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我很早便起床了,之后便和妈妈赶紧往学校奔去。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我们要去溱湖游玩啦!
我和妈妈一来到学校,就远远看见三辆豪华大巴停在了操场上。许多老师带着自己的孩子陆续地来到学校。八点钟,我们准时出发了。一路上我和伙伴们淡笑风生,不知不觉就到了溱湖。
下了车,我们跟着导游进入大门,中间是一条长长的通道,全部是用青砖铺成,听导游说这种特殊工艺制成的青砖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接着我们坐上游船去溱湖湿地公园。我们坐存船上向外望去,远处一山浓,一山淡,一山绿,一山青,郁郁葱葱的山峦不断向我们身后驶去。宽阔的湖面扰如一面明镜,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波光粼粼。远处还不时传来船夫们悠扬的歌声。我们畅游在这美丽的溱湖之中,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如画般的美景,真是无比陶醉啊!
不知不觉游艇靠了岸,我们来到湿地公园。一进公园,我仿佛来到了原始森林,觉得到处都充满了神秘感。代们首先来到水禽区。咦,前面怎么围着一大群人?我好奇地挤进人群,只见一座大水池里有一个美丽的喷泉,下面游着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小金鱼,很多人拿着食物不断地扔给鱼儿们。金鱼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抢食吃,真有趣。我也拿出一个面包撕下一小块扔到水中。一条小金缸一下子游过来,刚准备张嘴吃,猛然间一条个头稍火点的红金鱼来了个“横刀夺食”。看到耶条小金鱼可怜的样子,找又赶紧撕下几块面包扔到水中,让刚才没吃到的小鱼吃了个饱。
再往前走,我们看见几只黑水鸭在水中悠闲地游泳。它们全身乌黑发亮,只有嘴巴是鲜红鲜红的。它们在水里一会儿啄食,一会儿相互交谈,一会儿用嘴巴梳理着自己的羽毛,非常惹人喜爱。接着我们还看到了丹顶鹤、扬子鳄、麋鹿等许多珍稀保护动物。
离开了动物园,我们又来到“湿地探险园”,这里可是孩子们的乐园,有攀岩、荡秋千、走独木桥、钻山洞等许多探险活动。刚开始我不敢攀岩,可看见别的孩子都勇敢地攀上去了,妈妈也不停地鼓励我,于是我鼓足勇气,终于战胜了恐惧,慢慢地攀了上去。最后我成功地把每个游戏都玩了个遍,真是太刺激太有趣了!
游完了溱湖公园,我们还品尝了有名的“溱湖八鲜”,真是名不虚传啊!
这次溱湖之旅,令人流连忘返!
篇二:美妙的溱湖之旅
与扬州的瘦西湖、南京的玄武湖相比,溱湖自有它独特的魅力。去年暑假,我们一家来到溱湖游玩。
一下车,景区大门上方的“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八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向前走,是一条开阔的林荫大道,路旁的树木青翠欲滴,花儿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白的如雪。一会儿,便看见了溱湖,湖边的垂柳扭动着它那婀娜的腰身,伸展着纤细的枝条,在湖风的吹拂下,像一位少女在翩翩起舞。湖中岛屿星罗棋布,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现出粼粼的波纹。有几只小舟停靠在岸边,我迫不及待地坐上了小舟,想一览湿地公园的庐山真面目。坐在颠簸的小舟上,仔细端详着这里:蓝天、湖水、湿地,水天一色,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上了岸,不久远远地看见一大片荷塘,放眼望去,一片绿,一片红。走近一瞧,荷塘里的水清澈见底,因为池底有淤泥,淤泥里长着粗壮、碧绿的莲藕。池上一朵红色的荷花有十几瓣,瓣瓣都白里透红,像孩子的脸蛋一样讨人喜爱,这可谓是“出污泥而不染”。黄色的花蕊中躺着一个穿着“黄草裙”的小莲蓬,可有趣啦!一颗颗“珍珠”在荷叶上滚动。荷叶像一把撑开的小伞,荷叶下深绿色的茎像伞柄似的支撑着荷叶。如果在雨中打一把荷叶小伞,那也别有一番情趣呢!
