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干掉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然后派他的亲信尉迟敬德带兵入宫。

李世平易近管教好孩子比批示千军万马还累 休闲娱乐

李渊和几个大臣正在宫内的池子里划小船,忽然见尉迟敬德闯来,惊问发生了什么事。

尉迟敬德说:“有一个坏和一个好。
坏便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发动叛乱,要谋害皇上。

啊?

“别急,还有好。
秦王(李世民)英明果决地弹压了叛乱,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意不虞外?惊不惊喜?”

啊!

李渊惊得差点晕过去,不过毕竟是老司机,他慌而不乱,问身边的大臣:“我接下来该怎么办(当如之何)?”

大臣劝他赶紧立李世民为太子,而且把大权交给他。

李渊发挥了政治家的演出才能,很高兴地说:“善!
我早有此意。

尉迟敬德就拿出纸笔,让他立字为证。
等写好了,李世民才闪亮登场,抱着老爸李渊哭得稀里哗啦,梨花带雨。

李渊知道,本日李世民成了主角,自己已经沦为配角,儿子的这场苦情戏他必须合营做足。
他一边抹泪一边说:你是我的好儿子呀,都怪你爹这段韶光老糊涂啦。

玄武门之变核心之核心,不是杀哥哥李建成,而是掌握老爸李渊。
只有掌握了李渊,才能处于胜局。
因此,李渊和李世民都清楚,今后的父子之情只能靠演技掩护啦。

“我这辈子好儿子是当不成了,但是我一定要当一个好父亲。
这种骨肉相残的事情,绝不许可发生在我的孩子中。

李世民暗暗下定决心。

以李世民这样的条件,当个好父亲该当是不成问题的。

他有十四个儿子,抚养起来肯定没什么经济压力。
儿子们小时候都住在宫里,终年夜往后封个王位,一人盖一座王府。

再穷不能穷教诲,更何况这位老爸富得流脓。
他根据每个儿子的资质,量身组建教诲班子。

太子李承乾生病,李老爸除了请年夜夫看病外,还请羽士祈福,召度三千人出家,又建筑了一座道不雅观和一座寺庙。
怎么样?够土豪吧。

有几个大臣对他三儿子李泰不大尊敬,李老爸急了,把大臣叫进来,骂得狗血喷头。

李世民细心地呵护儿子们的发展,看着他们一个个终年夜。
他创造,儿子们最感兴趣的事便是……造反,造老爸的反。

李佑,是李世民的五儿子,他常常被老爸训斥,一怒之下在自己的封地把城门一关,竖起大旗,自主为王。

当然,这次造反很快失落败,李佑本人也被赐去世。

还有个儿子叫李愔,行为恶劣,人品极渣,而且屡教不改。
气得李老爸年夜骂他:禽兽还能训好,怎么训你都没用,你是禽兽不如。

老子骂儿子禽兽不如,够狠。

最让李老爸寒心的是,连太子李承乾都要造反。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生了三个孩子,李承乾、李泰、李治
李承乾和李泰暗暗开始了新一轮的夺嫡之争。

李承乾担心太子之位不保,就想着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
由于被人告发,这次政变没有发动就已经失落败了。

李泰看到了机会,就向李老爸表决心:如果我有幸当了太子,等我快去世之时,就杀了亲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

真是当局之谜,这么露骨的谎话居然把李老爸冲动得不轻。
他不苟言笑和心腹大臣商量这件事,大臣褚遂良一度道破:“等魏王(李泰)真当了皇上,他还会舍得杀自己的孩子吗?还会把皇位传给弟弟吗?”

李世民这才被觉醒,自己为了夺嫡,杀去世兄弟、逼宫老爸,现在怎么把李泰想得那么纯挚、那么高尚呢?

玄武门之变一举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个榜样太辉煌了,儿子们都想随着学。
自己不是个好儿子,却做梦让儿子们都当好儿子,怎么可能?

再不赶紧立好太子,会有越来越多的儿子、大臣卷入夺嫡的斗争中。
当年便是由于李渊一贯首鼠两端,当断不断,才导致骨肉相残。

李世民反复思忖,终于做出了决定。

一天,大臣们都退朝了,李世民特地留下四个老臣:长孙无忌、褚遂良、房玄龄、李勣。

这四个是李世民精选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是支持李治的;房玄龄是宰相,文官之首;李勣是兵部尚书,算是武将之首。

李世民先是痛楚流涕,最近家里搞得一团糟,自己操碎了心,人活着真是没意思。
说着他就从榻上往下滚,要跳塌自尽。

四个老臣赶紧上去把他扶起来。
李世民又抽出佩刀,向自己身上刺。
褚遂良上去夺刀,居然顺利夺下,这分明是空手入白刃的功夫。

凡人一哭二闹三吊颈都有一定的目的,皇上也不例外。
长孙无忌喊道:万岁啊,你有什么哀求就明说吧,我们无条件支持你。

听了这话,李世民一摸脸,说:我要立晋王(李治)当太子。

长孙无忌说:臣奉召,他们三个谁不奉召我就请旨杀谁。

其他三个谁还敢反对?而且李治就在阁下跪着呢。

李世民说:好,你们四个都支持,可假如其他大臣反对怎么办?

长孙无忌拍着胸膛说:晋王仁孝,我担保大家都附和晋王当太子。

李老爸说:好,那你们分头关照大臣立时开会,大家表决。

全体剧情便是李老爸和长孙无忌的二人转,便是要让核心大臣看看,我立李治当太子的决心是绝不动摇,你们也不用再旁边不雅观望了。

待四位大臣分头行动去了,李世民坐在榻上擦了把汗:靠,比玄武门之变演得还累,搞定儿子的事比搞定老爸的事还难。

等官员们都到了,李世民摆出一副搜聚大家见地的嘴脸,说:“李承乾悖逆,而李泰凶险,都不适宜当太子。
到底立谁当太子,大伙提提见地。

官员们一起高喊:“晋王仁孝,当为太子。
”好,全票通过。

为什么立李治当太子,李世民有一番肺腑之言:“让李泰当太子,李承乾和李治都没活路。
让李治当太子,李承乾和李泰都能得以保全。

这是一位父亲用尽所有聪慧反复权衡、折中的决定,李治不是最好的选择,却是最不坏的选择。

果真,李治没有难堪李承乾、李泰,两个虽都英年早逝,却也不算横死。

但事情没那么大略。
李老爸去世后,李治收纳了老爸的妃子武则天,武则天一度把国号改唐为周。

这些都不必说,李世民最想避免骨肉相残的局势,依然还是发生了。
他的三子李恪、六子李愔、七子李恽、八子李贞、十子李慎、十四子李明,都是在李治、武则天掌权期间,被杀、被迫自尽,或者流放而去世。

这是李世民切切想不到的,地府有知,岂不老泪纵横?

当年在虎牢关,前有王世充,后有窦建德,李世民做出了英明的决策,一举击溃窦建德,降服王世贞,平定了中国北方。

当年在玄武门,宫外有李建成、李元吉,宫内有李渊,李世民做出凶悍的行动,杀去世亲兄弟,掌握住李渊,夺得了天下大权。

可是,面对自己的儿子们,他总想两全其美,却常常犯低级缺点。
曾经的英明与凶悍,彷佛从他身上消逝了。

只由于他是个父亲。

这解释一个道理,不管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只要你是个父亲,就会深深感到,管教好孩子比指挥千军万马还累。

父亲节,祝每一位在父亲这个岗位上奋斗的男人,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