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给美容院会员卡充值35万元,冲动的“贷款”收不回了
消费者于2019年11月份在乐清某美容店体验时,听信经理美容产品的宣扬和承诺,并在美容院经理的先容下,至12月期间多次向网贷平台借款、办理银行的信用卡和贷款共计35万元,充值到该美容院的会员卡中。现消费者发觉上述行为属于冲动消费,巨额的贷款利息难以承担,欲向经营者要回剩余的款项,但因双方并未签订过条约,消费者也未保存好干系的票据,遭到谢绝。
【处理结果】接到投诉,乐清消保委虹桥分会事情职员前往该美容院理解情形后,组织消费者和该美容院经理前来调度。通过调度,美容院退还消费者剩余的29万元用度。
【案例点评】本次消费轇轕属于范例的超限充值预支卡引起的退款轇轕。《浙江省履行<中华公民共和国消费者权柄保护法>办法》第10条规定,企业法人供应的单张记名预支凭据金额不得超过五千元,单张不记名预支凭据金额不得超过一千元;其他经营者对同一消费者供应的记名预支凭据金额不得超过两千元,单张不记名预支凭据金额不得超过五百元,预支凭据金额超过前款规定的最高限额的,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还超过限额部分的款额。
因此,经营者在进行预支卡消费交易时,必须遵守法定预存金额限定,不能勾引消费者进行冲动充值,同时,消费者更是要主动理解清楚预支用度消费卡的利用范围、期限、功能、退款条件违约任务等干系条款,最好能够与经营者签订书面条约,留存凭据,要服膺“冲动消费是妖怪”。
案例二:网购平台上购到赝品,又遭遇店铺关门
消费者半年前在淘宝上买了一个西门子的蒸箱,新居装修完毕,联系温州西门子售后上门安装,安装职员创造蒸箱不是该品牌系列的产品,得知消费者并非在天猫“西门子旗舰店”购的货,疑惑是赝品谢绝安装。消费者在淘宝平台欲找商家交涉,却创造该店铺已经关了。向淘宝客服反响,淘宝客服称如果确认买到的是假冒产品,消费者可以哀求退款,但是条件是必须要拿到该品牌厂家的鉴定书。消费者联系生产企业却被奉告未被品牌商授权出具鉴定的资格。
【处理结果】市消保委投诉部经多方查询获知西门子的售后维修公司受西门子品牌商的委托和认可,具备出具的产品质量包括真假鉴定书的资格。消费者取得西门子售后公司的鉴定证明后,立即向淘宝客服递交,5日内淘宝启动该店铺在淘宝的担保金向消费者退了款。
【案例点评】本案是一起网络消费敲诈范例案例。本案争议产品经鉴定后被判断为假冒产品,可见本案经营者故意在网络平台买卖假冒产品,存在敲诈行为。根据我国《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第55条的规定,经营者供应商品或者做事有敲诈行为的,应该按照消费者的哀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丢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管做事的用度的三倍。如果从最大程度掩护消费者权柄角度出发,消费者可以哀求商家在退还原价款后再进行该价款三倍赔偿,即常日所说的“退一赔三”。
其次,网络平台对付消费者依法承担相应任务。根据我国《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第44条第1款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管做事,其合法权柄受到危害的,网络交易平台供应者不能供应发卖者或者做事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办法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供应者哀求赔偿;可见,网络平台应该向消费者积极供应经营者干系信息以便维权,同时如存有担保金在平台也应该积极合营先行启动赔偿。
案例三:购买汽车被 “潜规则”,多收费4000元
王女士在瑞安市某二手车行看中了一辆小轿车,咨询价格用度后,付了定金2000元。付款提车时,创造用度比之前多了4000元。车行阐明这4000元包括评估用度2500元、GPS安装费1500元,并强调大家都统一交的。王女士认为询价时没有奉告有这笔用度,她也没有哀求车行安装GPS,于是提出退还定金,双方协商未果。
【处理结果】瑞安市消保委锦湖分会受理投诉后,经调查,所谓评估费本色上是业务员代办各种手续收取的辛劳费, GPS安装费是包管公司担心贷款购车者跑路安装的。经调度,车行取消评估费,拆除GPS装置,王女士按原价购车。
