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父母经常对我们这样说:“孩子,好好学习不是为了我们,是为了你的前途!”从那以后,我暗自下决心,为了自己要好好学习。

  初中时,拜读过陶渊明的诗文后,想法有了改变。吟诵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羡慕之余,心中难免这样想:“我长大后要像陶渊明一样,过着隐居的生活,悠闲、自在。所以,现在读书不求甚解也罢”。

良知作文800字高中 知识百科

  升入高中,心里的想法成熟了很多,多少次都在反问自己“我真的是为自己而学吗”?我想,答案是绝对否定的。我不是为自己而学习,我是为了父母、为了老师、为了所有对我们怀有期望的支持者和教导者。从十月怀胎到长大成人,父母为我们为你付出了多少?从幼儿园到走入社会,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多少?我们不努力学习怎能对的其他们?我们不但要为自己而学,更要为他们而学,因为我们要学会感恩,不好好学习,凭什么回报他们?

  在学校,每周都会宣誓,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我们要无愧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怎么无愧,唯有努力的付出,发奋苦学,将来凭借自己的本事来回报他们。

  篇二:谈良知

  良知覆盖的人间,阳光明媚,春暖花开。

  我们所处的世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阴谋、诡计以及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有人失望,有人沮丧,但更多的人仍是相信生活光辉的一面——良知让平凡熠熠生辉。

  良知是真心,是博爱,是无法被定义的人性。

  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去衡量良知——或许它只是任何一个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小小举动。但这份良知却变成了慰人的暖,在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中化出一条小径,直达内心,让更多的人相信人性,相信美好。

  当路人扶起跌倒在地的老人,当行驶的汽车自觉为行走的鸭群停下,当修路工程为了一片迁徙鸟的栖息地而改道,我看见因为良知而浮现在空气里的光芒。

  良知是善,是勇气,是担当,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过错道歉,为损失负责——只有拥有良知的心灵才能够做到。有良知相伴的人格是伟大的,对未来有着积极的影响。那破晓之曦,为人生小径上开满的花朵带来光明和希望。

  德国总统为了日耳曼民族过去所犯下的罪过跪下,而日本首相却为维护日本的“尊严”而掩盖历史,因良知有无而显出的差距愈是明显了。卑劣的心思将华彩流溢的思想衬托出高尚。我看见因为良知而潋滟一地的细碎光羽。

  良知是德,是准则,是界定,是对灵魂的审视。

  良知是定,不是束缚,亦不是缠绕,而是内心流淌的滚滚岩浆,如同远处喷薄的红日。良知,是纯净,是向往公平与正义的愿景,是往美好明天的康庄大道,她呼醒了人们最质朴的心灵。

  那柔暖的落日,轻轻地裹住怒放的花朵——良知所散发的人性的锋芒,静静披在大地万物之上,当冷漠被消融,当仇恨被化解,当一切又一切的恶毒与怨念终于被释然,那便是我们所期望的,良知带给我们的更好的明天。

  良知附属于心灵,心灵隶从于人性。所以,良知由心生,源自于人之本性。

  良知是力量,凭借着这股力量,我们行走在人生的大路上。

  篇三:坚守良知

  春雨,坚守着春天的约定,最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落叶,坚守着对大地的诺言,终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坚守,是一种高尚的品格,而坚守良知,更是一种不朽的民族精神,它如一颗璀璨的明星,永远闪烁,照亮了一个民族前进的道路。坚守良知,民族的动力。

  苏武,奉命出使,羁留匈奴。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他不为所动;利剑当头,淫威相逼,他面不改色。最后,单于把他送到了荒无人烟的北海牧羊,风餐露宿,想以此摧毁他的意志。十九年,苏武与羊儿为群,与风雪作伴,啃草皮,饮雪水,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但手中始终紧握着那根象征着汉廷的旌节。

  是什么支撑着苏武傲岸挺立?是永远忠于汉朝的信念,是忠心爱国、赤诚报国的良知。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他选择了坚守信念,坚守良知。坚守良知,使苏武有了战胜困难的力量;坚守良知,使苏武无愧于天地;坚守良知,使苏武得到了心灵的永远宁静。

  陶渊明,生活困顿,穷困潦倒。但依然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脱下官服,躬耕于南山脚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隐的生活虽然艰苦,但远离了那尘嚣的喧闹,远离了官场的明争暗斗,他觅得了内心的平静,有了一份心灵的安逸,也有了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逸与洒脱。

  又是什么能使陶渊明弃官场而奔荒凉的山林而无悔呢?是一种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精神清洁的良知。黑暗而污浊的官场让他厌倦,尘世的喧嚣与残酷让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济世才华。他痛苦而无奈。而此时,他的良知使他觉醒,他的良知使他毅然走进了寂凉的归隐生活。因为坚守良知,他获得了心灵的宁静,因为坚守了良知,他最终守住了品格的高洁和精神的纯净。

  坚守良知,屈原以死殉国难,爱国精神亘古流传;坚守良知,杨震坚决拒金,留下“四知先生”的美名;坚守良知,唐太宗从谏如流,开创一代盛世……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淡化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上的阵阵叹息;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掩埋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几百年来,世事已被淡忘,但不变的,是人性中最善最美的良知。

  坚守良知,永恒的美。

  篇四:良知何处寻

  轻轻浅浅的曲调,在古老深处漫溯,风如水袖滑过脸颊,忽觉脸上一凉,泪水不知什么时候流了出来,为我们曾逝去的“风景”而哭泣惋惜……

  ——题记

  独自漫步在小巷中,刚刚才被雨水浸湿的小径一尘不染,两旁的花儿在雨水的沐浴下竞相开放,微风吹拂着刚发芽的小树,不时地夹杂着一丝花儿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一切都是那么的美,我不禁沉浸在优美的散文中,什么时候,我也能嗅着花儿的清香,拌着雨丝的亲吻,在这唯美的意境中任思绪纷飞呢?