时近中午,我们在一家餐馆里品尝了远近闻名的“溱湖八鲜”,色香味俱全,味道真是不错。饭后,我们根据路标的指示,游玩了儿童乐园、军体乐园,观看了丹顶鹤、扬子鳄。接着,我们来到了麋鹿园,一只麋鹿听到了我们的声音,警觉的它立即蹦跳着遁入草丛。我只好拿起望远镜寻找,终于发现了麋鹿。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怪不得被称作“四不像”。太阳渐渐西沉,晚霞染红了天空,整个溱湖被镀上了一层金边,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溱湖。
溱湖,是一幅精美的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是我们姜堰城市的名片。走进溱湖,美好的记忆会伴随你一生。
篇三:溱湖一日游记
前天老师说5月6日去溱湖游玩,听到这个消息,我兴奋不已。老师说要同学们自己准备食物,要穿校服,运动鞋。一到家,我就嚷着要爸爸带我去买食物,并早早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我左盼盼,右盼盼,终于盼来了5月6日。一大早,我们就穿戴整齐,来到学校。远远看到有几辆大巴已经停在那里了,同学们个个脸上露出快乐的笑容,一个个显得快乐无比,各自攀比谁带的零食多。老师也来到班上向我们交代了安全事项,准备就绪,我们便排好队伍上了车,上车时,学校里给我们每人发了一瓶水和一顶帽子,在家长的嘱咐声中,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出发了。车里很安静,每个同学都看着窗外优美的风景,时不时也会发出一些吵闹声,神奇的窗户像一个小小的''电视机"正在播发着精彩的风景秀,柳树姐姐刚刚换上碧绿的外衣,正在向它的小伙伴炫耀呢。鲜红的小花妹妹一脸疑惑的朝着我好像在问":小朋友,你们这是去哪呀?''田野里的庄稼一片碧绿,微风吹过,好像在向我们点头示好。
一会的工夫我们便来到了著名的溱湖湿地公园,下了车,我们跟着导游姐姐步行来到码头坐船,船在行驶时,水面那一排排波浪就像长着满脸皱纹的老奶奶的脸倒影在水中。导游姐姐给我们讲解溱潼镇的历史文化,从中我知道了:原来溱潼镇的潼没有三点水,但是在那时候,有一个皇帝,他特别喜欢到处玩。有一次,他来到溱童镇游玩,他觉得这里风景优美,就问身边的大臣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大臣回答说这个地方叫溱童镇,溱是三点水加一个秦,童是童年的童。皇帝又问这里水多,为何只有溱一个字是三点水,他大笔一挥,童就被加上了三点水,溱潼这个名字就是这样来的。”听了导游姐姐的一番讲述,我似乎有些懂了溱潼二字的来历。接着,我们跟着导游又陆续参观了麋鹿和扬子鳄等其他珍贵的生物。
溱湖的风景也很美。一棵棵参天大树耸立在道路的两旁,地上的草坪被修剪得像一块块小板凳,公园里的娱乐设备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乐趣。
不知不觉中,我们到了回家的时间。但是,同学们一个个都玩得意犹未尽,大家都相约暑假再来尽情的玩一次。
篇四:溱湖的绿
踏着凉爽的秋风,穿过晨时迷蒙的薄雾,我的眼前出现了生机盎然、渲染着大半个溱湖的绿意。
即便已是金秋,即便温暖不再,溱湖的绿依然没有多少消减的样子,依然翠绿如新,恍若盛夏时的那片浓绿,热烈而兴盛。耳边还能听到残夏余留的蝉音,莫不是这蝉误将满目的盛绿当作了绵延的盛夏?即便气温骤降,也要满怀一腔热情唱响一林翠绿。
