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花忘忧,亦名‘宜男’,更可供食品,岩间墙角,最宜此种。
”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如此描述,从他对诸花乃萱草之附庸的口气来看,他对萱草是极其喜好的。

自古以来,萱草仅别名就有许多,在《诗经》中称为“谖草”,在《说文解字》中称为忘忧草,在诗词中,忘忧草又多作为墨客惆怅的比拟而存在,如五代南唐李中《所思》:“门掩残花寂寂,帘垂斜月悠悠。
纵有一庭萱草,何曾与我忘忧。
”满庭的忘忧草,又如何让惆怅少了一丝呢?如果忧闷真能借忘忧草而消解,又怎能称得上忧闷呢?忘忧草,这名字贯注了多少期待与欲望。

故宫花信|萱草纵有一庭萱草何曾与我忘忧 休闲娱乐

古代字画亦不乏以萱入画的名家之笔,如(传)元代张中笔下的萱花以钩花点叶法成之,设色雅丽;明代沈周笔下的萱花通幅墨笔点染,浓淡多变革,颇能捕捉植物活气;清代华喦描述的萱花则以没骨法表现,标致多姿,活气盎然……

初夏萱草花盛之时,《澎湃新闻·古代艺术》推出的“故宫花信”专栏特此梳理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萱花名迹,以飨读者。

萱花

(传)宋 黄居寀 萱花蛱蝶

(传)宋 黄居寀 萱花蛱蝶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元明集绘册”

黄居寀(933年—993年后),字伯鸾,成都(今属四川)人,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第三子。
善画花竹、翎毛,为西蜀翰林待诏。
蜀亡入宋,得宋太宗礼遇,黄家画法遂成宋初画院评画的标准。
精于勾勒,用笔劲挺工稳,填彩浓厚华美,其园竹翎毛形象逼真,妙得自然;怪石山水超过乃父,与父同仕后蜀,为翰林待诏,入宋仍任翰林待诏。
尝互助殿廷墙壁,宫闱屏幛,不可胜记。

(传)宋 黄居寀 萱花蛱蝶(局部)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元明集绘册”

本幅有清高宗行书跋:乾德归朝眷遇隆,命搜名迹逮江东。
殿屏图处超时手,湖石状尤过乃翁。
朵朵芳萱承晓露,翩翩轻蝶下薰风。
设如比拟忘忧者,却惹凄然思不穷。

宋 钱选 忠孝图 卷

宋 钱选 忠孝图 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钱选行书自题:葵萼爱慕向太阳,萱花树背在高堂。
忠臣孝子如佳卉,凭仗图画为发扬。
吴兴钱选舜举画并诗。

元 陆广 五瑞图 轴

元 陆广 五瑞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陆广(活动于公元14世纪中期),江苏吴县人。
字季弘,号天游生。
善山水,彷王叔明,落笔苍古,用墨非凡。

元 陆广 五瑞图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陆广 五瑞图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陆广 五瑞图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画芝、兰、萱草、朱竹、大桩,足以坡石。
芝兰芳草喻人家佳子弟,大桩长年,萱草忘忧,竹报安然,故名之日五瑞。

画幅左侧有明代官吏、字画家刘玨行书跋:彩毫挥就淡忘忧,宣布安然乐更悠。
绕砌芝兰又生子,大年磐固自春秋。
天游作五瑞图题此。
完庵刘玨。

(传)元 张中 写生花鸟 轴

(传)元 张中 写生花鸟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张中别号张守中,字子政,江苏松江人。
作品见于元至元二年至至正二十年间(1336—1360)。
学问渊博,并富才艺,画山水师黄公望,亦善花鸟、墨戏。

(传)元 张中 写生花鸟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绘沙石间,一紫冠白鸡足蹈蜈蚣,神色颇为生动,配景并有蜀葵、萱花、栀子、石榴、百合、虞美人、石竹、石菖蒲等各式夏卉,殆以钩花点叶法成之,设色雅丽,然不似张中笔墨,为后代画家托名之作。

本幅有张绅楷书跋:此帧藏卢山甫听雨楼中,暇日出示抚玩,爱其神韵隽永,真名家手笔,故自不同。
门山居士绅。

明 沈周 写生册 萱

明 沈周 写生册 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1427—1509),江苏长洲(今吴县)人。
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
诗文字画具佳,善山水,兼工花果、翎毛,笔墨带有拙趣。
本幅选自《写生册》,采没骨法特写折枝花卉,花瓣妩媚多姿,绘叶拖曳飞白线条笔法流畅,具有书法笔意。
通幅墨笔点染,浓淡多变革,颇能捕捉植物活气。
沈周生平恪守儒道,事母极孝顺,曾题诗“我母爱萱草,堂前千本花。
赠人推此意,磨墨点春华。
”此图或不仅是花卉写生,画家以此寄托其生活情思,表达感念母亲之情。