【案例点评】未经消费者赞许擅自添加附加产品、增加消费名目的征象在汽车流利领域较为常见。根据我国《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第8、9、10条的干系规定,消费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商品、做事的真实情形并有权自主选择是否购买。本案二手车行未搜聚消费者见地的条件下,擅自添加评估费、GPS及其安装用度,已经侵害到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紧张差错是集中在经营者,故本案消费者有权谢绝跟经营者交易并且哀求经营者返还定金,也有权谢毫不合理收费项目哀求按原约定价格完成交易。
案例四:家具定制尺寸失足误,一家人无法按时迁入新居
黄师长西席向瑞安一装修公司定制了全屋装修,装修完毕时,创造橱柜、飘衣柜等家具因尺寸出错,导致一家人无法按时迁入新居。装修公司也承认其存在过失落,表示乐意承担相应任务,但双方在产品全退、部分退及补偿的金额上产生了轇轕。
【处理结果】瑞安市消保委飞云分会接到投诉,组织消费者、装修公司的卖力人、设计师对装修项目进行逐一核对,明确哪些产品必须退,哪些产品可以换修,并详细打算了全退、部分退的丢失金额,终极勾引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两件无法重新定制的产品退货退款,可重做的项目由经营者重新设计制作,其余一次性补偿消费者耽误迁居丢失。
【案例点评】我国《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第52条规定:“经营者供应商品或者做事,造成消费者财产危害的,应该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改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做事用度或者赔偿丢失等民事任务。”本案中,经营者为定制商品的丈量方、供应方,具有相应资质及专业性,应该对定制商品的质量、尺寸等全权卖力。故,商家应该对消费者的财产丢失应该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重作、改换、退货、退还货款等任务。
提醒消费者购买定制商品是一定要把稳条约规定、丈量标准,切实做到尽可能保留证据,以便在轇轕时能确定任务归属。
案例五:停车场说好停车一次5元,却收费15元
【案例简介】市民姚女士向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称市区某露天停车场存在乱收费的征象,收费公示牌上的价格为5元/车·次,而事情职员说要收15元的停车费。事情职员称收费公示牌是几年前的,如今已上调至每车每次15元。
【处理结果】五马市场监督所接到投诉后,经调查,创造该停车场属政府投资培植的公共停车场,F公司通过招投标得到该停车场经营权,在《停车场租赁条约》中明确规定“根据政府定价规定设定收费标准”。政府投资培植的公共停车场收费标准为5元/车·次(小型车,停车韶光在30分钟(含)内不收费;30分钟以上收费5元/车·次,临时收费以逐日的零时到24时为一个计费周期)。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F公司“乱收停车费”行为处以罚款20万元,并责令该公司于停车场显眼位置张贴公告,奉告消费者退还违法所得。
【案例点评】面对日趋紧张的停车现状,消费者抱着有地可停才是王道的心态对付停车场经营者的随意报价有时候并不关注,确确实实助长了擅自提高停车费的乱象。案例中停车场经营者明知定价标准的情形下,擅自收取三倍停车费的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华公民共和国价格法》和国务院发布的《价格违法行为惩罚规定》的干系条款,属于依法受到了严厉惩罚。
我们提醒各停车场经营者要依法经营,严格落实明码标价制度,自觉掩护社会价格秩序。同时,各位探求车位停靠的消费者们,在停车时多留神收费公示牌,主动索取停车收费票据,共同抵制停车场乱收费行为。
案例六:网购了理财课程,下一秒被拉黑