沿着水面上的木板一路向前,水中隐约浮现出一片绿影。四下望去,除了远处一丛突兀而渐渐泛黄的芦苇外,应该没什么东西可倒映在水中呈现那般的墨绿,真是奇哉!不知谁喊了一声:“水里有鱼!”我忙跑到水边,定睛一看,可不是,水中几尾几近透明的约有一寸来长的小鱼正悠闲自得地在水中窜来窜去,怕是我的动作惊动了它们,它们忽地一摆尾消失了。我揉了揉眼睛,鱼儿确实没了,水中依旧一片墨绿。临近岸边,一条小船无声飘过,荡开了一圈墨绿的涟漪,水下的墨绿俨然活了!细细一看,那本不知游窜到哪儿的鱼儿一下子从墨绿后游出来,那墨绿则懒洋洋地晃着,现出了它的原形,那是一大片沉寂在水底的水草。
告别墨绿,穿过比人高的芦苇,又是一处水光粼粼,只是水中少了墨绿,多了清澈。水光晃动,一枝枝傲立的残荷倒映水中,分外显眼,“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残荷也就是这个样儿的吧,荷叶虽然已半黄半绿,但那挺立的茎依然透着不屈的绿,是那最圣洁的颜色——对生命的珍爱,对繁华的留恋,对严寒的抗逆!人生本当如此,区区挫折岂可就此断绝那份前进的勇气。荷花虽败,傲骨犹存,绿意仍在,因此那一塘颓败的荷枝竟也那般令人赏心悦目起来。
漫步溱湖,入目皆绿,浅绿、翠绿、墨绿,皆是欲去还恋的生命之色。
篇五:诗赋溱湖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只因此地杨柳凝翠,碧波漾情。溱湖,好美!
骑一路风光,赏一段心情,清晨的溱湖氤氲在湿气中,薄雾笼着远处,便似一幅水墨。若隐的树,若现的花,若即若离的水乡人家。不知是哪家的明媚女子半掩着窗露出似笑的容颜。我的心便碎了,融在了这雾里,随秋意飘散。
最难忘的也就是那一桥段。一簇碧荷,翠色难将息,点缀着那一点红。一点红半开半掩,露着小团的黄蕊,如绝世之佳人,姗姗来迟。我好像看见了七十年前的二中,带着年少的最初气息,风华正茂地从历史里走来。又如这点红透着些许羞涩之情,谁会料到在这之后又会有何风雨?
再往前走过一段,一个木制小亭子,檐上附着许多藤蔓,细细散散地挂着,夏日坐在这里,观得碧叶连天,红荷映日,叹尽红尘世事,岁月沧桑。若你看得再细致些,再远些,你便会瞧见一朵白莲,素素妆,奶白色的花瓣好似要融化开来,包裹着米黄的蕊,亭亭地立于碧叶之上,如遗世独立,孤芳自赏。我连声叫好,想为她拟一幅容颜,却因能力有限,无奈离去。后来想起就觉着懊悔,许是那时想得太多了,竟始终不曾察觉到手中的相机。
我悻悻然转身走出亭子。然后瞬间惊呆,大片的枯荷闯入视线中,枝残叶破,蔚为壮观。“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应该是对此最美的解释了吧。二中在创建后遇到的艰辛应该不比这少,资金匮乏,人力短缺。但我坚信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就像这一池的枯荷,来年夏至应是红荷绿叶,艳色接天。
再往前走了几十米,未见到一朵荷花,想必没有了。刚欲走,却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看,“此花此叶真可羡”,之前看得近了,竟未发现,荷花荷叶总是一大片一大片连在一起的,没有哪一朵花是孤立的,没有哪一叶荷是单枝的。这些花叶缠绵了整片湖,好美!似乎照见了二中的前程似锦,我感慨,世事无常,所幸终究会往好的一面发展。
溱湖游:杨堤十里凝翠意,万顷碧波漾客情。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功去始筑成。芦苇千亩遮碧水,莲叶疏稀相偎依。人潮不知何处去,独倚黄昏不忍离。
篇六:美丽的溱湖美丽的家园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形似玉佩的湖泊,有清纯甘甜的湖水;那里有星罗棋布的岛屿,有纵横交错的河流;那里有自成方圆的洲滩,有水天一色的美景。那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溱湖湿地。