清高宗行书跋:叶绿与花黄,无情清闲芳。
持将赠屈子,定是不能忘。

明 文徵明 画扇册 萱花

明 文徵明 画扇册 萱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赵文俶 画花蝶 轴

明 赵文俶 画花蝶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文俶,长洲(今苏州)人。
文从简的女儿,适赵宦光子赵灵筠,故文俶常在画上落“天水赵氏文俶”款,钤“赵文俶印”。
文俶生性聪慧,善绘画,见物既能摹写,年四十便去世。
她的画善于花卉,传说她平日居家有时瞥见奇花异草、小虫怪蝶,都随手画下,共网络千种,合成一册,题名“寒山草木昆虫状”,可说写生功力极深,因此对捕捉花木草虫的脾气特徵,有独到之处。

明 赵文俶 画花蝶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赵文俶 画花蝶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赵文俶 画花蝶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有赵文俶楷书自题:庚午(1630)仲春十又三日,天水赵氏文俶画。

清 恽寿平 萱花

清 恽寿平 萱花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恽寿平“墨花册”

恽寿平行书自题:云锦靡然称富贵,披图一见即忘忧。
临文待诏。

清 恽寿平 萱花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恽寿平“画花卉册”

清 恽寿平 萱花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恽寿平“写生墨妙册”

清 恽寿平 萱花石竹 本幅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恽寿平“名人字画合册”

本幅有恽寿平草书自题:对此喷鼻香草,可以忘忧。
持赠同心,聊供胜赏。
南田恽寿平。

清 蒋廷锡 萱花图 扇页

清 蒋廷锡 萱花图 扇页 故宫博物院藏

扇页有自题:“南沙蒋廷锡。
”钤“蒋廷锡印”白文印、“扬孙” 朱文印。

此图以折枝法重点刻画了一茎数朵萱花绽放的花头。
萱,别号“金针”“萱苏”“宜男草”等,是百合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在苏、浙、陕、黑、晋、湘、滇、藏等地普遍栽种。
一茎多花的征象实属少见,被作者视为祥瑞征兆加以表现。
其笔墨写实,造型准确,设色为平涂,没有水与色的交融渲染,花、叶略显呆板。
此扇页在利用过程中,因频繁的开合,甚至颜料有所脱落,对画作的艺术效果有一定影响。

清蒋廷锡 写生花卉册 萱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有蒋廷锡行书自题:端午日,下直余闲,即景写照。
廷锡。

清高宗行书跋:昔日侍臣扈避暑,写将丹棘一枝黄。
向年驻此读洪范,却述于忧不敢忘。
己酉(1729)闰夏月御题。

清 邹元斗 花卉册 萱花

清 邹元斗 花卉册 萱花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邹元斗,字少微,号春谷,自号林屋隐士,数县(今上海市松江)人。
康熙(1662—1722)中供奉内廷,官中书舍人。
写生为蒋廷锡高弟。
妙擅写生,天趣物趣,能两有之。
尤长设色桃花,间作山水,工书,善诗。

清 华喦 八百遐龄图 轴

清 华喦 八百遐龄图 轴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华喦 八百遐龄图 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清 华喦 八百遐龄图 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款署:“甲戌冬十一月新罗隐士写于请声书舍。
”钤“华喦”、“秋岳”白文印二方。
“甲戌”为清干隆十九年(1754年),华喦时年73岁。

图中柏树高大,盘曲伸展,树上八哥飞鸣对唱,热闹非凡,树下萱花盛开,活气盎然,整幅画面寓意遐(音侠)龄龟龄,具有春意繁盛热闹繁荣的祥瑞之气。
作者依据不同的物象施以不同的笔法,八哥的造型生动写实,以工写结合的笔墨刻画;柏叶细碎交叠,直接以青绿、浓墨戳点;山石方硬坚实,以浓墨大写意晕染;萱花标致多姿,则以没骨法表现。
全图于精细处愈见其工而不失落笔情墨趣;写意处用笔洒脱而不失落蕴藉蕴借,显示了华喦在花鸟画方面的非凡成绩以及对各种笔墨技法娴熟的利用能力。

(本文整理自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干系资料。

任务编辑:李梅

校正:刘威