【案例简介】消费者黄某通过浏览器搜索引擎查找理财课程,在某网页中客服主动联系他先容课程内容并热心勾引他通过支付宝交付购买了理财课程。但当其付完款后,便再也联系不上客服,网页上的联系电话无法接通,通过支付宝收款账号联系卖家却被拉黑。多次联系商家无果后,黄某向支付宝收款账号对应的公司所在地乐清12315投诉。
【处理过程及结果】雁荡市场监管接到投诉后,急速组织职员前往该公司经营住所创造该公司大门紧闭,内空无一人。通过对该公法律人代表的发言,得知账户确属该公司所有,但该卖力人称账户被其朋友盗用。终极,公司向黄某赔付了所交款项,并追讨回被盗账户。
【案例点评】随着网络技能的发展,网络购物消费进入平凡百姓家,但网络天下良莠不齐,夹杂着很多类似本案例中的黑心骗局。我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诱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牵制,并处或单惩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惩罚金;数额特殊巨大或者有其他特殊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惩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可见,经营者存心敲诈消费者获利的后果,轻则因违反《消费者权柄保护法》而承担赔偿民事任务,重则乃至还构成诱骗刑事犯罪,锒铛入狱,得不偿失落。
我们提醒,消费者在日常网络购物中应精确认识和应对电商消费宣扬,不要轻信虚假宣扬而上当受骗,创造上当受骗后要及时保留干系证据,以便通过合法路子维权。
案例七: 酒店嬉戏摔骨折,保险公司却不赔付
【案情简介】五一假期外地游客蒋女士住宿洞头某酒店,在酒店内的举动步伐上嬉戏,因无灯光及警示标识及必要的安全防护方法,在二个举动步伐间隙踩空跌倒,在洞头医院拍片剖断为左侧三条肋骨骨折。20多天后,蒋女士回本地医院重新拍片确定为左侧有7条8处骨折。蒋女士认为酒店应对其造成的丢失给予赔偿,而酒店方认为自己已经投保,只赔偿保险公司可赔付的那部分,保险公司认为蒋女士二次拍片结果相差太大,无法剖断为同一次受伤。各方对伤势认定、任务分担和赔偿金额争议不下,于是蒋女士向洞头消保委投诉维权。
【处理过程及结果】洞头消保委认为要办理争议,首先必须确定消费者伤势。经由各方当事人赞许,委托温州医科大学法律鉴定中央对争议的2次拍片结果进行鉴定。经该中央鉴定,左侧7条8处骨折属于同一次损伤所致。三方很快达成一存问见,酒店作为管理者,负有在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责任,由于安全防护和警示方法不足到位,应对蒋女士的摔伤承担紧张任务;蒋女士作为完备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嬉戏时不加把稳,对受伤承担次要任务。终极,酒店赔付蒋女士共67000元(包括保险公司赔付)。
【案例点评】蒋女士入住酒店后和酒店建立了做事条约关系,酒店经营者依据《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第18条的规定,担保供应的商品或做事符合障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哀求。要把稳的是经营者这里供应的符合哀求的不单单是居住房间,且应该包括酒店各种举动步伐和园地。
其次,《侵权任务法》第37条规定,宾馆、阛阓、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由于未尽到安全保障责任而造成他人危害的,应该承担侵权任务。消费者蒋女士由于无灯光及警示标识及必要的安全防护方法而受伤,并且经由法律鉴定确认了伤势和酒店不到位举动步伐之间的必要关联性,酒店经营者理应依法赔偿。末了,提醒消费者把稳,经营者的安全保障责任不即是免除消费者自身的把稳责任,消费者还是事先要“好自为之”。
案例八:空调安装打穿承重梁,害买家多付修理费
【案情简介】厉师长西席在永嘉县某电器店购买了一台中心空调,商家在安装时未经业主赞许擅自在承重梁打孔安装空调管道线路,导致业主必须对承重梁进行加固补修,花费了55000元。厉师长西席哀求商家承担丢失,但是商家认为是业主委托的装修公司在装修房屋的过程中已经在承重梁打孔并将其打穿,自己只是在装修公司打穿孔洞的下方重新开了一个小孔,打穿承重梁的丢失不应该由他来承担。
