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中国乃至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历史,是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宪法与法律的诞生,也就意味着人类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它们的灵魂在于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依法治国的总依据”这是我从教科书中读到的对宪法的定义。在我看来,法,犹如有力的锤子,打破了君主专制的剥削与压迫,赋予了人民民主与权力;犹如正义的牢笼,禁锢了人类的恶念与贪婪,带来了善良与美好;犹如坚定的屏障,保障着人们美好幸福的生活……

和谐社会作文800字-关于和谐社会的作文 知识百科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直为我国所倡导,于是在1999年历史的巨笔将它写进了宪法。为何要依法治国呢?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依法治国旨在用宪法之魂构建和谐社会。法律给了人们一定的道德限度,让人们能够学会尊重,给人以尊严,学会思考,给人以民主。古人对安定社会曾有过这样的定义:“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然而今天没有了君主,宪法将带给人民更大更好的美好幸福生活。依法治国旨在达到“国治民安”,若没有法律其结果是无法想象的。在古代,强盗土匪是无法无天的,他们四处为害,致使人民百姓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财产保障更是无从提起。现今社会上的一些大贪大腐的官员亦是无法无天的,他们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于是便做社会的蛀米虫,贻害人民,其后果是受到了法律严厉的制裁!

  由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宪法及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是人民飞向美好幸福生活的翅膀,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有这样一对翅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同盲人摸象一般,因为眼前一片黑暗而片面地认识和定义宪法。我们首先要懂法。一切从娃娃抓起,学习宪法及法律的相关知识,不做法律上的盲人。我们要学会用法。曾经在新闻上看到店大欺客的事件,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学会用法律来捍卫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当你的财产受到侵犯时,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财产权……我们要积极捍卫法律尊严,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犯时,都应拿起法律的武器帮助他人保护自己,与违法行为斗争到底。只有这样,也正是因为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发展,人民才能真正美好幸福地生活。

  宪法之魂在于构建和谐社会。让我们每个人都从小做起,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自觉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力!

  篇二:爱心传递和谐社会_1200字

  生活中处处需要爱,爱,无处不在。它也许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是枯树的一片新绿;是生病时的一声问候;是夜空中一颗颗闪耀点缀的星星……当然,爱心需要传递,但传递的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过程的享受。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当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这个故事,你就能深深的体会这个故事所带给我们,带个社会,带给世界一份真谛!

  这位富翁,他白手起家,他真真实实的懂得在社会打拼的辛劳!在他成功之际,他没有一味追求贪欲,而是传承了我们大中国的美好品德,投身于慈善事业当中。

  当你面临困境,有个人慷慨地对你伸出援助之手,拉你一把,帮助你看到生活的曙光,我想,你会很快乐的。但在感激的同时,我们需要做的是铭记这份帮助,而不是欣然接受就完事了!另外,我们也不要毅然拒绝,因为它的本质不是一种“施舍”,它是一份来自社会的关爱。为何我们要断然拒绝,而独自加深社会的冷漠。这份关爱,我们接受了,需要铭记着,因为我们要偿还,这份偿还,未必一定要偿还给对你伸援之人。因为这个富翁更想的是,你会像他那样,在社会上传递这份关爱。

  钱是无情的,当我们拥有它,带给我们的只是物质上的需求,它的意义就在于满足我们个人的欲望。但,我们捐给了需要帮助的人,就丰富了的钱的意义,让它变得有爱,有我们的关爱。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一位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经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便用马帮助年轻人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事后,年轻人毅然拿出金钱答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人。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年轻人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的人。许多年后的一天,年轻人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噬的危险救了他。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也说出了那句他曾说过无数次的话:“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年轻人的胸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暖的激流:原来,我穿起的这根关于爱的链条,周转了无数的人,最后经过少年还给了我,我一生做的这些好事,全都是为我自己做的!”

  当你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慷慨地伸出你的援助之手,你会感到快乐。当你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你会感到世界竟是这么温暖。献出自己的一份关爱,让你的心灵充满爱,让社会充满爱,让爱漫散在世界。

  其实,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的氛围如何,需要靠我们自己去营造!就让我们慷慨些,努力将获得的关爱传递下去,那样我们,社会,世界将会被爱愉悦!

