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3岁的李素琴,丈夫去世,与患脑瘫多年、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儿欧艳相依为命。
“她上午外出打零工,中午回家为女儿煮饭,下午又外出干事。”福泉社区党委副布告何媛说,李素琴外出干事时,把家里的钥匙放在便民柜。社区事情职员抽空拿上钥匙,到她家看看瘫痪在床的欧艳。
“这样的帮助有两年多了,社区干部便是我的家人。”李素琴说,福泉社区还依规帮女儿申领了每月800元的特困补助。
办理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福泉社区设立便民柜,从居民身边的小事做起。
急事外出,居民把菜、包裹等存在柜里;突遇大雨,学生从柜里拿出备用伞;忘带钥匙,存在柜里的备用钥匙派上用场……
提及便民柜的好,家住该社区25栋204号的李佐龙作了个“比心”手势:“小善举,大交谊。为了方便居民存取东西,社区干部常常提前上班、推迟放工。”
“便民柜,专人扼守。”福泉社区党委布告陈良儒说,居民存物时,先登记,写上存物名称、存物人姓名、住址、电话;取物时,上交社区发放的存物小牌。
2019年7月,时任福泉社区党委布告彭义冬带领社区干部在社区办事大厅放置一个高2米、宽1.5米的双层铁皮柜,柜子有存放钥匙、包裹、雨伞、食品的柜窗,便民柜正式“上岗”。
“做好社区微做事,增强党群凝聚力,提高为民做事精准性。”彭义冬道出设立便民柜的宗旨。
作为全国和谐社区培植示范社区,福泉社区有12个居民小组、7400多位居民、137名党员。便民做事,社区党员干部是“领头羊”。
“邻里互帮互助,共建共享文明社区。”北湖区下湄桥街道党工委布告赵亮说,便民柜成了社区党员干部与居民的“连心柜”。
亲帮亲,邻帮邻,“连心柜”,聚民气。
3年来,社区干部每次在小区微信群招集公益活动志愿者,相应者“刷屏”。李素琴平时忙着生存,一旦社区公益活动须要调集志愿者,她一定挤出韶光参加,是社区公益舞蹈队成员。60岁的李佐龙退休不退岗,责任帮居民折衷生活琐事。
2019年7月至今,福泉社区便民柜累计存放居民钥匙、包裹、雨伞等物品1.1万余件,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编辑:谢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