  曾几何时,自己独自一个人坐在窗前,发出这样的感慨,那么微凉,那么无声……

  一股刺鼻的气味从窗外传到屋里,我急忙上窗户,生怕这难闻的气味会使我变得失去良知,从而像那些破坏环境的人一样,不但不爱惜自己的家,反而无情地破坏它。

  垃圾箱旁清清楚楚地用红色字体写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时,一位身着西装的男士从旁边走过,随手从公文包中掏出一张纸巾,擦了擦自己的眼镜,然后随手“潇洒”的一扔,丝毫没有看一眼旁边的垃圾箱,开着自己价值不匪的小汽车扬长而去,但那价值不匪的小汽车在我眼中是那么的一文不值。

  难道他没有看到垃圾箱上的字吗,难道他近视吗?难道他不认识吗?呵!真可笑。

  其实,他不是文盲,也不是没有看见,只是人们的良知都不知去了哪里,究竟是什么吞噬了人们的良知,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

  夜色拉开帷幕,丝墨一般的寒气浸入膝头,冷冷清清,酸酸涩涩,就如同我此时的心,就如疲惫的双眼那忽明忽暗的星点,聚集在环着皎洁光辉的月亮妈妈身旁。

  夜,很静!夜,很冷……

  篇五:第一节车厢坐着良知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说如今科学这辆列车在奔驰着,速度越来越快,驾驶室却空无一人,人们不知道前面的路会通向何方,只是都在回望已经走过的那段旅程。话说得很文艺,要表达的意思却很简单:科学前进的方向需要人文来指引。

  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科学和人文早就不是势不两立的一组词语。用政治课本里的话来说,它们相互对立却也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乔布斯带着他的禅宗情怀说出的“站在科技和人文的交汇点上”的豪言壮语已经被高中生在议论文里用烂,更不用提爱因斯坦和他的小提琴。所以我想说明的并不是人文对于科技的指导作用这个人人都知道的道理,我想说的是如今这个一切行为都可以被披上人道主义外衣的现实世界。

  400年前伯爵的慷慨资助获得了显微镜的发明这样丰厚的回报,材料里说“伯爵为支持这项研究所花费的金钱,其最终结果大大减轻了人类所遭受的苦难,这回报远远超过单纯将这些钱用来救济那些遭受瘟疫的人”。我们且不讨论“伯爵在资助这个人时是否知道他一定会做出一些伟大的发明,万一他弄到最后也就是在捣腾些玻璃那伯爵的钱不就白花了”这样现实却讽刺的话题,也暂时不讨论“显微镜的发明究竟是偶然还是科学史进行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这样哲学的形而上的问题,我们只需要看看材料里的这段话,这种字里行间透着利益最大化的解释,是多么对这个结果至上利益至上的时代的胃口。于是1970年美国对于航天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那十亿美元的支出也许会换来人类未来新的生存家园,这样的解释就可以完美地驳回玛丽修女的质问,那些饥饿的面临死亡威胁的儿童也就可以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里。

  诚然,伯爵对于瘟疫患者和玻璃研究者的资助同样出于一颗真诚的心。也或许恩斯特博士对航天事业孜孜不倦的研究也真的出于对于人类未来的考虑。我们却无法忽略20世纪70年代背景下的美苏冷战——对航天事业的执着是否真的仅仅出于人类未来这样一个可以做成漂亮妆面遮在脸上的面具?

  我们确实害怕科技失去了人文的指引,但我们更害怕的是一切科技研究都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摆在台面上。却也仅仅是在台面上。

  历史学得不好的我无法肯定地说出70年代的美国航天一定是为了拖垮苏联的经济来获得冷战的胜利,也无法说出投放在广岛的原子弹是为了结束战争还是仅仅为了报复。一代又一代新武器的研发背后究竟是人道,还是政治军事的制衡;各个国家对科技的重视究竟是出于人道,还是为了综合国力的较量;指引越来越炫酷的电子产品走向市场的究竟是人文理念,还是单纯的商业竞争……这些问题,我通通没办法回答。

  或许它们根本就不需要回答。我们早已过了一切非黑即白的年纪,人道主义摆在表面也依然会有阴谋论者回去扒开那层皮让或许光鲜或许不堪的内核暴露在世人面前,或许我不该抱怨世界的遮遮掩掩,因为世界自有它的规则,或许只要结果是好的,我们应该学会不问最初的动机是否纯正——又不是童话世界,世界本不是纯净无暇的。但倘若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呢?航天工程顺利进展,孩子们的饥饿也有解决的办法,一笔资金有一笔资金的用途,Ok,双方都好这自然是个好现象。但倘若十亿资金拨给了航空,孩子们却仍然苦陷在饥饿中呢?我们是不是还能用航天发现可能带来的未来来回避那一双双渴望生存的天真的眼睛?事实上恩斯特先生举的例子本就不对,伯爵在自主镜子研究者的同时并没有停下对瘟疫患者的资助,但美国在研究航天时饥饿的孩子却并没有获得他们应有的救助。这两件事本就不对等。人道主义可以作为对现实的美化,却不能成为逃避现实的借口和自我安慰。

  驾驶室里坐着人文。

  第一节车厢坐着良知。

  是良知决定了人道主义的真正用途是遮掩或是真心。也是良知决定了驾驶员是会为了可能遇到的金矿走向一条危险的旅途却在遇到危险时以“不小心走错路了”作为借口;还是会明确地告诉乘客“这条路有金矿但是会很危险”然后大家一起面对未知的考验;亦或是会选择一条没有金矿,却也不那么危险的道路。

以上就是良知作文800字高中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美德网高一作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