  篇三:树责任意识建和谐社会

  中学生用手机拍下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私家车,遭人“围攻”。网友对此褒贬不一,而我认为,中学生此做法正是其责任意识的体现,也是其作为社会一员应有的权利与义务。

  当下社会,物质至上,由此而生的个人本位主义大肆铺张。“权利”成了社会最敏感的字眼,然而,过分的追求权利的最大化却将“责任”抛之脑后。却是不可为的。女子对中学生的质问恰反映出当下社会的“权利热”,而中学生的回答才彰显出一名社会分子应有的态度:权利与义务同等重要。

  “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林清玄的话提醒了我:中华民族向来是以责任为发展复兴的起点。如兴邦之责,如民族复兴之责……傅雷正是这样的榜样。身为文人,他首次完成《人间喜剧》的翻译,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汇融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身为父亲,他以《傅雷家书》传递了一个父亲的爱与责任,完成了几代人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媾和。中华民族今日辉煌当然少不了傅雷等人对责任的担当,而这种责任感正是女子等许多社会人所缺少的必须的人格魅力。

  也许有人说,学生的本职是学习,何故“跨界”,多管闲事?然而,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意识的培养正应该从学生开始。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的发展形态于任何生存于其中之人皆有责任。而且,随着社会意识多元化,社会发展一体化,“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早已被时代抛弃,只有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学生才可成为时代大潮的乘风者与弄潮儿。

  “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欣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设想,如果社会上追求权利而忘记责任,是否还会有民族振兴的曙光?责任意识会使一个人在做任何事都保有一颗饱满的心和坚定地目光,从而使其在任何风沙里都有搏击的可能和成功的把握;人人有责任意识,民族便会有无限的生机与无尽的可能,强大的自信与无畏的勇敢会使其成为一把利剑,穿透历史和人文的束缚,于世界矗立。

  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从明天起,认真思索个人对社会应所承担。切实以一“内在人”的身份关注并推动社会发展,点亮和谐之灯。

  篇四:和谐社会的灵魂和基石:民主的生活方式

  要和谐不要民主。要黑暗不要光明。怎么能把和谐与黑暗划等号呢?不要民主的和谐,专制下的和谐,一定是黑暗的和谐。和谐的前提是民主与法治,和谐的特征是平等与自由。没有自由的和谐是奴隶的顺从,没有法治的和谐是强权的欺凌,没有民主的和谐是伪善的包装。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但森林可以改变气候。一个人不能改变社会,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则可以改变社会。我们现在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和谐社会就会很快到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基层,从社会团体到每一个人,都有切实的举措,那么和谐社会就会成为现实。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各个部分努力的结果,就是社会整体的发展。必须民主的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才能更好的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如此,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也是如此。一个社会要和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也要和谐。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和谐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谐就是矛盾的统一,和谐就是平衡,和谐就是中庸之道,和谐就是科学发展观,和谐才具有亲和力,和谐才有活力,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不断消除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创造和谐的一切,那么和谐社会就会如期而至。

  人的和谐,就是冷静与热情同在,就是刚柔相济,德威并存,就是身心俱健,活力四射。社会的和谐,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就是各地区、各区域共同发展,就是每一项事业可持续发展。让人和社会都和谐,让社会与人齐发展。

  我们要有一种好的心态,社会是我们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所以我们只有持有一种好的心态去融入社会,更好的落实民主的生活,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一个好的人生价值观念,乐观的去面对重重事,你会发现生活是很简单的,从简单的生活过程中,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的甜蜜,好比生活中的一个简单的微笑,一个认可的眼神等等。

  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是指一种约束主体行为的观念体系,它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习惯性行为方式,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严格地说,在工作日的八小时之内,人们的行为方式由所属的组织的规章规定,个人自由比较小。八小时之外的日常生活则可以充分展现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貌。民主的生活方式得以体现。

  和谐则是人对自身与社会、自然的进一步认识,其实沟通也是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谐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儒家的“仁爱”、“仁义”,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以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传统文化中,都蕴涵着和谐的思想。一个中学生要想真正体味和谐,就要先从体验社会和人生开始。

  以上就是关于和谐社会作文800字-关于和谐社会的作文的分享,更多高一作文资讯,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