更回顾看到了自己或平坦或坎坷的人生之路。

歌词当中有很多细节果酱君以为很故意思,比如那句“我梦想着成为迪伦那样的歌手”。
大概在很多人眼中,汪峰是个唱着励志歌曲上春晚的成功音乐人,但又有多少人能理解他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呢?

还有那句“后来的生活就像一部电影,我经历了破碎的婚姻人间冷暖”,在这个人人都在卖惨的音乐圈,大家都在唱着爱情的悲哀,却从没有人如此赤裸地直面曾经的伤疤。

大概,对付45岁的汪峰而言,这统统早已经不再须要掩蔽躲避的事情,不过是人生当中的经历而已,亦或风雨亦或艳阳,都是来路的风景。

汪峰不仅完成了这首歌的词曲创作,更是在距《花火》发行十几年之后,再度为新专辑编曲。
尤其是在这首自我回顾的《那年我五岁》,编曲更是故意思也有心思。

从一开始“那年我五岁”勾勒童年的天真用的的箱琴,到“那年我十五岁”转入钢琴,缓缓铺陈的音阶,描述了青春期的叛逆与迷茫;再到“那年我二十五岁”,萨克斯的声音悠然而起,一个男人逐渐走向成熟;随后大段的电吉他solo响起,人生也步入了“那年我三十五岁”。

最令人意外的是,摇滚乐之后焕然奏响的是大气磅礴的古典音乐式的编曲,“那年我四十五”的沧桑与豪迈涌上心头。
紧接着各种声音相互交织,恍若45年的光阴顷刻间相互重叠,统统的影象碎片突入脑海。

末了,大略朴实的木吉他琴弦再次被扣响,一句“那年我五岁”结束后,一场大梦醒来。
这不是独属于汪峰一个人的影象,虽然我们的故事各不相同,但是每一个韶光节点的感情却如此准确地瞄准了我们最薄弱的地方。

这首歌是大略的,没有什么振聋发聩的呼号,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便是一个45岁男人的平淡诉说。

那个曾经背负骂名的汪峰,那个风光无限的汪峰,那个离我们无比迢遥的汪峰,这一次就像一个行走在旅途的人,拍了拍自己的肩膀,抖落了45年的光辉与争议,云淡风轻的回顾里却涌动这无数人的感慨。

果酱君以为,大概这便是岁月的力量吧。
它究竟会平息统统,只留下最大略最有力的记录。
而这首《那年我五岁》,记录着汪峰的岁月,也映渲染我们每一个人自己颠簸的内心。

更多精彩音乐视频及资讯,微博关注@果酱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