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春天,吹响了万物生命的序曲,润物无声,随后春把生命传递给了夏天;狂风暴雨,汪洋中的生命经历了抗争,于是夏又把生命传递给了秋天;百川灌河,天高地远,生命逐渐呈现出了金黄,成熟地弯下了腰,带着一种不刺眼的光芒,生命被传递给了冬天;风雪中,生命在大地中涌动,即使到了最后,也要“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就是生命的传递,传递中的生命,在这里没有怨言,没有退缩,更没有悲伤,就这样,岁岁年年。
传递是一种责任
是谁让九州动容?李密在《陈情表》里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读这些肺腑之语,总是感由心生。无论是董永卖身葬父,还是黄香为父温衾,无不闪烁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芒。孝,这一个被传述了千年的话题,我们有责任把它传递下去,天下孝道,匹夫有责。站在21世纪的我们,每个人是否都做到了呢?记得公益广告——《将爱心传递下去》,讲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细节。故事内容是,晚上妈妈给儿子洗完脚以后,又给婆婆洗脚,孩子看到妈妈的举动后立即也给妈妈端来一盆洗脚水。孝要勇于承担,因为这是一种责任,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身体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田世国,用身体传递着爱心,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到了慰藉。2006年,林秀贞,一个普通农民,一名共产党员。30年来义务赡养了6位与自己及家庭成员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在精神和物质生活等各方面对6位老人付出了儿女般的照料和孝道。“孝”是一个“老”跟一个“子”的组合。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叫孝,所以上一代跟下一代密不可分,所以“孝”需要传递,一代又一代,这是责任。
传递更是一项崇高的使命
是谁搅动了一江春水?是屈原站在汨罗江畔,那是他在生命最后一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高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抱石坠汨罗江。生命沿江而下,传递了两千多年的辉煌,于是我们听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更看到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语。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显然,这种需要一代代人传递的民族魂就是“重大义,轻生死”的生死观,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就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无畏精神。虽然抽足再入,已非前水,但滚滚的长江、黄河,在经历了九曲十八弯后,仍然横亘在中华民族的版图上,传递着先辈的爱国精神,我们不必为古人独怆然而泣下,因为此时的接力棒在我们手中,爱国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在升旗仪式中的铮铮誓言,应该就像孔繁森、像任长霞、像袁隆平,像在与洪水搏斗的勇士,像在与病魔斗争的白衣天使,像所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的人们。
所以“爱”需要传递,一年又一年,这是使命。
风,把春的信息传递给了大地,于是有了万物复苏;爱,把情传递给了亲人,于是有了依依不舍;义,把道传给了生,于是有了舍生取义……就这样,岁岁年年。
篇二:就这样,岁岁年年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是温庭钧雨夜里孤独的喃喃自语。此情此景又怎不是今夜的我想要表达的呢?窗外的雨,是我心里的泪,永远没有滴完的一天。
纯真童年时代,总是异想天开。以前的梦想总是那么的遥远,卑微,甚至说是不切实际,如今想来,必让人贻笑大方。人总要活在当下,活在现实,所以现在的我没过大的凌云壮志,也不再相信“人怀壮志,无运也能自通”。抑或许此时的我过于妄自菲薄了。
豆蔻年华的时代,现在会想起初中三年自己一路孤独走过来,心是害怕了,害怕孤独了,害怕一个人的夜晚。由于自己出生的年份宇姐们还有邻居孩子的年龄相差太大,赶不上与他们同念书。这三年,只有自己少了同伴,还好我有同学,可他们只是同道不同路,最终还是剩下我一个人走在上放学路上,风雨亦如此。感谢上天,培养了一颗坚强的心和独立能力强的我。可毕竟少了那份欢笑,嬉笑,这也许是我少年时最为遗憾一事了。
花季年华的十八岁,本应像待苞欲放的花朵一样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开出迷人的灿烂之花。而我却此刻感到前路模糊了,青春开始迷惘了。明年的六月,我的命运将由上天如何摆弄呢?
回首十八春秋,没有大悲大喜,只有平凡简单的生活。本是普通人一个,何必去追求轰轰烈烈呢?归于简单,平凡,让它就这样,岁岁年年罢了!
感谢阅读就这样,岁岁年年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美德网的支持!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