【处理过程及结果】永嘉县消保委上塘分会接到投诉,经勘验指出装修公司和电器店对承重梁打穿均负有任务。多次调度后,终极达成同等,商家赔偿消费者13000元,装修公司赔偿30000元。
【案例点评】:《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第7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利用商品和接管做事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危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供应的商品和做事,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哀求。同时第11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利用商品或者接管做事受到人身、财产危害的,享有依法得到赔偿的权利。案例中,电器店经营者具有常年安装履历,理应明知承重墙不得打孔的道理,现承重墙打孔这个侵权行为本身已经给消费者造成了重大安全隐患,应依法承担危害赔偿任务经营者应该依法对消费者予以赔偿。
案例九:酒吧消费“充300送100”,做事员却说不知道
【案情简介】消费者王师长西席在洞头一酒吧消费,点菜单上标有“充300送100”字样,做事员见告他充值300送100元代金券,代金券当天可以利用。王师长西席消费了400元后结账时,做事员却见告他,“自己刚来酒吧上班,不知道情形,刚才与老板联系过,代金券当天不能利用,要下一次才能利用”,他前面的答复与老板意思不一样,不能认为是老板的意思。
【处理过程】
洞头区消保委接诉后随即开展调查,调度职员认为因店堂公示未做规定,导致消费者、经营者存在不同理解该当做出有利于消费者的阐明,经营者的事情职员做出的承诺也应予履行。在调度职员的教诲下,经营者退还代金券面值100元。
【案例点评】经营者前后给出两种不同阐明,而且终极阐明不利于消费者,这种做法便是范例的单方阐明权认识问题。我国《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第26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关照、声明、店堂告示等办法,作出打消或者限定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任务、加重消费者任务等对消费者不公正、不合理的规定,含有这些内容的,其内容无效。同时《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第8条第2款规定,经营者及其事情职员在供应商品或者做事时对商品或者做事的先容、承诺,以及对消费者讯问、投诉的答复,视为经营者的行为。
由此可见,经营者不能以“我的地盘我做主”来任意阐明消费规则和否定做出过的承诺,而消费者在面对看不懂,听不明的时候,也应及时讯问理解,以便进行消费选择。
案例十:买来的二手车,发卖遮盖维修记录
【案例简介】王师长西席向瓯海区市场监管局投诉,声称在瓯海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购买的二手稠浊动力轿车,购买时商家称该车无修理记录,几日后王师长西席创造该车引擎盖换过,疑惑车行故意隐蔽事件记录,哀求退车。车行则认为口头和书面条约均未做出是否出过事件的承诺,够不上欺瞒。
【处理结果】经调度职员调阅投诉双方有关购车的微信记录,创造曾有一条 “未发生事件”的对话记录,同时又向该车保险公司核实确有过事件,原形大白。鉴于该车已经由户,且该引擎盖在4S店维修、质量较好,终极双方同等赞许不再退车,车行向王师长西席退差价3800元。
【案例点评】二手车车况是消费者购买的决定成分,经营者如没有履行对商品的检讨考验责任,没有将真实车况奉告消费者,就会对消费者的选择造成误判。
《浙江省履行<消费者权柄保护法>办法》对二手车上述范例问题在第28条进行了特殊规定,二手车商应该对二手车的来源、行驶里程、维修、存在问题等情形进行核查,并将核查情形和可能存在的隐患奉告消费者。本次轇轕中,经营者对消费者遮盖了曾经发生事件的情形得到了证明,可见主不雅观的确存在敲诈故意,如未达成调度,消费者还有权要求经营者退一赔三。
(图片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