美丽的溱湖位于苏中里下河地区的水乡姜堰。溱湖又名喜鹊湖,因“喜鹊飞集”而得名。长江、淮河在这里交汇入海。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越的自然资源,造就了全国少有的淡水湿地。这里自然环境和谐幽美,没有拔弄雕画的痕迹。枯萎的荷叶,残败的芦苇,东倒西歪的树木,弯曲的幽径小道,星罗棋布的池塘,仿佛让你置于身一幅水墨画中。这里是动物的家园。闲庭信步的麋鹿,会因你的光临而疾驰到你的身边;忽飞忽落的丹顶鹤,在你不经意间停在你的身旁;白天鹅不知何时展翅从你面前划过……当你畅游这美景中时,你会细细品味到“莫到江南花似锦,溱湖水国胜江南”这番仙境。
我们美丽的溱湖,它是长江和黄河文化的过渡区,吴越文化和楚汉文化在这里交融。底蕴深厚的溱湖文化在这里积淀和传承,悠久的溱湖民俗风情在此演泽和流传。每年清明节,由一段悲壮历史故事演泽而成的溱潼会船节都要在溱湖上演。溱潼会船节吸引着海内外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看。会船节上,溱湖岸边十里八乡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撑篙划船,汇聚溱湖参加盛会,在浩瀚的湖面上,锣鼓喧天,竹篙林立,各式花船、篙子船、龙舟千舟竞发。多姿的表演,壮观的场面,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纪念茶花王的“万朵茶花节”是溱湖的另一民俗活动。在古镇茶院内的山茶树,据记载移植于宋代,据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茶树树高7米,树冠达40多平方米,开花时节,花开万朵蔚为壮观,堪称“神州第一茶花王”。每年清明节前后,茶花盛开时都引来无数游客慕名前来赏花。
清澈甘甜的溱湖水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溱湖儿女在这里繁衍生息。依湖而居的溱潼古镇,据今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麻石古街、明清建筑无不向人们昭示溱湖它那厚重的历史。老街小桥流水,深巷幽居,老井当院。昔日今朝,古韵新风,相映成辉。名人遗迹,历史遗存,传统工艺随处可见。为佛教界有“十四大丛林”称号的古寿圣寺,依湖而建,据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寺中于湖共枕的藏经楼又名水云楼,在这里因水波清幽、视野开阔、环境雅致,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志士在此隐居驻足。郑板桥、高二适、阎肃、石林等一代大家曾在这里驻住。一代名将岳飞曾在这里抗金,为攻打黄桥,陈毅元帅在这里智取泰州“二李”。
我们美丽的溱湖物产丰富。这里水质清淳,水草丰茂,盛产膏厚肉嫩的簖蟹、厚大团肥的甲鱼、如晶似玉的银鱼、壳坚体肥的青虾、壳薄肉嫩的螺贝。神通各显的八仙为溱湖八仙美食留下了美丽的传说,取至溱湖水的簖蟹、甲鱼、鱼圆、鱼扁、虾球等原料做成的溱湖八仙宴会令你流连忘返。
溱湖,你以你那独特的魅力召唤着人们。荡起涟漪的溱湖水承载着水乡儿女无尽的梦想,宜于人居的溱湖湿地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美丽家园!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溱湖作文-描写溱湖的作文》的全部内容,更多写景作文精彩内容,请关注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